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在雲逸身上,體現最多的設計元素是圓角矩形,就是那個曾被喬布斯搬到iPhone上作為應用圖標,並在以後應用到幾乎所有手機上的圓角矩形。很難想象,一個常用於二維空間的設計元素,放在三維空間的實體上面,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做法:大燈造型越來越犀利,進氣格柵尺寸擴大再擴大,霧燈區造型恨不得像超跑那般兇狠,總之流行什麼就追趕什麼。而這臺雪鐵龍雲逸的出現,似乎想要打破這種所謂的流行平衡,誰說流行就是最好的?

就做不同需要的不僅是勇氣

有人說雲逸的造型放在車海里就像個異類,而我想補充一句:這裡的異類是一箇中性詞,甚至略帶褒義。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生活上我們都知道做事隨大流、從眾很簡單,它不用耗費我們太多的精力與腦細胞,前面有人帶路,即使走錯了也是“法不責眾”。但走一條人少的路卻異常艱難,不僅前路未卜,還時刻有被否定的可能。從個人角度看,對於雲逸,對於雪鐵龍的堅持,我是十分感激的:它讓我看到這群法國人對汽車設計的獨特見解,感受不一樣的發展趨勢。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同車的同行感慨雲逸的造型像是一塊鵝卵石,這話雖然略帶一絲調侃的味道,不過仔細想來也確實如此,相比其他橫平豎直凸顯銳利和運動的設計,雲逸上的圓角矩形設計元素更加接近自然界的曲線,讓人很容易對其產生親切感,個性的設計並不是目的,能得到欣賞的個性才更有意義。

入門級小車如何營造浪漫感

我們都知道法國人最懂浪漫,但其實浪漫本身很昂貴,所以法國擁有很多自帶浪漫氣息的奢侈品牌。對於這臺雲逸內飾設計,就聰明在它用製作箱包的思路來設計內飾。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這並不是說它的用料做工全面看齊豪華箱包,站在售價和市場定位角度看也知道不可能,但從設計思路上,小巧、精美、別出心裁撐起了整個設計。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圓角矩形的元素依舊貫穿整個設計之中,空調出風口、方向盤、門板裝飾,幾乎所見所觸之處都是統一的圓角矩形。而在實用之外,雲逸加重了對於細節裝飾的設計,副駕駛前的設計怎麼看都像一個精心剪裁的包包,厚重的手剎造型也增加了浪漫氣息。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不過中控屏幕倒是個例外,方方正正的矩形造型算是為數不多的理性設計了,搭載斑馬智行2.0系統,語音控制、在線功能都不在話下。

法系調校,操控層面迴歸理性

談到法系調校,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在WRC賽道上大殺四方的標緻、雪鐵龍們,進而聯想到採用後扭力梁式懸掛的法系量產車上,對於法系的底盤調校,即便是同行競品品牌,可能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這輛雲逸就是標準的法式調校,後扭力梁式的懸掛擁有獨特的魔力,這個級別該有的舒適性和操控性一點也不少,整體的循跡性給我很深的印象。一方面來自於較為短小的車身,讓其在車海中穿梭的動作更加灑脫,而另一方面,則是源於過硬的懸掛調校功力,如果你表示懷疑,一定要親身體驗一把,特別是在山路上。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當然,其實這輛車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動力系統上,這是一臺搭載1.2T三缸發動機的230THP車型,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買車過程中,很少有消費者不是帶著有色眼鏡來對待三缸發動機的,當然,我們說未來趨勢也好,節能減排也好,節約成本也好,三缸發動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新車上,接受只是時間的問題。對於這臺雲逸,動力儲備方面的疑慮無需擔心,甚至由於三缸發動機的結構設計,同等排量下相比四缸發動機在低扭能夠爆發更強的扭矩。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對於這套動力系統,我的感受是:這是一臺需要“速戰速決”才能開爽的小車。什麼意思?不管是起步階段還是中高速階段,想要順利提速就得捨得給油門,而且幾乎是地板油,這時候變速器才能夠準確掌握到駕駛者的意圖。如若不然,不捨得給油的下場就像感冒時候不通氣的鼻子,即便努力呼吸,也沒有多少空氣流通。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另外,在低速下,尤其是含著剎車低速蠕動時,會有一部分來自發動機的震動傳到方向盤上,但如果不是像我一樣格外留心,或者有人刻意提醒你,你也基本察覺不到,反正對於日常駕駛也完全沒有影響。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噪音方面,這臺雲逸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尤其是靜止狀態下的隔音效果,同車腹黑的同行說,這樣設計也會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低速情況下已經提高了我們忍受噪音的閾值,也就能夠順利接受中高速下的噪音了。你別說,好像還真有一定的道理。

試駕雪鐵龍雲逸C4 AIRCROSS:感性設計·理性駕駛

試車總結:對於這臺雲逸,我有兩方面感受,一方面的關鍵詞是瑕不掩瑜,我們承認並且接受雲逸身上的不完美,但是更多個性的設計、靠譜的動力系統還是能輕易喚起消費者的購買慾。另一方面的關鍵詞是感謝,感謝雪鐵龍依舊堅持自我,能夠造出不一樣的、有趣有想法的小車,也許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並不會掀起太多的浪花,但它卻用行動證實了一件事:汽車的設計不止於一面或一種趨勢,多些包容也會換來更多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