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為什麼修車師傅會選大眾?

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為什麼修車師傅會選大眾?

這個命題完全錯誤,沒有一點是正確的!首先豐田並非開不壞、大眾並非修不好,而修車師傅也並非只會選擇大眾!相反選擇豐田、日產以及五菱的修車師傅不佔少數!就拿鄙人自家的汽修店來說,一共三個汽修工,倆個開日系車的,另一個開速騰,所以並非修車師傅只會選大眾!至於他們到底會選擇什麼完全是不確定的,要是有幾個億他們一樣會買賓利,這就是鄙人鄰居家的一個年輕小師傅說的,夢想就是賓利!

“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為什麼修車師傅會選大眾?


如今的日系車早已不是上世紀進口日系車的時代了,那時候的日系車10萬公里不換機油都能挺住,而現在不行了,早沒那麼皮實了!上世紀90年代,路面上還能找到個別昭和時代淘汰下來的客車(洋垃圾),很多工廠拿這玩意跑通勤,甚至把機床用的機油給這客車用,一樣能跑。。所以說那個時代日系車的設計理念就是以耐用為核心思路,而現在這種思路已經逐漸的衍變了,2000年後隨著合資日系車的逐漸生產,質量、耐用程度都呈下降趨勢!而到了如今開不壞的日系車早已成為了懷念,現在的豐田也會壞!

“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為什麼修車師傅會選大眾?


同樣大眾(德系)修不好的說法也是從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說法!在上世紀8、90年代的德系車比日系車複雜的多,而那時候連4S店都沒有,誰給你修車?都是各個企業的“修車班”進行車輛的維修(那時候私家車少),而德系車的複雜程度遠超日系,所以這些修車班能對付走日系車,但搞不定德系車,還不能說自己水平不行,乾脆就說德系車修不好吧。。一下推卸掉責任!其實不是德系車修不好,只是在那個時代的環境下修不了!舉一個例子,那個時代日系車的一個燈不亮了,修理工會先檢查保險、繼電器,發現問題換上新的就好了!等修到了德國車發現沒有保險、繼電器了,而是控制單元直接驅動的,還按老套路換個控制單元吧,結果換完才發現不只是故障沒修好,別的燈也不亮了,這時才發現控制單元原來是需要編碼的,結果還沒人會編碼!所以那個時候的很多德系車生生的被修廢了。。自然的就出現了德系車修不好的說法!

“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為什麼修車師傅會選大眾?


即便是現在,大眾(德系車)依然大量採用電子控制模塊,電子集成度要高於日系車,電子集成度高的系統,可能僅僅因為一個小問題會引起很多故障!就目前來說,現在的車基本都是CAN網絡控制,電子元件越多,出現故障幾率越大,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如果就一個發動機加變速箱在加四個輪子保證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大眾車出現的故障主要有燒機油和電路故障!燒機油問題近年來逐漸的好轉,但電路故障的排除還是比較難以處理,換句話說,德系車只是難修、麻煩,但並非修不好!而修車師傅也不可能只選大眾的,經濟、實用、耐用的車型他們都會選擇,買韓系的修車師傅也不少!

“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為什麼修車師傅會選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