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縣北關鎮:村規民約倡導文明鄉風

連日來,民權縣北關鎮女孩唐莉莉退回鉅額訂婚彩禮的事像長了翅膀在全縣鄉村廣為傳播。唐莉莉,北關鎮四海營村人,在今春訂媒時,男方拿出60萬元的彩禮以顯示氣派,可唐莉莉和自己的母親面對這鉅額彩禮並沒有全部收下,只象徵性地收下1萬元,其餘59萬元全部退還給了男方,以實際行動對天價彩禮說“不”。知情人說,這些都是該鎮的《村規民約》帶出來的文明新風。

“辛勤勞動奔富裕;婚喪喜慶要簡易;勤儉節約不攀比;黃賭邪毒要遠離……”4月24日,在民權縣北關鎮劉樓村村務公開欄裡,記者看到了該村新修定的《村規民約》,言簡意賅,易懂易記。

據悉,該鎮將修定《村規民約》作為倡樹文明新風的重要載體,各村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將“杜絕天價彩禮”“禁止大操大辦”“禁止攀比炫富”“倡導和諧家風”等內容寫進《村規民約》,並將表決通過的正式版本報鎮民政所備案,記者從該鎮民政所獲悉,該鎮39個村均已完成《村規民約》的制定和表決。“評上‘最美媳婦’是對俺的表揚和鼓勵,孝順公婆是俺的本分,往後,俺還照樣侍候公婆,顧好俺的家。”按照《村規民約》,剛剛被評上“最美媳婦”的該鎮王公莊村群眾王春蘭在群眾大會上表態說。

各村的紅白理事會都是按照《村規民約》要求成立的,無論黨員幹部還是一般群眾,婚喪喜慶事宜,只按一個標準和一個模式、一套主持班子,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鋪張浪費和攀比之風。“作為一名村幹部,俺舉雙手贊成《村規民約》的要求,新社會就應該有新風氣,能讓一些歪風邪氣遠離鄉村。”該鎮六合村村委會主任陳建成這樣表態。

記者瞭解到,該鎮39個村的《村規民約》內容包括“弘揚傳統美德,簡辦紅白喜事,尊老愛幼,愛護公共設施”等各個方面。此外,各村《村規民約》中還對違規處罰措施予以明確,在政策及法律法規範圍內,通過全村張榜批評,暫停享受相關政策等方式對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進行相應處罰。安李莊村村委會主任張文東說:“群眾自己制定的《村規民約》內容全面,處理措施具體,容易實施的同時也富有威懾力,執行起來就有底氣,群眾也更容易遵守。”

《村規民約》出臺的同時,該鎮各村與黨員幹部、群眾簽訂了遵守《村規民約》承諾書。“俺是安莊村的貧困戶,上級扶貧政策這麼好,幫著俺們大家脫貧致富,俺也要發揮模範作用,帶頭遵守《村規民約》。”貧困戶劉玉巧是安莊村第一個簽訂承諾書的人,她說:“《村規民約》讓俺們大家的事該簡辦的簡辦了,可辦可不辦的不辦了,不必要的支出少了,大家的收入就提高了。”除了貧困戶,廣大黨員幹部更是《村規民約》的帶頭人。家住東村的鎮幹部李運成母親去世,他按照《村規民約》要求,簡辦快辦,不收禮、不待客,親戚及辦理喪葬人員吃飯一律是大鍋燉菜。“母親生前,我們兄妹幾個都盡孝道、報親恩,使母親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晚年;去世後,我們更應該按照要求,喪事簡辦,為做好移風易俗帶個頭,做個表率。”現如今,東村群眾辦喪事,“不收禮不待客,吃飯是大鍋燉菜”已成為常態。

《村規民約》執行的怎麼樣?怎樣防止它成為擺設?為此,北關鎮建立了定期巡查和專項督查制度,在各村設置檢舉箱和公佈舉報電話,定期明察暗訪,準確掌握違規行為和苗頭性問題,建立完善監督檢查工作記錄,建立健全整改臺賬。該鎮還將村規民約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準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從黨員幹部抓起,出臺黨員幹部移風易俗若干規定,為黨員幹部劃出警戒線,亮出警示牌。“我們紀委及時跟進,《村規民約》的實施和監督,紀委會全程參與,發現偏差和問題,及時糾正和解決。”該鎮紀委書記李經波如是說。“要在短時間內徹底掃清陳規陋習並不容易,但我們已經在制定和實施《村規民約》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將在健全移風易俗長效機制上下功夫,讓文明新風樹起來,為精神文明建設加油助力。”該鎮負責人蓋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