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00天閉關“體檢”,樂山大佛“體檢報告”正式出爐

臉花鼻黑、胸腹部開裂、頭部發髻病害……4月26日,歷經200天閉關“體檢”的樂山大佛正式出關。在當天舉行的樂山大佛勘測維護項目竣工儀式暨成果發佈會上,樂山大佛“體檢報告”——樂山大佛勘測維護項目階段性成果白皮書正式發佈,介紹了病害類型、表現及成因等階段性成果。

历经200天闭关“体检”,乐山大佛“体检报告”正式出炉

↑樂山大佛正式“出關”

200天閉關“體檢” 多種高科技助力

2018年10月8日,樂山大佛胸腹部開裂殘損區域前期研究及勘測設計項目正式啟動,而這也是新世紀以來對樂山大佛的最大規模保護工程。

據樂山大佛勘測維護項目承擔單位代表、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介紹,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樂山大佛先後經歷了全面體檢、美容保養及智能監測等環節,動用了多種高科技手段助力。

孫博介紹說,採用無人機航測、三維激光掃描等手段,對大佛及胸腹部開裂區域進行測繪;採用現場調繪、手持探地雷達檢測、材料劣化性檢測等手段,對胸腹部歷史修復材料開裂病害進行現場勘察及檢測;採用高密度電阻率法對胸腹部區域巖體內含水率分佈進行檢測;採用大地自然電場法對大佛本體兩點間電位進行檢測等。

此外,首次在石窟寺病害勘測中採用熒光碳點示蹤法對巖體內部滲水來源及路徑進行檢測;首次在石窟寺病害勘測中採用光纖監測系統,在文物本體佈設光纖監測系統,長期有效的採集位移、滲壓、溫溼度等監測數據。

“體檢報告”出爐 暴露4大病害原因

根據樂山大佛勘測維護項目階段性成果白皮書顯示,樂山大佛修繕歷史進行了全面梳理、研究和總結。歷史上有證可查的大佛本體保護次數達12次,即宋代2次,近代3次,新中國成立後7次。

历经200天闭关“体检”,乐山大佛“体检报告”正式出炉

↑大佛“體檢報告”發佈

從“體檢”情況來看,樂山大佛整體病害類型為風化病害、水害(滲水、降水、凝結水、地下水)、生物植物侵蝕、佛身小型片狀或塊狀岩石脫落、後期修繕材料空鼓、開裂、脫落等。大佛胸腹部病害表現為2001年修繕材料層空鼓、開裂、脫落,面積約30平方米。

據孫博介紹,樂山大佛胸腹部病害形成原因有以下四點:大佛胸腹部巖體帶狀滲水產生溶蝕作用、靜水壓力,導致粘接界面失效、修繕材料層逐漸剝離;修繕材料本身劣化;修繕材料層熱脹冷縮,形成微裂縫;植物在修復層裂隙處滋長,加速修繕層起鼓、開裂、失穩。據監測,空鼓區域共發育裂縫52條,其中橫向30條,縱向22條。

通過調查檢測,發現佛體及兩側崖壁範圍內共有維管植物32科53屬56種,其中維管植物木本植物16種,根系發達的構樹、黃葛樹及欒樹生長茂盛。

此外,本次勘測還獲取了傳統捶灰材料和替代材料如混合捶灰材料性能及配比;大佛賦存地層岩石微觀結構、小構造特徵、易溶鹽分佈特徵、岩石孔隙特徵、氧化物及元素分佈特徵,標識了滲水層並初步查清岩層滲水原因;樂山大佛臉部修繕層結構特徵和病害數據。同時,完成樂山大佛頭部發髻病害調查並開展了日常維護工作。

根據勘測及研究成果,項目施工方對30平方米的開裂殘損區域實施了排險加固工程。孫博介紹說,大佛臉花鼻黑、胸腹部開裂等病害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獲得樂山大佛有史以來最為詳實的病害勘測數據,為下一步科學制定樂山大佛保護計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佛穿上“智能外衣” 首次實施週期監測

大佛“體檢”結束,但監測保護工仍將繼續。據孫博介紹,他們將根據現場勘察及試驗研究成果,提出科學有效的本體保護措施,並對樂山大佛病害類型、特徵及成因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論證,尤其是大佛巖體滲水來源及通道進行論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將光纖光柵滲壓計和位移傳感器探頭首次安裝進大佛胸部,通過它技術人員能準確探測到大佛體內滲水最細微的變化。覆蓋在大佛四周的23塊光纖光柵傳感器如同給大佛穿了一件智能外衣,有了它就能對大佛實施全生命週期監測。

當天的發佈會上,樂山大佛景區還與上海大學簽訂遺產保護戰略合作協議;由10人組成的樂山大佛日常維護專業隊正式成立,將不定期開展日常維護工作;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的1216名樂山大佛守護人也將為保護大佛貢獻一己之力。

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表示,該景區將繼續開展樂山大佛科研和保護項目,包括樂山大佛保護設施(大像閣或遮蓋物)建設可行性研究、樂山大佛修復材料研發、樂山大佛水害勘察和治理工程、樂山大佛九曲棧道勘察和加固等工程。

紅星新聞記者 顧愛剛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