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中华神盾是卫国之盾,是正义之盾,也是和平之盾。中华神盾舰的诞生过程一波三折,时至今日翻开那页历史,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中华神盾舰的研制历程,你了解多少?

作为中华神盾驱逐舰1.0版本的052C型驱逐舰,虽然从型号上看与052型驱逐舰有些关系,但其实大部分军迷还是认为二者只是动力模式相同而已(CODOG),和051型与051B型的关系差不多。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然而,实际上二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关系的,要想将其弄明白,还得从052型驱逐舰的发展谈起。对于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海军最初的酝酿起始于70年代末,这里要提一个夭折的型号——051S型驱逐舰,当初海军的计划是引进英国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设备、武器建造两艘尺寸和吨位都有所增加的051S型驱逐舰(舰长增加了6米,正常排水量达到了4100吨,仅比现在的052型驱逐舰小100吨),后自行建造新型驱逐舰。虽然中英双方在马岛海战之后签署了相关合同,但由于83年中央并未批准该项目,从而导致该型号名存实亡。实际上,在中英进行谈判的时候,海军就已经计划对051型驱逐舰进行现代化改造,到1983年国防科工委召开的有关我国驱逐舰发展的论证分析会上,提出驱逐舰发展的两步走计划,第一步是对现有的051型驱逐舰进行技术改造(后改为新建,也就是051G型驱逐舰)。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051G1型驱逐舰165湛江舰(现代化改装后)

第二步是发展新一代驱逐舰052舰(包括052Ⅰ型和052Ⅱ型)。会上潘镜芙院士做出了设想,部分情况如下:

“052Ⅰ型舰仍为对海型导弹驱逐舰,其武器配备原则是在具有较强对海作战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空近程防御,并兼顾反潜任务,带直升机2架(主要承担观察、救援、运输任务),舰型与052Ⅱ合型,采用蒸汽动力装置,排水量为4000吨级;052Ⅱ型舰为多用途导弹驱逐靚,其武器的配备原则是在具有一定的海上作战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防空和反潜作战能力,与052Ⅰ型的主要区别是装有区域防空的中远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直升机机载反潜系统。当时的设想是在开展052Ⅰ型研制时,着手进行舰空导弹系统和机载反潜系统的研制。”

这其中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052Ⅰ型原计划采用的是蒸汽轮机,不搭载反潜直升机,二是052Ⅱ型加强了防空和反潜作战能力,装备中远程区域防空导弹。

采用蒸汽轮机很好解释,毕竟当时还没有燃气轮机,而LM2500的引进并装备052Ⅰ型还得归功于刘华清将军的前瞻性,即使是计划采用燃气轮机,但刘华清将军还是坚持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两条腿走路(这其中也是包含了一个海军老兵对发展航母的希冀)。后052Ⅰ型对海型导弹驱逐舰立项并改称为052型驱逐舰,同时决定搭载两架搜救型海豚直升机,红旗65区域防空导弹列入预研。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目前缺乏红旗65导弹相关的资料,据说可能与老红旗5导弹有关,老红旗5导弹尺寸数据和现在红旗9差不多,二者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其最大作战斜距达到了50km。不过由于机构调整,老红旗5就没有后续了,在那个年代同样由于机构调整而没有后续的还有长缨1型反潜导弹。虽然现在缺乏80年代中期的防空导弹研制情况的相关信息,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红旗9导弹于85年立项,在80年代后期,海军对中远程舰空导弹的选择的确也是红旗9上舰。然而与现在的海红旗9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不同,海军在80年代后期进行舰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研制时并没有选择冷发射,也没有采用六单元,而是同美国MK41型类似的热垂发。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红旗5导弹模型

相控阵雷达应该是采用四个阵面的C波段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仅有200km。因此,按照80年代末的设想,原052B型驱逐舰(052Ⅱ型)同052型驱逐舰相比,除了安装了相控阵雷达和垂发系统外,还装备了一门国产87式100mm舰炮,前后两座730近防炮。同时由于要加强反潜能力,柴燃交替的动力装置很可能被换成了燃燃联合或燃燃交替。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如果按照这个技术状态建造的话,考虑到90年代海军对舰艇隐身的要求,实际成品上层建筑的隐身设计应该与051B或053H3类似。

那么为什么052B型或052Ⅱ型驱逐舰从一型满载排水量5000吨上下的舰,一下子变成了满载排水量六千余吨的052C型驱逐舰呢?我想大概有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武器禁运导致无法采购西方的燃气轮机,二是相控阵雷达研制发生了变化,三是红旗9导弹研制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很好理解,海军在获取不到西方燃气轮机的情况下肯定要作出改变——两条腿走路,一是研制采用蒸汽轮机的新舰,二是从苏俄方面寻找解决办法。第二个,相控阵雷达,由之前的C波段换成了大阵面的S波段,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设计,那么就成了中国版巴赞级了,所以参考阿利伯克的相控阵雷达布局也就顺理成章了。第三个,90年代初我国接触并引进了S300导弹,红旗9借鉴了S300的相关设计,这其中应该就有冷发射系统,因此海军的舰用导弹垂发系统可以说非常简单粗暴的采用了“蜂窝煤”式的六单元发射装置。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不过话说回来,吨位的真正变大的原因应该还是与海军的选择有关,海军想要走向远海,四五千吨的舰肯定不够大,而且垂发单元也不够多,那么以现有的动力选择无论是453B型蒸汽轮机还是UGT25000型燃气轮机,搞一个六七千吨的驱逐舰是完全可以的。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90年代中期,随着中俄军事交流的深入,海军决定采购两艘956型驱逐舰并引进相应的雷达武器来建造两艘国产驱逐舰,由于052C的相关雷达和武器当时尚未完成上舰定型,所以先生产的两艘装备俄制武器和雷达的驱逐舰就被命名为052B型,中华神盾驱逐舰的型号也就变成了052C型。

要说到引进俄制武器系统装备国产舰艇,与052B型这个插班生不同,海军当初在设计054型护卫舰时,首先选择的是俄制3K95型匕首近程舰对空导弹,而非国产海红旗7型舰空导弹,至于红旗16,当初根本就没有这个选项,红旗16的立项和054型首舰开工是同一年,这就是为什么最后选择了红旗7的原因——海军计划的是先采用国产红旗7装备前两艘舰,后续舰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舰空防御系统。红旗16的出现既圆了八院研制现代化舰空导弹的梦,也间接实现了海军当初发展中远程区域防空热发射型舰空导弹的计划。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继续说回052C型驱逐舰,其真正走向快车道,要等到首艘现代化试验舰(试验970舰,现为891舰)的出现,自1997年12月4日交付后,相继试验定型了346型相控阵雷达、海红旗9舰空导弹、鹰击62舰舰导弹、单管100毫米舰炮、单管76毫米舰炮、7管30毫米舰炮和382型雷达,为研制建造国产三代驱护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试验970舰于1998年8月完成海红旗9舰空导弹的首次海上发射试验,其后又陆续完成鹰击62舰舰导弹和舰炮武器的海上试验任务。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清楚了,当新世纪之初的中国海军军迷对着两艘现代级驱逐舰大谈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攻击美国航母的时候,先是两艘采用俄制武器和雷达的052B型驱逐舰相继下水。几个月后,当新一艘驱逐舰在黄浦江边的船台上出现时,那不同于052B型驱逐舰的高大舰桥以及从后方清晰可见的在倾斜面安装的相控阵雷达都表明,这将是中国海军新的开始!

中华神盾舰诞生之路一波三折,从051G到052C,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

052C驱逐舰下水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