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留洋记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因为它的珍稀性,在中国的外交史上,大熊猫通常作为高贵的“国礼”赠送或租借给友好国家。

滚滚档案 | 大熊猫留洋记

大熊猫出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女皇武则天赠送给了日本天皇两只大熊猫,首开大熊猫走向世界之旅。

大熊猫扬名全球则始于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发现了大熊猫,并将之介绍到西方。怀着对大熊猫强烈的渴望,20世纪初,西方人走进大熊猫栖息的山区竹林猎杀或捕捉大熊猫,至今世界各地许多大的博物馆都收藏着大熊猫标本。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西方人的捕猎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936年~1941年间,共有9只活体大熊猫进入美国,其中包括1941年宋美龄向美国赠送的1对大熊猫;1938年共有5只大熊猫进入英国;1946年中华民国政府赠送给英国1只大熊猫。但1954年以后,西方世界再没有活体大熊猫了。

滚滚档案 | 大熊猫留洋记

△1938年,友好使者大熊猫“潘多拉”去往美国前在华西协合大学校园与孩子们嬉戏。

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热”热度不减。1957年,苏联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赠送大熊猫的国家。在1957年~1982年的25年间,中国先后赠送了24只大熊猫给9个国家,分别是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墨西哥和西班牙。

由于野生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为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再向国外赠送大熊猫而是采用租借的方式“出国”。从1978年到1988年,中国共有17批大熊猫前往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出访。

1992年,原中国国家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宣布《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开始实施。1994年,中国和日本政府达成了世界上首个大熊猫保护长期国际繁育合作协议,两只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被送往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世界,由此开启了中国与国外动物园开展大熊猫长期国际繁育合作研究的先河。

截至2018年底,中国与17个国家、22个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长期国际繁育合作研究。目前拥有大熊猫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奥地利、泰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韩国、荷兰、印度尼西亚、芬兰、德国、加拿大、西班牙和法国,其中美国有4家动物园拥有熊猫,日本有3家。在海外参与国际合作的大熊猫总数已达56只,在国外繁育存活大熊猫幼仔46只。

滚滚档案 | 大熊猫留洋记

△首只在法国出生的大熊猫“圆梦”。

根据中国政府与国际合作机构签订的有关协议,大熊猫在国外所繁殖的后代仍属于中国,待长到2~3 岁或合作期满后全部归国。目前“海归”大熊猫已增至31只。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分别于1994年、1999 年、2007年、2012年、2013年及2017年,与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世界、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法国博瓦勒动物园、加拿大多伦多动物园(2018年来自重庆和成都熊猫基地的两只大熊猫迁入卡尔加里动物园)、德国柏林动物园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繁殖计划”。2019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拟与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园开展大熊猫合作研究。

成都熊猫基地以仅占全球总数1/3 的境外种群,繁育成活了2/3的境外大熊猫(截至2018年底,总共繁育成活30只大熊猫)。

其中,中日大熊猫国际繁育合作研究成为大熊猫国际繁育合作研究中最为成功的典范。从1994年到2018年,旅日大熊猫在日本成功繁殖11胎20仔,成活16仔,在日大熊猫种群成为最大的海外圈养种群。

回顾大熊猫从赠送到租借,再到国际合作研究的历史,大熊猫“出国”的方式在变,但全世界人们对大熊猫的爱跨越了时间的长河,“熊猫热”却从未曾衰减。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新媒体得到全面发展和普及,大熊猫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吸引了全球亿万粉丝,成为当之无愧的动物界实力网红。(来源|《看熊猫》杂志 作者|魏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