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上海“蛙稻米”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我們的員工是青蛙。”

這樣的一句宣傳口號讓“蛙稻米”品牌成為了大米屆的網紅,而很難想象的是,“蛙稻米”竟然誕生於土地價格和人工價格都居高不下的上海。

“10000畝是重要的產業化標誌,蛙稻米未來就是代表著最好的大米。”從2008年的的18畝到如今超過10000畝的種植基地,“蛙稻米”品牌創始人梅雁航用十年的時間,堅持做綠色、生態、安全、讓家人吃上安全的稻米,而“蛙稻米”的成熟經驗也成為了在一、二線大城市發展農業的典型樣本。

從醫藥圈到農業

2009年之前,梅雁航還是上海醫藥圈的紅人,時任哈藥集團三精製藥有限公司上海銷售公司總經理的他早已經開始思考,除了藥物以外,如何讓家人、孩子生活的更健康。

十年磨一劍,上海“蛙稻米”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醫藥的專家都跟我說,人生病首先是吃得不好才來吃藥。所以不要搞藥了,還是先搞糧食吧!”說起當年創業梅雁航表示,2004年女兒降生,當時他就在想如何能讓家人吃的更健康。

出於這個原因,梅雁航一頭扎到了農業的道路上,這一干就是十多年。

蛙稻米,選取青浦優質薄稻品種,種植區位於黃浦江上游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範圍內。採用“蛙稻共生”種養方式,以蛙護稻育稻,有效控制稻田害蟲,同時確保糧食安全,減少環境汙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據瞭解,“蛙稻米”品牌發軔於上海青浦現代農業園區的“蛙稻生態種養”項目。該項目引進海南虎紋蛙,實現“以蛙護稻,以稻養蛙”的生態種植,從而減少黃浦江上游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地農業面源汙染問題。

當年為了攻關,上海市政府、青浦區政府聯合了市科委、市農委、上海交大、上海農科院等機構,小範圍試驗田種植成功通過了驗收。

梅雁航將該項目實現了成果轉化,從18畝起步,逐步擴展到1萬畝。此後“蛙稻米”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及科研單位合作完成了近20項科研項目,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企業標準,並且在稻米衍生產品的開發上也卓有成效。

從科研到產業

事實上,在“蛙稻米”的成功與其創始團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

十年磨一劍,上海“蛙稻米”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據瞭解,“蛙稻米”申報落實的20多個科研項目,涉及多個農業領域,解決了農業用水循環處理、土壤修復、優質水稻品種選育等農業發展中的重大難題。

201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在青浦建立了“蛙稻米”教授工作站,2016年2月,“蛙稻米生態種養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同時,“蛙稻米生態種養技術”編寫進上海交通大學《農業生態學原理》教科書,供學生學習研究。

與此同時,“蛙稻米”依靠《有機蛙稻生產技術規程》和《綠色蛙稻生產技術規程》的確定,實現了標準化種植,先後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有機產品認證、GAP認證、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另外,“蛙稻米”從2008年開始注意對專業植保人員的培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對種業進行研發。”梅雁航表示,“蛙稻米”已經與上海市農科院植物所合作,研發適合應用於營養代餐粉的稻種,預計歷時三年。

當然,“蛙稻米”在發展科研的基礎上,對核心技術做了產業化的轉化,這也充分發揮了企業在農業發展上的作用。

據瞭解,“蛙稻米”成功開發了蛙稻米粉、糙米粉、糙米茶、黃酒、糙米發酵乳等深加工產品,真正的做到了源於科技創新,深化產業鏈條。

值得指出的是,2018年6月底,“蛙稻米”方面與光明乳業研究院聯合研發的糙米粉風味發酵乳——艾米優引起了稻米行業和乳品行業的關注。

在近期舉辦由Foodaily每日食品網聯合全國城貿聯新消費創新品牌委員會發起的“I See”新消費創新產品獎評選頒獎典禮上,“蛙稻米”研發的艾米優從一批明星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FBIC2019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大會“I See”新消費創新產品獎“最佳產品概念”。

從上海到全國

在青浦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2017年成立了上海第一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混合制企業——上海自在青西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區域從農業園區發展到青西三鎮,種植面積也擴展到1萬多畝。梅雁航將10000畝種植基地看成是“蛙稻米”發展的重要標誌,如今已經達到產業化目標的“蛙稻米”已經開始今對下一步進行展望。

十年磨一劍,上海“蛙稻米”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據梅雁航介紹,當前“蛙稻米”要考慮的兩件事是如何將基地進行再擴大,以及進行成本控制。

“推向消費市場的產品米一定是公司立足的根本,未來如果能夠將成本做一定的控制,蛙稻米的模式就能夠在二級城市及其以下城市做推廣。”梅雁航如是說。

另一方面,“蛙稻米”希望可以將成熟的蛙稻種養技術向外輸出,讓綠色、安全、新鮮的蛙稻米能夠在全國各地得以種植,讓國內的老百姓能夠買得起綠色大米。

“讓家人吃上安全的稻米。”這是梅雁航從藥企轉行做農業的初衷。

因為農業的產業鏈漫長,盈利週期也很漫長,食品君始終對能夠在農業領域紮根的企業家都會由衷的敬佩,希望未來像梅雁航這樣有情懷的企業家越來越多,真正為國民健康飲食作出貢獻,為中國農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看好“蛙稻米”的未來。

交流創造價值

加入食品微信群,讓天下食品人沒有難做的生意,四海之內皆兄弟!行業微信群包括:CEO俱樂部、乳品、飲料、酒業、農業、保健品、特醫食品、餐飲、營銷、研發、設計等專業粉絲圈。

請添加食品君微信和手機號:13241295266,或者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長按識別)申請入群(請備註:姓名 單位 職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