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和3500萬你選擇哪個?

校園在線達人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北大錄取通知書和3500萬?怎麼感覺降價了呢?之前不是有人問“北大通知書和一億人民幣該怎麼選擇”的嗎,難道進入北大的學習機會比通貨膨脹還快,隨著物價的增長而價格不升反跌?

而且,這個通知書到底是高考的本科入學通知書還是碩士研究生入學通知書呢?前者似乎含金量高一些。如果是前者,那可惜了,我沒這個機會,當年高考雖然也還可以,但比北大錄取線還是差一丟丟,本想去個不錯的985,結果父母不同意,最終進了本省一所211的王牌專業。拿不出這個通知書,那3500萬雖然誘惑人,我也沒機會啊。

倒是當年有高中同學高考進了北大。有意思的是,她當年是被物理學院錄取的,女生,家裡有點嫌棄這個專業不太好就業,還差點復讀。附近有所多年沒走出過北大清華學生的中學,聽說她打算復讀,立馬派了一隊人馬去了她家,一勸二誘,開出了免除一切費用,每月補貼一千元生活費,如果高考再次進了北大清華,獎勵二十萬人民幣的條件。算算這個價值並不大,也就是幾十萬人民幣的問題。後來該同學最終還是沒有復讀,進了北大讀書。如果她可以有機會在“北大錄取通知書和3500萬”之間選擇,估計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3500萬人民的那個幣吧。大不了多考一年,以她的水平,估計復讀一年還是能進北大,一年賺3500萬,這是比董明珠小姐的年薪還高得多的節奏?

所以,這事兒真沒法說。我這樣的人,高考又考不上北大,北大本科通知書固然不屬於我,3500萬也是沒機會的了,只能望洋興嘆了。

如果是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我倒是有機會,雖然是考了兩次,有點千辛萬苦的感覺,才拿到那個通知書,但似乎值不了3500萬,有人要換的話,立馬脫手。估計你們又要說“金本銀碩,考研上北大不那麼難,值不了3500萬”。看來還是沒機會。

說來說去,都是沒機會,這就很扎心了。

其實麼,題主的意思,是想引出的是,在北大求學的機會,到底有多大價值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沒法定量分析了。俞敏洪在北大求學,結果成了上市公司老總,身價幾十億,這個北大求學經歷對他來說,價值就很大了,如果他沒上北大,可能還真就沒他這號人物了,可能也沒那家上市公司了。

我家有一親戚,上世紀90年代初入讀北大計算機,雖然沒有像俞敏洪那樣發展,結果靠投資也身價數億了。

俞敏洪也罷,我那親戚也罷,似乎北大的求學經歷在他們身上不止值3500萬。但大多數北大學生出來,也就比一般人稍好一些,能發展得好的,其實也不多。擱在這些人身上,怎麼算?

所以關鍵在於自己。北大這樣的平臺,當然是很好的了,但也只是能獲得良好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且只是必要條件之一,遠遠到不了充要條件的程度,不要神話這種平臺,平臺再高,能一步步走遠的,始終只能是靠自己。萬水千山,只能自己用腳去一步步丈量,才能走到風景秀麗的遠方;或者,就只能站在高處,流連遠方而踟躕不前,依然會一事無成,這和有沒有讀過北大,關係已經不大了。


燕園博雅教育


3500萬。

我是2014年讀的大學,比北大次一些,在人大,現在還在人大讀研究生。

很明顯感覺教育未必真能帶來階層流動,我有很多優秀的師兄師姐,現在有一份看似體面高薪的工作,但仍然被生活壓彎了腰。

至於說氣質,學校精神?真的很抱歉,氣質精神思想向來都是很奢侈的東西。就比如我,普通家庭,在學校想的只是拿好成績,拿獎學金,有空的話出去乾點活,好補貼生活。另外就是認真做論文,看書,好出點成果,僅此而已。

說真的,上面那些事,在哪裡都能做。

話說回來,假如我2014年高考有幸運多考3分,能去北大,然後換3500萬現金。

為了表示誠意,復讀一年去一所非985非211學校。

普通學生普通家庭自然沒投資人脈也未必有多少投資眼光,有了錢想到的也就是買房。

嗯,那時候房價又開始漲一波,到現在這筆錢起碼翻了一倍(就在我老家買即可,還不用去北京買)。

另外在普通學校認真點學習,自己基礎本來就好(比如說我四級沒怎麼複習也考了590多分,六級刷了幾張卷子最後考了607),我大概率可以保送或者考研考個不錯的學校。

嗯,因為錢多嘛。研究生我可以大膽做一些研究,參加一些會議,刷簡歷。

到時候畢業有錢沒顏有才簡歷又好看,說話又那麼好聽,各類單位超喜歡我的😂


應總鵬


北京大學,其實和其他大學基本上都一樣,都是塑造忠於核心,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愛黨愛國的好公民。塑造思想是第一位的,在這一點上,和其他院校沒有什麼差別,這個是剛性要求,不能例外。

北大畢業後,也有賣豬肉的,也有教中學的,也有失業的,也有在普通公司了幹一般工作的。

上了北京大學,思想改造更加重要,這是全世界舉目的大學,是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的最最重要的陣地,是培養忠於黨忠於核心人才的大學。

區區3500萬算什麼?萬一當了大官兒呢?那不就是個零頭嗎?

