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戴的奢侈品牌珠寶,是如何獲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

嗨,我是愛珠寶的孔小二(不是因為二,是因為家中排行老二)。

首先確定一下奢侈品的定義,在這裡我的理解是類似珠寶、包包等非生活必須品,一般價格高並且是小眾人員能享受。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斷變更提高的。

以珠寶為例,獲得中國消費者青睞一定是深入研究了中國消費者的心理的!中國人買珠寶有些方面是基於顯富的心理(我並沒有說所有人,勿對號入座),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懂珠寶的設計或者是真正的喜歡。正因為這如此,國外品牌深諳此道,飢餓銷售法用得爐火純青!香港奢侈品專賣店排隊進店消費的場景真的真的幾乎是日日所見。

你戴的奢侈品牌珠寶,是如何獲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

當然,除了營銷方面的精準外,必要滿足下面幾個點:

1,質量要好。這點不用多聊,首先產品的質量不過關的話,換誰都不會總是上當。奢侈品不僅在中國,在任何其它國家如果不能得到認可,也就不可能成為國際品牌繼而成為奢侈品。

2,服務要好。國外的服務不用說,他們走在我們的前列。而中國隨著改革開放和綜合國力的強大,服務意識也大大加強。尤其一線城市已經可以比肩歐洲發達國家。而奢侈品之所以成為奢侈品,就在於它的無以倫比的附加值——服務上面。讓你享受VVIP的尊享感受,是奢侈品成功的不二法則。

3,價格不能太低。這點有些可笑,但確實如此。一旦價格下去了,哪怕東西很好,消費者也在心理上給出了不愛惜它的心理暗示,那麼它自然成不了奢侈品。

4,設計要特別。一個沒有設計靈魂的產品怎麼可能打動消費者的心,而且是常年融入血脈裡的奢侈感。因此我們會發現,很多奢侈品一換設計師,品牌就會有動盪。老佛爺的離世,香奈兒也是要抖上幾抖的。

5,量要少。如果人手一個的東西,必定不是奢侈品,撞裳撞包撞珠寶的事兒,哪個女人都不想看到。限量款就是飢餓營銷最經典的案例,明明可以量產,但就是不生產,讓消費者為這些附加值買單。畢竟金字塔尖的人財富佔到世界財富的80%以上!

你戴的奢侈品牌珠寶,是如何獲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

總結一下:

奢侈品是中上流社會的必須載體,存在即有它的道理。隨著國外人群的消費升級,奢侈品不那麼風光了。所以國外品牌的生存市場都放到中國來了,奢侈品珠寶的大部分銷售來自於中國。不過同樣,極簡風的盛行,國內理智消費者也越來越多了。

如果你真的需要購買珠寶,聽我的建議:推薦大家購買國內珠寶品牌,比如港資四大品牌:周大福、六福、謝瑞麟、周生生;還有國內知名品牌:I DO,周大生、千葉、通靈、鑽石世家……,它們真的真的不亞於國際珠寶品牌。

如果你需要性價比高的珠寶:推薦你直銷定製!少溢價&個性化。真正的高端珠寶應該是有你的靈魂的,定製獨一無二!還有你們的紀念符號。這才是中國貴族的珠寶之路!

我好象有點跑題,吼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