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大家好,欢迎来到草夕寸品文史。“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和我们今天的莘莘学子一样,考试也是他们的人生大事。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可谓将中举后欣喜若狂描绘到极致了,这种发狂正是多年应考不过的苦闷淤积导致。在古代诗人中,也有这样一位,他就是被称为“诗囚”的孟郊,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与曾经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居易相比,孟郊真的算是一个苦命人了。

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孟郊是个有名的孝子,他写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的孟郊生活贫苦,再加上他非常孝顺,一直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但是命运没有垂青他,相比他不幸的早年生活,他的科举之路更是坎坷。多次科举都没有考中,每一次他都会写下诗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落第、再落第、再再落第……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本来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孟郊,却一直没有考中,度过了青年,熬过了中年,直到年近五十岁,孟郊才考中进士。所以说孟郊的科举之路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浪费在科举考试上了。考中之后的孟郊十分高兴,十分得意,多少年的辛苦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于是兴奋之余他写下了人生中最得意的一首诗: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首句孟郊便直白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曾经的困境和坎坷经历,在今天看来还算什么?过程终究是过去了,只有结果更重要。不管自己参加了多少次考试,不管自己遭受过什么磨难,在今天看来,这些都不足挂齿。因为今天终于考中了,人生最快意的事情莫过于此。取得成功的过程有多辛苦,获得成功之后就会有多喜悦。孟郊就是这样,这首诗将登科后的喜悦和得意写的淋漓尽致。

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紧接着次句的“今朝放荡思无涯”,便将自己此时金榜题名后的得意和喜悦描写了出来。多少年压抑的悲苦,多少年积攒的怨气,都在今天得到了释放。这里的“放荡”指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此时的孟郊心中无限畅快,只想要拥抱整个世界,让自己尽情的在大自然中逍遥自在。

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传颂千年的经典,诞生了“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春天发榜之后,孟郊得意的骑着骏马,策马扬鞭驰骋于街上,因为兴奋,因为喜悦,长安街道的繁花只用一天时间就可以看尽。这里的春风不仅是实写,更是一种比喻,春风是一种恩赐,是皇恩,也是上天的眷顾。

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其实仔细想来这只是孟郊的一种夸张的描写,为了表达非常喜悦的心情。长安街道人非常多,非常拥挤,怎么能够策马扬鞭,怎么能够恣意驰骋。而且长安这么大,繁花如此多,又怎么可能看完。由此可见,这一句只是孟郊的夸张描写。他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情,特别的夸大了事实。但是正是这种夸张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让人喜欢。

唐朝最悲苦的诗人,多次科举终于考中,写下了一首最得意的诗

有些时候,我们一直坚持着,一直努力着,但是却总是不能成功,也许真的不是你不优秀,不努力。只是缺少了机遇,缺少运气,虽然坚持的过程很痛苦,甚至会想过放弃,但是不妨学学孟郊,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毕竟如果现在放弃了,可能以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但是如果能够坚持下来,如果成功了,那么前面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只要再坚持一下,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像孟郊一样得意的看尽长安花!对于孟郊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关注,分享!小编每天都会更新不同的内容,您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