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尋烈士犧牲地 上山尋墓

村民引路,帶領記者來到連江官坂鎮合山水庫尋找,可山高林密,找了一上午卻沒有結果;同時,多條線索顯示,烈士可能葬在連江丹陽

N海都記者 夏雨晴/文 毛朝青/圖

54年前,江西南昌籍駐閩部隊戰士黃冬水在連江修建水庫時,被一顆突然爆炸的啞炮奪走年僅20歲的生命,最後葬在連江。時過境遷,家人五次赴榕,卻始終沒有找到黃冬水的墓地(詳見海都報24日A04版、25日A01版)。

海都報與江西江南都市報千里聯動,共同報道了黃冬水家人尋找他墓地的故事,收到了不少愛心人士提供的線索。昨日,海都記者根據線索,來到連江縣官坂鎮合山村探尋。儘管依舊沒能找到烈士墓,但在當年知情老鄉的引導下,記者找到了黃冬水犧牲的地方,瞭解了當年他犧牲的細節。

記者探尋烈士犧牲地 上山尋墓

合山村村主任帶記者在山上尋找烈士墓

村中不少人

都知道烈士的故事

昨日上午,記者從福州市區出發,驅車一個半小時,來到連江縣合山村的合山水庫。水庫位於山腳處,周邊群山環繞。儘管事情發生在54年前,但五十多歲的合山村村主任林統銀說,包括他在內,村裡很多人都聽過黃冬水的故事。“我們不知道烈士叫什麼名字,但知道那年修水庫的水渠時,犧牲了三位解放軍。”

隨後,林統銀帶領記者,來到合山水庫旁的官坂自來水廠。從正門右側的山道往裡走二三十米,林統銀用樹枝撥開一堆雜草,下方露出一個洞穴。林統銀說,洞穴裡面就是當年修水庫水渠的施工點,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這裡已經被後來的建築和植物遮擋。而這裡就是黃冬水犧牲的地方,村裡不少人都知道。

記者之後找到當年在合山村和黃冬水所在部隊有接觸的老人,在他們和黃冬水戰友的共同回憶下,黃冬水犧牲的細節也逐漸明朗:

當時,黃冬水所在的是三營九連,1965年冬天,部隊奉命來到合山村,任務是在合山水庫上面挖一條水渠,把水引進水庫。部隊駐紮的地方,就在合山茶場附近。事發那天中午,大部分戰友都去吃飯了,黃冬水還在工地檢查啞炮。

突然,一枚啞炮爆炸了,黃冬水被炸倒,滾入100多米深的山溝。爆炸、塌陷還導致另兩位戰士犧牲。3人被送到駐紮在合山茶場的醫療隊搶救,但因傷勢太重,都沒搶救過來。

山間草木繁茂,尋墓有一定難度

在村主任林統銀和村民的帶領下,海都記者在水庫附近,以及部隊駐紮的原合山茶廠附近搜尋。茶廠距離水庫約三公里。“以前山很荒,墓很好找,現在山上長滿雜草和樹木,尋找起來有點困難。”林統銀說道。

搜尋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記者在一些雜草中,確實找到了一些墓碑。但經過仔細辨認,都是村民的墓地。還有一些小墓碑上甚至沒有刻下任何字,無法確認是否為黃冬水的墓。記者從當地老鄉那裡瞭解到,這些年在山間,無名的碑、墳很多,但沒有發現刻有部隊番號的墓碑。

就在記者搜尋的過程中,一位70多歲的村民又提供了一條線索:當年,他親眼看見三位烈士的遺體被戰友帶離了合山村。當年部隊師部在連江縣丹陽鎮的朱山村,距離合山村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黃冬水到底是葬在了朱山村,還是別處,目前不得而知。“我們已經交代村民,如果發現黃冬水的墓,將第一時間通知海都報。”林統銀說。

儘管合山村的探尋沒有好消息,但幫忙尋找烈士墓一事,已經引起許多老兵的關注,其中就有黃冬水的戰友。昨日海都記者接到許多電話和短信,都是提供當年軍隊烈士墓的信息,並向海都報表示感謝。不少線索指向丹陽鎮朱山村,海都記者將與黃春水家人及相關部門確認這些線索,之後再開展搜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