今年河南要撫育450萬畝中幼林

一片森林任它自生自滅,能否長成胸徑60釐米的大樹?答案是:能。不過,這個週期長達150年以上。如果按照近自然森林經營理念科學撫育,時間將縮短至80—100年。

4月22日,在三門峽市盧氏縣召開的全省森林撫育工作現場會指出,提速國土綠化,建設森林河南,不僅要種樹,還要通過人工措施,促進全省3700多萬畝中幼林健康生長,讓小樹林長成大森林,增加更多蓄積量。今年,省政府與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簽訂的森林撫育年度目標任務是450萬畝。

目前,全省6145萬畝森林中,中幼齡林超過六成,純林接近八成,亟待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

“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是通過撫育間伐、修枝補植、割灌除草等科學撫育措施經營出來的。”省林業局副局長師永全表示。

2015年我省森林撫育和改造建設任務首次超過新造林面積。2018年出臺的森林河南生態建設工程規劃,安排實施的森林撫育經營面積遠遠超過造林面積和其他林業工程項目規模。加強森林撫育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已成為全省林業建設的主旋律和營造林管理的新常態。

森林經營與否,成效懸殊。我省連續森林撫育成效監測結果顯示,撫育林分年平均胸徑增加0.35釐米,超過未撫育林分59%;森林蓄積量年平均增加0.33立方米/畝,比未撫育林分年平均增加57%。

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累計完成森林撫育面積2100萬畝,森林每公頃蓄積由45立方米增加到60立方米。

森林撫育經營不僅使森林“越採越多”,撫育產生的枝丫材等撫育剩餘物,為食用菌發展、生物質能源發電等產業提供了原材料支持,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還通過參與撫育獲得收入。盧氏縣是我省林地面積和森林資源第一大縣,2018年在全省率先推出“撫育護林工”勞務崗位3000個。貧困人員以撫育工和生態護林員雙重身份,獲得雙份收入,人均年收入超過6000元。通過林業公益崗位脫貧的貧困戶,佔盧氏縣貧困戶總數的23%。

省林業局造林處處長汪萬森說,通過森林撫育經營,還能有效帶動珍貴樹種培育、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相關富民產業發展,延長產業鏈,拓展就業空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根據規劃目標,從2016年至2020年,全省將完成森林撫育及改造2000萬畝以上,平均每年400萬畝的規模。到2020年,森林蓄積量達到2.1億立方米,每公頃喬木林蓄積量達到62立方米。

新聞1+1

100家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名單公佈

欒川龍峪灣森林公園榜上有名

本報訊(記者李宗寬)記者4月25日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近日公佈了100家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名單,包括八達嶺、塞罕壩、龍峪灣等57家森林體驗基地和百里杜鵑、天柱峰、太行洪谷43家森林養生基地。位於我省洛陽市欒川縣的龍峪灣森林公園入選森林體驗國家重點建設基地,系全省唯一一家。

為促進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規範健康發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在試點建設基礎上確定了100家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打造出一批高質量的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產品。這100家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分佈在28個省(區、市)和4個森工集團,依託區域包括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國有林場、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等。

欒川縣龍峪灣森林公園(原為龍峪灣林場)始建於1956年8月,地處豫西伏牛山北坡,林區總面積4434公頃,均為國家重點公益林,森林覆蓋率達98.6%。龍峪灣森林公園內現已查明有各種植物1900餘種,其中受國家級、省級保護的有142種,各種野生動物400餘種。(記者陳慧曾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