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慢的物理過程:衰變時間跨度比宇宙年齡長一萬億倍

最慢的物理過程:衰變時間跨度比宇宙年齡長一萬億倍

研究人員用液態氙對“XENON1T”內部的光電探測器進行了測試。

自從2018年下半年以後,科學家們便開始在意大利格蘭·薩索山脈地下1500米深的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Laborator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簡稱LNGS)中尋找暗物質粒子,而這個實驗室能夠隔絕任何輻射活動的干擾。他們的主要工具是一臺名為“XENON1T”的探測器,其中心部分是一個長約一米的圓柱形容器,它在零下95攝氏度的條件下盛滿了3200千克的液體氙。

雖然到目前為止,使用該探測器的研究人員還沒有觀察到任何暗物質粒子,但是,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運營的全球科技新聞服務網站優睿科(EurekAlert)4月24日消息稱,《自然》雜誌同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簡稱UZH)的科學家現已首次成功地觀察到“氙-124”原子的衰變過程。該實驗所測量到的半衰期——樣本中原有的放射性原子中的一半發生衰變後的時間跨度——要比宇宙的年齡長一萬億倍以上,而宇宙的年齡接近140億年。因此,該過程是人類在探測器內能夠直接觀測到的、宇宙中最罕見的物理過程。

“XENON1T”實驗的領導科學家之一、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天體粒子物理學家Laura Baudis教授介紹道:“我們成功直接觀察到這一過程的成就,顯示了我們的檢測方法實際上是多麼地強大,對於並非來自暗物質的罕見物理現象,也是如此。”

這一被觀察到的過程被稱為“雙電子俘獲”(double electron)。“氙-124”的原子核是由54個帶正電荷的質子和70箇中性中子所組成,它們被幾層帶負電荷的電子佔據的原子殼所包圍著。在雙電子俘獲過程中,原子核中的兩個質子同時從最內層的原子殼中“捕獲”兩個電子,在將它們轉化為兩個中子的同時釋放出兩個中微子。當原子殼中丟失兩個電子時,其他的電子就會自我重組,而釋放的能量就會被X射線所帶走。然而,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過程,它通常會被無處不在的“正常”放射活動的信號所掩蓋。

在過去兩年中,物理學家從觀察到的126次該類過程中,計算出了“氙-124”原子極長的半衰期為1.8 x 10高22年。這是有史以來人類直接測量到的最慢的物理過程。

Baudis教授解釋道:“新的研究結果表明‘XENON1T’探測器能夠很好地檢測到非常罕見的物理過程,並屏蔽背景信號。”當兩個中微子在雙電子俘獲過程中被釋放出來時,科學家們現在也可以尋找所謂的“無中微子雙電子捕獲”過程,而這將可以解釋若干關於中微子特性的重要問題。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鏈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4/uoz-ros042419.ph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