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擊“香港摩天”傳銷組織

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註冊會員,填寫個人信息註冊成功後,向指定賬戶匯款,根據匯款金額,確定不同檔次投資,這樣的投資可信嗎?在四川,有1000多人上當受騙,全國註冊會員超過18000人。最終,對“香港摩天”傳銷組織的擴大、發展起作用的江西驢道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收到了3100萬元的罰單。

在“春雷行動2019”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中,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昨日,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155件,結案98件,案值3487.9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3.7萬元。

案例1

要你認購“紅酒”“保健品”

其實是網絡傳銷組織

2018年底,成都市新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線索舉報,“香港摩天”集團疑似通過網絡開展傳銷活動。該機構以認購“紅酒”“保健品”“礦產”“產品碼”為噱頭,要求加入者在互聯網平臺購買不同級別的商品,作為入門費和發展下線的資格,然後按照發展下線的人數和購買商品級別的數額,獲得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

“在初步摸排後,分析認為,該案明顯是一個網絡傳銷組織。”新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線管負責人告訴記者,有關部門當即就對“香港摩天”展開調查。

執法人員在調查中發現,“香港摩天”的組織策劃總部在中國香港,服務器存儲於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摩天”網絡傳銷案的組織以江西驢道旅遊文化有限公司等為依託,宣稱“香港摩天”旗下擁有8大集團,是控股20多家公司的上市集團,網上、實體結合全線運營。該組織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各級會員的推薦發展會員,成為會員首先要在會員平臺註冊,填寫電話號碼、推薦人、個人信息,註冊成功後向“香港摩天”指定的賬戶匯款,可選擇1000元、7000元、14000元、21000元的投資金額。

“該案是典型的‘混合式’網絡傳銷。”執法人員介紹。據介紹,“香港摩天”跨境網絡傳銷案涉及“保健”市場、互聯網廣告等多個領域,截至案發時,該平臺在全國範圍內發展註冊會員共計18448人,遍佈全國多個省市,其中四川籍涉傳人數為1225人。

新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案中收取傳銷資金,將收取的會員資金用於購買房車、從事實體運營,對傳銷組織的擴大、發展起作用的江西驢道旅遊文化有限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2979萬餘元,處以罰款120萬餘元,合計3100萬元的行政處罰。

目前,涉案的新都籍傳銷組織“骨幹分子”已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介紹他人參與傳銷案、為傳銷資金轉移提供便利條件的其他涉案當事人正在接受進一步調查。

案例2

欺騙、誤導消費者,無證經營食品

一商貿公司被罰沒近50萬

今年2月21日,成都市青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線索:有網友反映,成都某商貿有限公司通過電話銷售假冒保健品。“當即聯合駐局警務室依法對青羊區轄區內成都某商貿有限公司進行監督檢查。”青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現場檢查發現一盒“血鑽野燕麥”壓片糖果,以及銷售人員用於銷售“血鑽野燕麥”壓片糖果、“英國衛褲”的“話術”(銷售人員與客戶溝通的語言範本),且該公司現場無法提供《食品經營許可證》。

經初查,該公司通過電話銷售“阿拉伯血鑽野燕麥”及“英國衛褲”,在銷售過程中,其銷售人員宣傳其產品具有保健和治療功能。該公司的上述行為涉嫌欺騙、誤導消費者及無證經營食品。2019年2月25日,青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案進行立案調查。

3月15日,成都市青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當事人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當事人宣傳商品具有治療和保健功效,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給予罰款22萬元的行政處罰;對當事人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經營食品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2.3266萬元,罰款25.554萬元的行政處罰,共計罰沒49.8806萬元。

整治“保健”市場亂象

成都重拳出擊

“針對‘保健’市場突出問題,關注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我們集中執法力量,嚴查擾亂市場秩序、欺詐消費者的各類違法行為,大力整治‘保健’市場亂象。”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155件,結案98件,案值3487.9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3.7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相關案件14件。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原標題:成都打擊“香港摩天”傳銷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