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金窟變魔窟?前高管出逃、落網 董明珠會否再出手

去年11月,因董明珠高調入股力挺造車而備受關注的珠海銀隆自爆“家醜”,對外披露大股東銀隆集團及銀隆集團實控人魏銀倉、前高管孫國華涉嫌侵佔公司利益超10億元,這一紙聲明正式揭開了網友戲稱的“董明珠與魏銀倉鬥法”。半年時間過去,董明珠跟魏銀倉的銀隆之爭,最終以創始團隊四散,走向終點。


銀隆新能源金窟變魔窟?前高管出逃、落網 董明珠會否再出手


4月25日,銀隆新能源官方微信發公佈公司追訴大股東相關案件最新進度:公司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及公司原總經理孫國華等涉嫌騙取國家財政資金1.1億元,涉嫌詐騙罪。此外,公司確認魏銀倉身處美國,孫國華已被刑事拘留數日情況屬實,部分與刑事控告事項有關的人員已無法取得聯繫。

這則聲明的發出,意味著持續近一年的珠海銀隆“內鬥”事件有了定論。據銀隆新能源官方口徑透露,銀隆集團涉及侵佔公司利益總額超過14億元,公司提起的刑事控告和民事訴訟穩步推進。其中,控告對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的相關刑事案件已於2018年11月8日正式立案偵查,三起民事案件已召開庭前會議,將於近期正式開庭審理。


銀隆新能源金窟變魔窟?前高管出逃、落網 董明珠會否再出手


銀隆新能源控訴七宗罪


4月25日午間,銀隆新能源方面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案件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對目前公司經營已經沒有影響。銀隆新能源目前生產銷售正常,去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並表示銀隆全國8大園區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而在透露案件最新進展的同時,自揭家醜的銀隆新能源還詳細公開了對大股東提起的4起刑事控告和3起民事訴訟,刑事控告中包括涉嫌詐騙罪、職務侵佔罪等罪狀,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被指侵佔公司利益共約14億元。


銀隆新能源金窟變魔窟?前高管出逃、落網 董明珠會否再出手


4起刑事控告中包括騙取政府財政補貼資金1.1億元,涉嫌詐騙罪;冒領公司補償款1.5億元,涉嫌犯罪;採購設備虛增價款2.6億元,涉嫌職務侵佔罪;虛構1.7億元工程款的建設合同,涉嫌職務侵佔。四大刑事案件合計金額為6.9億元。

3起民事訴訟中包括同一專利重複轉讓,公司損失9500萬元及利息;債務抵銷,公司損失3.75億元及利息;貨款無法收回,公司損失2.12億元及利息。這三起案件合計金額為6.82億,不包括對應利息。

在巨大的損失面前,銀隆表示,以上案件公司已經掌握並提供確鑿證據。目前,公司仍在繼續核查除上述案件外的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及原總經理孫國華等侵佔公司利益事項,將通過法律手段挽回損失。

孫國華已被刑拘 魏銀倉滯留美國


有法律界人士向《道哥說車》表示,銀隆新能源歷數原董事長等人的諸多可能的犯罪中,職務侵佔的控告最為嚴重。根據相關法條規定,100萬元以上就屬於數額巨大。若控告成立,魏銀倉或面臨最高15年的刑期,除了侵佔欠款之外,其個人合法財產可能也會被判沒收。


銀隆新能源金窟變魔窟?前高管出逃、落網 董明珠會否再出手


但銀隆新能源方面也指出,有媒體傳言大股東魏銀倉身處美國、孫國華已被刑事拘留數日,經核實情況屬實,且部分與刑事控告事項有關的人員也已無法取得聯繫。“魏銀倉回不來了。”有業內人士認為,魏銀倉可能此生都無法回國。與此同時,如果魏銀倉滯留美國不歸,其在國內的產業或許將損失殆盡。據悉,今年3月,銀隆新能源旗下珠海市榮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三條司法協助信息,顯示該公司大股東魏銀倉股權被凍結,股權金額1251.36萬元,凍結期限為兩年。

回顧此案。魏銀倉與董明珠從去年11月開始正式撕破臉。早前在2017年11月,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辭職。2018年3月,銀隆新能源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選舉盧春泉擔任新的董事長,聘請董明珠手下的“得力干將”、格力電器鄭州公司原總經理賴信華擔任公司總裁,孫國華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及總裁職務。至此,銀隆創始團隊退出管理層。

在賴信華“空降”的同時,還有3名原格力電器管理層加入銀隆新能源,擔任分管核心業務的副總裁。不過很快,“格力系”的高管便發現了銀隆新能源的種種弊端。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一紙聲明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消息一出,在業界引起震動。


銀隆新能源金窟變魔窟?前高管出逃、落網 董明珠會否再出手


此後,魏銀倉反將一軍,回應媒體稱,“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並表示,董明珠兩年前從魏銀倉處借了10億元入股銀隆,此後董明珠借錢不還,迫使魏銀倉外出借高利貸,才導致如今的情形。自曝家醜之後,被董明珠盯上的銀隆一直處於風波之中,魏銀倉與董明珠之間的唇槍舌戰也多次在公開場合上演。

幾個回合下來,董明珠元氣大傷,也為其造車夢蒙上了更大的陰影。如今,銀隆再度披露大股東侵佔資金的細節,更像是董明珠的絕地反擊。不過,珠海銀隆當前經營似乎已經逐漸迴歸正常。2019年3月銀隆新能源召開供應商大會,總裁賴信華表示,2018年,在新能源補貼退坡、部分新能源企業業績下滑的大背景之下,銀隆營業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7278臺,位居行業第三,2019公司經營總目標是實現全年總營收150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50%。

不過說實在話,4年之前,珠海銀隆僅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甚至幾度徘徊於資金鍊斷裂邊緣。正因為有董明珠的強勢入駐,銀隆才“一夜成名天下知”。如今,隨著撕逼大戰的再度升級,侵佔銀隆利益的“蛀蟲”將被法律制裁,經營狀況逐漸好轉的銀隆新能源能否成功脫困?2019年,董小姐的“造車夢”,又將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