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氾濫,拼多多、淘寶網被列入“惡性市場”黑名單

4月26日有媒體報道,拼多多因為假貨氾濫,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列入“惡名市場”黑名單。此外,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淘寶網也被列入此名單。被列入黑名單的公司大多數是因為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未能採取足夠的防範措施,造成侵權現象嚴重。

假貨氾濫,拼多多、淘寶網被列入“惡性市場”黑名單

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司所發表的報告中顯示,拼多多造成危害最大的常見做法是“假貨”,這些披著“正品”的外表其實是在利用商標法的漏洞,在外觀和品牌設計上模仿那些合法的商品品牌,並用低價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讓他們誤以為自己買到了“物美價廉”的商品。

與此同時,當消費者發現該產品的質量不同以往的“正品品牌”時,就會對這些正品品牌商提起投訴,這就給合法的品牌商造成了雙重傷害,一個是自己合法的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另一個還要為“假貨”背鍋。但是,也有部分喜歡貪便宜的消費者,儘管知道拼多多平臺上的假貨氾濫,也忍不住被它的低價商品所吸引。

假貨氾濫,拼多多、淘寶網被列入“惡性市場”黑名單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備受爭議,在電商格局基本被阿里和京東兩大巨頭佔領下,想要在夾縫中闖出一片天地是多麼“異想天開”的事。然而,在成立三年多的時間,拼多多快速發展成中國第三大社交電商平臺,並於2018年7月份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市值達到240億美元。

拼多多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並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得益於它在經營模式上的創新,它把網購和微信等社交媒體聯繫起來,利用拼團購買來獲取低價,這樣互動式的網購形式讓它的用戶量和銷售額得到爆發式的增長。除此之外,最能吸引人的恐怕就是“低價”,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對於那些不追求產品品質的三四線城市居民來說,拼多多的出現讓這部分群體的消費需求得以滿足。

假貨氾濫,拼多多、淘寶網被列入“惡性市場”黑名單

因為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小縣城,物質相對比較匱乏,商品品類上的選擇性較少,在價格上並不比一線城市低,而收入卻大打折扣,因此低價拼團的網購讓他們感到很實惠。隨著農村網民的迅速增長,這一塊市場的挖掘價值巨大。因此,拼多多在定位上避開接近飽和的一二線城市居民而選擇農村網民,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打開一條市場生路。

但是,為了能夠支撐如此迅速的發展,拼多多要付出“燒錢”的代價。根據拼多多公司所公佈的的財報中,我們可以發現,拼多多在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131.20億元,相比2017年的17.41億元,同比增長了6倍多;2018年的淨虧損為102.17元,相比2017年的5億元,翻了將近20倍;2018年的運營費用為108億元,相比2017年6億,同樣翻了16倍多。由此可見,拼多多為了能夠快速佔領市場,在廣告和運營上真是下了血本。

假貨氾濫,拼多多、淘寶網被列入“惡性市場”黑名單

除了鉅額虧損所帶來的資金壓力,拼多多也一直深受“假貨”的困擾。在去年的7月份,拼多多因為銷售一款假尿不溼在美國遭遇生產商的侵權訴訟。創維電視方面也反饋過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大量假冒創維品牌電視。還有童話大王鄭淵潔也表示拼多多平臺上所銷售自己的書籍是盜版的。

儘管拼多多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司今後會加大人力投入和技術支持嚴懲“假貨問題”。但是,根據目前的所看的現象,假貨問題似乎並沒有好轉。加上近日拼多多被美國列入“惡性市場”的黑名單,給公司的信譽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假貨氾濫,拼多多、淘寶網被列入“惡性市場”黑名單

與此同時,淘寶網也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司列入“惡性市場”的黑名單。儘管他們認可淘寶網在打假上所做的舉措,但是仍存在大量侵犯知識產權的商品。隨後阿里發言人表示公司不同意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其列入黑名單的決定,並對外表示淘寶網在處理假貨問題上是“同行最佳”。

誠然如此,面對假貨問題,阿里曾經成立打假聯盟,採取過一系列舉措。但是想要杜絕假貨現象仍然是道阻且長。而對於一直被人詬病“假貨氾濫”的拼多多,再不加大力度“打假”,未來的路恐怕越走越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