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一個事事為別人考慮的人,說話很小心,怕傷害他人,我很累,那我該怎麼做?我想做自己心裡那個自己?

咗邊丶


這個問題物語君真的很有感觸,因為以前物語君也有這樣的煩惱。現在物語君就從個人經歷出發,提出幾點建議吧:

承認自己沒有那麼善良

從小的家庭和學校教育,讓我們很多人習慣了事事為別人考慮,說話很小心,總怕傷害他人,物語君以前也是如此。但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不可能一輩子都壓抑自己、剋制自己的真實意願,做所有選擇和事情都把別人的感受放在首位、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後,那樣久而久之,我們不是得抑鬱症,就肯定會瘋掉吧。

所以,要學會面對自己,承認自己不完美,而且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善良,你沒有義務讓所有人都滿意,讓所有人都不受傷害——就算你有,你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做到的啊!

給自己設置道德底線

人是社會性人,不可能完全脫離他人獨自存活,這就代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要“帶著鐐銬跳舞”。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完全隨心所欲,毫不顧忌他人。但是,我們可以主動給自己設置道德底線,比如: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儘量考慮他人的感受或遷就他人、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說不,這樣當我們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言行反應就可以既有一定的彈性,又不至於完全違背本性和本心,最大限度降低與他人和社會的衝突,同時又保有自己的個人意志(即做自己)。

構築強大的內心世界

很多時候我們遷就別人、說話謹慎,其實有一方面是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排斥,所以才不敢以真性情示人。究其根本,還是我們的內心過於脆弱,因而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所以如果想做自己,不想活得那麼累,那麼就要回歸自己的內心,去構築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方式可以是讀書學習、努力工作、高人指點等,以此重構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新去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找回自信,找到安全感,這樣當我們與外界接觸時,才能更多的從本心出發,少一些違心,少一些從眾和隨大流。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看法。我是物語君,專注講述大小人物的人生故事,感興趣的話歡迎大家關注人間物語,一起與物語君領略百態人生。


人間物語


我也有過這種感受,因為我們的內心過於敏感,很在意別人的感受。

這種性格的人,就是容易被人所左右,也很容易做情緒的奴隸。所以,那段時間我很少說話,試圖掩蓋自己。其實很多人並不是很介意,有可能隨意的一個玩笑,也可能隨口一說的話,就正常的說話,想說點什麼就說點什麼,不要觸及別人的自尊心和底線就好。

時刻記住:你沒那麼多觀眾,別那麼累。就做你自己就好了,也許這樣以後,你的朋友們會覺得你變得開朗了,給大家帶來開心自己也釋放了,試試放開心扉去生活。

我是治癒車站,讓你放下煩惱,治癒心靈的地方,喜歡可以關注我,讓我幫你解開生活的困惑。


治癒車站


尊從內心的想法,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