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續命”的奶茶到精良的軸承 件件都與知識產權有關

2019-04-26 10:0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高敏 許梅 通訊員 夏法 杭互法 陳泉

从能“续命”的奶茶到精良的轴承 件件都与知识产权有关

圖源網絡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25日,我省法院、檢察院審理、公佈了部分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案例,從能“續命”的奶茶到精良的軸承,不少都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讓我們通過這些身邊的案子,帶您進一步瞭解知識產權。

到底誰是正牌“鹿角巷”?

25日,號稱正牌“鹿角巷”的邱茂庭(廣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向杭州下城區法院提起著作權侵權糾紛和不正當競爭糾紛兩案,認為杭州某飲品店未經許可使用由原告享有著作權的“鹿角巷”系列作品,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0萬元。

原告稱,旗下經營的“鹿角巷”是國際知名連鎖創意飲品品牌。原告經“鹿角巷”品牌創始人邱茂庭的許可,有權排他使用授權人邱茂庭名下全部“鹿角巷”系列作品,並有權以自己名義單獨維權。經原告調查發現,被告杭州某飲品店未經原告及邱茂庭許可,在其線下、線上經營活動中大量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侵害了原告的作品複製權、發行權、展覽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同時,原告使用的包裝、服務名稱、商品名稱等,經過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印象及與原告一一對應的關聯關係,具有廣泛的市場知名度併為公眾所知悉。被告擅自使用與之相同或近似的服務/商品名稱、包裝、裝潢,使公眾誤以為服務及商品來源於原告或與原告存在特定聯繫,是利用原告知名度獲取超額利潤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被告提出,“鹿角巷”的知名不只是原告的宣傳。原告並沒有提供“鹿角巷”註冊商標證書,被告可以在經營中使用“鹿角巷”字樣,不構成不正當競爭的侵權行為。原告享有“鹿角巷”相關作品獨創性較低,經濟價值不高,故相應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裝、裝潢也不成立。全國涉及“鹿角巷”的奶茶門店眾多,“鹿角巷”的知名並非基於原告的宣傳,消費者無法區分市場上的“鹿角巷”品牌,知名商品的權利並非來自原告。被告在店面門頭使用的“鹿角巷”字樣,以及在包裝裝潢使用的相關圖片,均來自於網絡下載。被告無法區分圖片的著作權人,收到訴訟材料後已經將所有涉案的圖片予以撤銷更換,目前沒有使用。

根據被告提交的網絡查詢證據顯示,杭州地區有不少自稱“鹿角巷”加盟的網站。但原告表示,這些都是山寨“鹿角巷”,有些“鹿角巷”門店甚至是被假授權加盟所騙。

該案因雙方爭議較大,且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尚未開庭審理,合議庭未當庭宣判。

明知是假冒商標仍生產銷售

4月25日最高檢發佈保護知識產權典型案例,浙江有兩起入選,寧波的一起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正是其中之一。

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寧波A公司法定代表人史某某,在明知未經R註冊商標所有人寧波B公司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生產帶有R商標軸承,並將生產的軸承銷售給寧波C公司,共銷售80萬餘個97萬餘元。2017年5月27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從A公司倉庫內查獲尚未銷售的假冒軸承6000餘個,貨值7000餘元。

2017年2月至5月,C公司法定代表人杜某某在明知A公司向其供貨的R商標軸承為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的情況下,仍向A公司購買29萬餘個,並由C公司二次加工後銷售給上海某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上海某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共銷售包含假冒R商標的軸承24萬餘個30萬餘元。2017年5月25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從C公司內查獲尚未銷售的假冒軸承5萬餘個,貨值6萬餘元。

2017年6月14日,寧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對該案立案偵查。同日,杜某某被傳喚到案,史某某投案自首。2017年9月7日,史某某、A公司向寧波B公司賠償48萬元,並取得B公司諒解。

公安機關將史某某和杜某某移送鄞州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後,檢察官審查認為,史某某、杜某某分別系A公司、C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相關軸承業務均以公司名義開展,均系單位整體意志支配下的為單位謀取利益的行為,應評價為單位犯罪。隨後,鄞州區檢察院向偵查機關發出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

2018年8月27日,鄞州區檢察院以A公司、史某某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C公司、杜某某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向鄞州區法院提起公訴。11月26日,法院作出判決,A公司、史某某的行為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分別判處A公司罰金20萬元,史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並處罰金10萬元;C公司、杜某某的行為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分別判處C公司罰金15萬元,杜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並處罰金8萬元。

保護知識產權不遺餘力

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我省檢察機關、法院從來不遺餘力。

2018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起訴侵權假冒犯罪1205件2218人,在強化對侵犯商業秘密、假冒註冊商標和生產、銷售假藥及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打擊力度的同時,不斷完善和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去年以來,省檢察院先後下發《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保障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2018年4月,省檢察院會同省高院、省公安廳聯合推動在杭州、金華、台州等五地區試點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工作,積極探索符合浙江實踐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模式。我省檢察機關還注重加強法律監督,2018年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18件34人,依法提起抗訴假冒偽劣商品刑事案件8件,其中5件抗訴後已獲改判。

25日,杭州互聯網法院發佈《杭州互聯網法院網絡著作權司法保護報告》。2018年該院共受理網絡著作權案件4918件,佔全省網絡著作權案件總數的57%,佔全省民事一審知識產權案件總量的17.39%;月均收案量為409.8件,較2017年月均收案同比增長116%;網上立案率達98%。從收案案由看,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佔比96.6%,佔全省同案由收案總數的92.7%。網絡著作權糾紛案由不斷豐富、著作權內容有所擴大,網絡著作權的客體涉及文字、攝影、美術、影視、音樂等眾多類型,其中文字、攝影作品佔比高,分別佔55.7%和31.1%,且作品種類增多,出現特效、短視頻、遊戲等新類型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