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大家好,歡迎來到草夕寸品文史。“學而優則仕”古代讀書人和我們今天的莘莘學子一樣,考試也是他們的人生大事。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可謂將中舉後欣喜若狂描繪到極致了,這種發狂正是多年應考不過的苦悶淤積導致。在古代詩人中,也有這樣一位,他就是被稱為“詩囚”的孟郊,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與曾經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居易相比,孟郊真的算是一個苦命人了。

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孟郊是個有名的孝子,他寫的《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充滿了對母親的深情。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於是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少年時的孟郊生活貧苦,再加上他非常孝順,一直希望通過科舉改變命運,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但是命運沒有垂青他,相比他不幸的早年生活,他的科舉之路更是坎坷。多次科舉都沒有考中,每一次他都會寫下詩來表達自己的悲傷。

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落第、再落第、再再落第……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本來希望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的孟郊,卻一直沒有考中,度過了青年,熬過了中年,直到年近五十歲,孟郊才考中進士。所以說孟郊的科舉之路簡直就是一部血淚史,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都浪費在科舉考試上了。考中之後的孟郊十分高興,十分得意,多少年的辛苦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於是興奮之餘他寫下了人生中最得意的一首詩:

《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首句孟郊便直白的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曾經的困境和坎坷經歷,在今天看來還算什麼?過程終究是過去了,只有結果更重要。不管自己參加了多少次考試,不管自己遭受過什麼磨難,在今天看來,這些都不足掛齒。因為今天終於考中了,人生最快意的事情莫過於此。取得成功的過程有多辛苦,獲得成功之後就會有多喜悅。孟郊就是這樣,這首詩將登科後的喜悅和得意寫的淋漓盡致。

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緊接著次句的“今朝放蕩思無涯”,便將自己此時金榜題名後的得意和喜悅描寫了出來。多少年壓抑的悲苦,多少年積攢的怨氣,都在今天得到了釋放。這裡的“放蕩”指的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此時的孟郊心中無限暢快,只想要擁抱整個世界,讓自己盡情的在大自然中逍遙自在。

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傳頌千年的經典,誕生了“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春天發榜之後,孟郊得意的騎著駿馬,策馬揚鞭馳騁於街上,因為興奮,因為喜悅,長安街道的繁花只用一天時間就可以看盡。這裡的春風不僅是實寫,更是一種比喻,春風是一種恩賜,是皇恩,也是上天的眷顧。

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其實仔細想來這只是孟郊的一種誇張的描寫,為了表達非常喜悅的心情。長安街道人非常多,非常擁擠,怎麼能夠策馬揚鞭,怎麼能夠恣意馳騁。而且長安這麼大,繁花如此多,又怎麼可能看完。由此可見,這一句只是孟郊的誇張描寫。他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情,特別的誇大了事實。但是正是這種誇張才引發了人們的共鳴,讓人喜歡。

唐朝最悲苦的詩人,多次科舉終於考中,寫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詩

有些時候,我們一直堅持著,一直努力著,但是卻總是不能成功,也許真的不是你不優秀,不努力。只是缺少了機遇,缺少運氣,雖然堅持的過程很痛苦,甚至會想過放棄,但是不妨學學孟郊,咬咬牙再堅持一下。畢竟如果現在放棄了,可能以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但是如果能夠堅持下來,如果成功了,那麼前面的努力就沒有白費。只要再堅持一下,也許有一天,你也能像孟郊一樣得意的看盡長安花!對於孟郊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