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一篇父母看了忍不住落淚的文章……

“我想要真心向你們道謝,但是我內心有根刺。”

感恩節馬上就到了,家宴上充滿了笑意盈盈的感謝,沒有人會去質疑這裡面,又有幾分真切。


“我其實一點都不內向,是不知道跟父母說什麼而已”

從小到大,我爸媽就很在意我有沒有叫人(問好)。有時候我已經和叔叔阿姨問好了,對方也點頭示意了,我媽就突然冒一句:“哎哎哎你怎麼不叫人啊這麼沒禮貌!”搞得我非常尷尬,久而久之,乾脆在房間裡不出來了。

感覺他們從未溫柔地和我說過一句話,總是武斷地定位我,指責我。

現在我媽老是說我內向,不講話,這樣不好balabala的,我就更懶得開口說話了。


據說,這是一篇父母看了忍不住落淚的文章……


“你們眼中的乖乖女,喜歡重金屬搖滾”

我的父母從未問過我喜歡什麼,他們只告訴我,你需要什麼。

在學琴的時候,我就迷上隔壁樂室打架子鼓的小哥哥。日間在家客廳彈著肖邦,夜裡躲在被窩裡聽著曼森。想染個綠色的頭髮,想化煙燻妝,但是也只是想想。因為,我怕爸媽傷心,怕他們難過,怕他們對我失望。

青春期過去了,這次瘋狂的想法慢慢淡去,同時我也陷入迷茫,我變得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變得沒有主見。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他們都會安排得明明白白。


據說,這是一篇父母看了忍不住落淚的文章……


“離婚吧,放過對方,也放過我”

記憶中童年就是在父母無休止的吵架中度過的。我現在自卑、懦弱、恐婚。

在初中的時候我就很想勸爸媽離婚。但是我不敢。因為他們會覺得養了頭白眼狼,覺得我不懂感恩,會和親戚說,然後大家一起譴責我不懂事,還會表現出一副失望的樣子。

吵架後,我媽都會找我吐苦水,揪著我說:“我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你好,才在這種生活下撐這麼久!”

拜託,不要說什麼為了我好,我一點都不好!這個鍋我不背!


據說,這是一篇父母看了忍不住落淚的文章……


寫在最後

作為一個母親,看到上面的言論,我是很痛心的。

一方面,養育一個孩子我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但是,在孩子的內心,卻一直埋藏著對我的不滿;

另一方面,我真的不知道,我曾經這麼深地傷害過我的心尖兒寶貝。

原來,那些看似無心的舉動,正是最鋒利的刀具,深深地刺入孩子的心。正如膝蓋不小心撞到桌腳的稜角,那種痛是鑽心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學習兒童心理學。因為我不想再讓自己一時衝動或無心的過失,傷害到孩子,或身邊的人。

  • 如果,我當初在親朋面前不是那麼死要面子,發現自己錯誤時主動向孩子認錯,他是不是就會更願意跟我說話?而不是什麼都不願告訴我?
  • 如果,我當初更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在她彈琴總是心不在焉的時候,詢問她是不是不喜歡鋼琴,而不是責備她不專心總是彈錯,她現在會不會更願意跟我談心?
  • 如果,我當初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把怒氣轉移發洩在孩子身上,他會不會安慰哭泣的我,讓我更有勇氣去選擇新的生活?

我再也不希望,日後的感恩節裡,得到的是孩子敷衍的、任務式的一句“謝謝媽咪。”


據說,這是一篇父母看了忍不住落淚的文章……


文字:Gerald小哥哥 圖片:晴天妹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