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農村七旬大媽獨守一座古院落,創建乾隆年間,看看什麼情況


圖片上站在門樓下的老人是稷山縣清河鎮人名叫王喜仙今年71歲,10月29日,路過此村時,一條小狗窩在門口看家護院,處於平時愛好拍攝農村題材的我端起相機趕快記錄下這個美好鏡頭,在拍攝過程中院子裡走出一位白髮慈祥的老人,老人問你們做什麼的,說明情況後,老人很熱情說到家裡坐坐喝口水,我們隨之走進老人院裡。走進院子裡,發現這是一座別具一格的院落,老人說這是她們家老祖宗留下的,據說這個房子有200多年曆史了。

走進院子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房牆上的人物畫,大媽指著牆上的畫說這是大集體時畫的,畫的是一位婦女正在水龍頭下洗刷,大媽說這個西房原來生產隊時做過食堂。

回頭看到北房正門左邊牆上有個公佈欄,上面寫有對聯和公佈信息的內容,對聯左側是這樣寫的,公共食堂萬年青,右側對聯由於年久已脫落,求知右聯。 公佈欄裡是這樣寫的,為人民服務主要四向觀點:1 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2 站穩無產階級的立場。3 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要把我字去掉。4 向一切不良情形作鬥爭。


北房正門右邊有個見意欄,見意欄裡寫的毛主席的話清晰可見。

院子裡有個深水井,大媽用改制的壓水機往上提水,這種方式在過去農村很常見,現在幾乎看不到了。

王大媽有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大媽說自己在這裡生活了50多年,老伴去世後兒子們都想帶她出去,她覺得在家待著自由自在,平時小狗和幾隻雞陪伴她也不孤單。

這個相框對大媽來說很珍貴,裡面珍藏著家人的照片,記錄著她和家人幸福的記憶。

相框裡發現一張很有意思的照片,大媽說這是大集體生產勞動閒餘時,村民在地頭表演節目的場景。

提起這座房子,大媽說有200多年了,具體時間自己不記得了,抬頭一看梁祭板,上面寫著大清乾隆四十二年創建。

屋裡牆上掛著兩個老物件,是過面用的羅子,也有些年頭了,估計年輕人真不知道這是幹嘛用的。

北房頂上還是老式的筒瓦覆蓋著,筒瓦中間有種植物給古老的民居增添了勃勃生機。

大門外,門樓上紅燈籠和古老的獸脊形成鮮明的對比,把過去和現代完美結合。

大媽坐在門口的石墩上,指著面部受損的石獅子說,這是文革時期被壎毀的。雖然房屋很破舊,但是大媽說她一定會盡力守護好這個百年老屋。【圖文原創禁止盜用,瞭解更多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