我們上大學要端正思想態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人民服務,為黨做貢獻,為國家做貢獻。基於這樣的思想境界,要3500萬幹什麼?想都不想一下。想有啥用?哪個不開眼的會給3500萬?要給倒真好了。


北京抖抖


1、我會先拿到3500萬後,再去考一次北大,還是可以考上的啊!!!

2、其實北大出來的人也不一定能混的好,直接有3500萬,幹啥都強。。。

3、我們所有的人要上好大學,要做管理者,開公司,到企事業單位去,為了啥,還不是為了掙錢多,有社會地位嗎?直接給你3500萬,就可以過不錯了生活了,當然不要亂花。

4、再看看歐洲的人,人家那個思想境界啊。。。。。我們太功利,太浮躁了,焦慮的很。。。


露珠1476992


其實本不衝突的兩個籌碼,被這個問題在紙面上對立起來,既然是假設,我便略答一二。

粗略看了之前答案,做答者一沒管理過千萬現金,二沒體會過頂級學府,卻一個個都擺出指點江山的姿態,看來可笑。

其實答案很簡單,你可以查到每年公佈的數據,國內以北大清華復旦頂級學府新生人數(教育部數據),和每年頂端財富人群新增人數(銀行公佈數據),三千萬為界限的話,家庭數是很少的,更不要說是個人,其社會稀有程度要遠遠大於畢業證,更不必說是錄取證。

若你以學識和視野作為社會標杆,我要告訴你,頂級學府只代表應試教育下的思維模式契合,或者智商應激反應靈敏,並不能代表任何人生高度,當然,金錢亦不能代表。

但如果你以現實生活作為標杆,三千五百萬現金所能帶來的直接受益便是財務自由,意味著時間的自主獨立,每年的理財收入保守在兩百萬左右,你可以充分去延伸自己生命的寬度。而一張畢業證則意味著你在職場起步階段處於優勢地位,但也僅僅就是起步階段,任何有競爭力的企業和老闆絕不會以文憑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和高度,君不見優秀企業每年開除的人也都是北大清華之輩。

所以,我假設你是一位生活積極自律,且願意拓展人生的青年,那麼選擇現金的收益遠大於選擇學府,因為人生的高度,終究都是要在生活與實踐中學來,而不是象牙塔中的黑板和書本。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人生贏家,往往兩者兼顧,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是對立選擇的關係。希望你能看懂我的解答謝謝



少兒痴呆症早期


題主的題目很有吸引力,可惜只是一種假設的選擇題,為什麼沒有現實版的選擇呢?如果有,我家註定要先大家步入超小康社會了。

我得好好的規劃一下發家致富之路了,第一步,讓小孩子立即放棄北大錄取通知書,毫不猶豫地選擇3500萬,把3000萬存入銀行,把500交給我支配,我馬上換車,也換一套房,提升一下家庭生活質量嘛,人之常情!

第二步,把小孩送去開辦高考補習班的學校,要了解哪所能給考上清華北大獎金最多的高中,跟學校簽訂好協議書,然後讓小孩子安心在學校復讀。

第三步,復讀到了高考,考個700分左右還是輕輕鬆鬆,為復讀學校報個北大或者清華,然後又領了5、60萬的獎金,超小康社會來得更近了。

第四步,應該沒有人再出錢來玩這遊戲了吧,如果有,又繼續拿幾千萬,又復讀,又繼續拿獎金,最後是真的要上北大讀書了,只是比別人晚兩年畢業,其實在申請讀個博士,然後的然後,都是滿滿幸福感的生活。

可惜以上的規劃終歸永遠是規劃,只是一種假設,現實是不可能存在的,其實大家都明白題主的意思只不過是這樣的:你選擇長遠的發展還是選擇眼前的利益!而且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係應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而我們什麼都想一鍋端了,也只不過胡扯貧嘴一下而已,世上哪有這等好事呢?



在現實中,人還是需要有長遠目光的,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益,否則是走不了多遠的。一個人沒有本事,沒有人生目標,沒有創造力,哪怕放在他面前的真是3500萬,是金山銀山,用不了多久,也會坐吃山空的。

美好的生活都是靠人們奮鬥出來的,敲鑼打鼓迎接不來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北大我們還是要讀,南大我們也一定要讀!東大西大我們都必須讀,古人說得好呀:“書中自有黃金屋”,以後迎接我們的何止是虛擬的3500萬呢?


蒙旭登


如果是在中國,必然選3500萬,就算你是學渣,3500萬也可以讓你下半輩子吃穿不愁了,因為國內不是知識經濟,學習好,文憑含金量高不一定和你未來創造的價值成正比,而國外有精英教育和貴族教育,如果你能從小就上私立一路走下來,未來的前途基本就已經成型了,幾乎沒有不確定性這麼一說,比爾蓋茨從哈佛輟學編程,第一筆大單因為他媽在IBM,所以國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比國內的所謂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更穩固,而孩子成人之後創造的財富也是相當可觀的,就算不是財富榜上的也都是絕對的上流社會階層,而在中國光學習好還不夠,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user4776550734016


毫無疑問3500!北大畢業一輩子都不一定能賺3500萬!


設計貓


這種問題有意義嗎?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既得不到北大錄取通知書,也得不到3500萬。雖然提問者不太想聽,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樂雲


拿了錢上清華,復旦、人大等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