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梆子”興起乾隆年間 極盛時期超200餘班社


北路梆子,與蒲州梆子、中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清代以迄民國,外地人或泛稱“山西梆子”,或專稱“代州梆子”,或與秦腔、蒲劇等統稱為“西曲”、“西調”“西部”或“山陝梆子”;當地人則只稱“大戲”或“梆子腔”,偶有叫“秧歌”者,如河北懷來、涿鹿一帶。解放後定名為“北路梆子”,今又名“雁劇”。

北路梆子是山陝梆子腔在晉北地方化的產物。明末清初,山陝梆子腔在晉、陝、豫三角地帶形成後,不久便北傳,在山西北、中部以至綏察一線廣為流佈。

據代州“大成班"鹿蹄澗舞臺1937年題壁記載,乾隆初年已出現了本地班社,大約在嘉、道時期,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清末民初,北路梆子處於極盛時期,班社數達200個左右。在總體風格上,又形成三個地域性流派:一是以忻、代二州為中心的“代州道”,以火爆精巧著稱,俗稱“小北路”;二是以大同為中心的“雲州道”,以舒展大方見長,俗稱“大北路”;三是以蔚縣;為中心的“蔚州道",以剛健遒勁馳名,俗稱“東路”。

北路梆子的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有慢板、夾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滾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別。傳統伴奏樂器有文、武場之分,文場樂器由梆胡、二絃、三絃、四弦、笙、笛、嗩吶等組成,武場樂器由板鼓、馬鑼、鐃鈸、手鑼、梆子、戰鼓、堂鼓、碰鈴、小音鑼等組成。


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響,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暢、穩健粗獷的特點,同時又結合當地的民歌小調,形成“咳咳腔”等自成一體的唱法,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充分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質樸淳厚、豪爽大方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