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聊齋細柳,說家庭教育

聊齋志異中有一篇小說,篇名叫做《細柳》。這篇小說不同於聊齋中的其他篇目,沒有任何妖狐鬼怪的情節,講的就是一個叫細柳的姑娘嫁人之後的故事。

細柳出嫁之前,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姑娘,只要她看不上眼的一律不嫁,別小看這一點,這對於一個封建社會的姑娘來說,實屬難能可貴。

細柳最終嫁給了一個姓高的男人,這個男人還帶著一個前妻留下的男孩子,名字叫長福,細柳嫁過去的那年,這孩子才五歲。不久之後,細柳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個男孩,取名叫長怙。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好不快活。

好景不長,五年之後,也就是長福十歲的時候,細柳的丈夫高生騎馬摔死了,長福從此之後變得懶惰至極,竟然不再上學,打算去和家裡的僕人們一起去放豬。細柳沒有加以阻攔,給了長福一身奴僕的衣服,就讓他去放豬了。

放豬的日子絕對是很辛苦的,不久之後,長福回心轉意,打算回家來繼續上學,沒想到細柳卻不同意,仍然把長福拒之門外。大冷天,這孩子像個乞丐一樣流落街頭,無人收留,村裡的人們都拿這件事作為後媽殘暴不仁的例子,細柳不為所動,最終,被打過了一百棍子之後,長福痛改前非,回到學校發奮學習,並最終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故事梗概大體如此,我看完之後深有感觸。細柳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嗎?長福的最終結局和細柳的教育方法有沒有直接關係?要回答這些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完全可以用今天的例子來對照一下就行了。

長福的年紀,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初中生的年齡,這麼大的孩子,正是思維活躍,異想天開的階段,非常容易被外界事物誘惑而見異思遷。細柳面對兒子放豬的請求,二話不說直接放行,其實,她很明白,這麼大孩子是沒有耐性和堅持的,所以,她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讓孩子自己親自去實踐,去體會,這比父母苦口婆心的說教勸說的效果要好很多。

我曾經接觸過這樣一位家長,她的孩子經常曠課。我問過這位家長孩子為什麼總曠課,家長回答說,孩子不想來上學,就想在家打遊戲,玩兒手機。家長很無奈地跟我討教管理辦法,我跟她說,最好的方法就是隨他心願,讓他玩兒,玩夠了給他找個工作,去掙錢吧!

家長聽完我的建議,直接回絕,理由是這麼大孩子上班有人要嗎?

我笑著說,你以為真讓他上班去嗎?只是為了讓他鍛鍊體驗感悟人生啊!要讓他親身感覺,親自感悟,生活的不容易,掙錢的艱辛,找不著工作,就讓他直接跟你去上班也行啊!哪怕去一天,看看你工作的辛苦,就有收穫。

這個家長最終也沒有采用我的這個建議,她的孩子就繼續沉淪墮落下去而無法自拔,這是很痛心的,也是很無奈的一個例子。

其實,我們的家長如果對孩子稍微狠一些,教育也就變得很簡單,很高效了!最簡單的一個道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看看細柳的故事,再看看長福的結局,你受到觸動了嗎?

看聊齋細柳,說家庭教育
看聊齋細柳,說家庭教育
看聊齋細柳,說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