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扎:雲南劍川獨有非遺傳承項目,七十三歲趙懷珠老人作品鑑賞


雲南省劍川縣有一種民間傳承工藝“布扎”,過去是用布做成獅子、老虎 、繡球、八卦、魚、童子、香包、兔子等掛件,然後填入艾葉等香料,每逢端午節,掛在兒童胸前,用以驅邪鎮惡,以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現在已經發展成一項獨特的民間工藝品形式。

她叫趙懷珠,今年73歲,劍川縣白族人,從小看母親縫傳統布扎特別感興趣,12歲就跟著學習,長大後一直沒有間斷的學習和創作,她的作品不僅當地人們喜歡,也在外面有廣泛的影響,獲獎無數,被多家美術館、藝術館收藏,現在是省級布扎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是大理州民間藝術大師。

趙懷珠老人的作品構思巧妙、製作精細,題材廣泛,來源生活,有動物的細節觀察,也有人物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條龍做的非常唯美,把龍的神態、喜慶與動感完全表達出來了。

這是雞的一家子,意境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滿。體現了她立體的創作思維與生活中觀察與思索的結果,活靈活現。

趙懷珠老人有很多雞的作品,每一件都有所不同,高端大氣又似有柔情,在選取材料與表現形式、運用色彩上既有傳承的依據,也有個人喜好而敢於大膽取捨,與眾不同。

這是生肖猴,表達了母子情深,一種從容的愛與親情。

這件“烏鴉反哺”作品,將民間的傳說與故事表現出來,意喻做人要知養育之恩,不忘父母與社會幫助,知恩圖報。

這是生肖中鼠的形象,表達了鼠的機智與對食物的貪婪。

這是兔子,趙懷珠大膽的設計了兔子回頭,其實這在兔子的題材美術作品上並不多見,但現實生活中是有的。

這是豬的一家,表達一種美滿幸福,家庭和諧,財源廣盛。

這是看家狗,活潑動感十足,忠誠又機靈。

趙懷珠最獨特是人文作品,是她對民族文化與風俗的挖掘展示。這套白族服飾作品,是她根據自己的記憶整理出來的民族服裝細節,現在不多見了。

老人說過去白族人有多種服裝款式,即便是劍川縣不同鄉鎮也有很多的不同服飾表現,而現在越來越單一,她想通過布扎形式把過去的服裝再現並保留下來。

這是一套漁樵耕讀的“魚”,大樹下,老人悠閒的釣魚,鴨子游來游去,眼前就是一幅畫面。

而把“讀”放在了牛背上,這是老人大膽的想法,牛角上吊著書,在一次說明不要讀死書,讀書與現實要結合。

這是布扎花瓶,結合布藝與刺繡,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上面繡的是劍川文人趙藩的《攻心聯》。

這是兒童過節和生日穿的鞋,有十二屬相和各種吉祥圖案,也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

老人每年都要製作一批小童鞋,但求購的人太多了,家裡基本沒有太好的樣品留存。

老人說雖然布扎工藝有了很大的進步與表現形式,但傳統還是以實用為主,而充滿喜慶與寓意的童鞋是每個劍川孩子都有過記憶和童年。民間工藝,最大的特點是民間喜歡和不捨,她最大的快樂是看見孩子們穿著她做的鞋和戴著她做的布紮在端午節上快樂玩耍,所以端午前她都要做很多的漂亮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