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留洋記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因為它的珍稀性,在中國的外交史上,大熊貓通常作為高貴的“國禮”贈送或租借給友好國家。

滾滾檔案 | 大熊貓留洋記

大熊貓出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女皇武則天贈送給了日本天皇兩隻大熊貓,首開大熊貓走向世界之旅。

大熊貓揚名全球則始於1869年,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四川發現了大熊貓,並將之介紹到西方。懷著對大熊貓強烈的渴望,20世紀初,西方人走進大熊貓棲息的山區竹林獵殺或捕捉大熊貓,至今世界各地許多大的博物館都收藏著大熊貓標本。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限制西方人的捕獵活動。據不完全統計,1936年~1941年間,共有9只活體大熊貓進入美國,其中包括1941年宋美齡向美國贈送的1對大熊貓;1938年共有5只大熊貓進入英國;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贈送給英國1只大熊貓。但1954年以後,西方世界再沒有活體大熊貓了。

滾滾檔案 | 大熊貓留洋記

△1938年,友好使者大熊貓“潘多拉”去往美國前在華西協合大學校園與孩子們嬉戲。

新中國成立後,“大熊貓熱”熱度不減。1957年,蘇聯成為了第一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贈送大熊貓的國家。在1957年~1982年的25年間,中國先後贈送了24只大熊貓給9個國家,分別是蘇聯、朝鮮、美國、日本、法國、英國、聯邦德國、墨西哥和西班牙。

由於野生大熊貓數量急劇減少,為響應保護瀕危動物的全球性號召,中國政府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不再向國外贈送大熊貓而是採用租借的方式“出國”。從1978年到1988年,中國共有17批大熊貓前往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出訪。

1992年,原中國國家林業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宣佈《中國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開始實施。1994年,中國和日本政府達成了世界上首個大熊貓保護長期國際繁育合作協議,兩隻來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被送往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世界,由此開啟了中國與國外動物園開展大熊貓長期國際繁育合作研究的先河。

截至2018年底,中國與17個國家、22個動物園開展了大熊貓長期國際繁育合作研究。目前擁有大熊貓的國家有美國、日本、奧地利、泰國、澳大利亞、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比利時、韓國、荷蘭、印度尼西亞、芬蘭、德國、加拿大、西班牙和法國,其中美國有4家動物園擁有熊貓,日本有3家。在海外參與國際合作的大熊貓總數已達56只,在國外繁育存活大熊貓幼仔46只。

滾滾檔案 | 大熊貓留洋記

△首隻在法國出生的大熊貓“圓夢”。

根據中國政府與國際合作機構簽訂的有關協議,大熊貓在國外所繁殖的後代仍屬於中國,待長到2~3 歲或合作期滿後全部歸國。目前“海歸”大熊貓已增至31只。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分別於1994年、1999 年、2007年、2012年、2013年及2017年,與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動物世界、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西班牙馬德里動物園、法國博瓦勒動物園、加拿大多倫多動物園(2018年來自重慶和成都熊貓基地的兩隻大熊貓遷入卡爾加里動物園)、德國柏林動物園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繁殖計劃”。2019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擬與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開展大熊貓合作研究。

成都熊貓基地以僅佔全球總數1/3 的境外種群,繁育成活了2/3的境外大熊貓(截至2018年底,總共繁育成活30只大熊貓)。

其中,中日大熊貓國際繁育合作研究成為大熊貓國際繁育合作研究中最為成功的典範。從1994年到2018年,旅日大熊貓在日本成功繁殖11胎20仔,成活16仔,在日大熊貓種群成為最大的海外圈養種群。

回顧大熊貓從贈送到租借,再到國際合作研究的歷史,大熊貓“出國”的方式在變,但全世界人們對大熊貓的愛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熊貓熱”卻從未曾衰減。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傳播手段層出不窮,新媒體得到全面發展和普及,大熊貓通過網絡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吸引了全球億萬粉絲,成為當之無愧的動物界實力網紅。(來源|《看熊貓》雜誌 作者|魏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