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洪先生今天相當不痛快!

看了一條新聞,慪了一肚子火。

自家祖產要掉價,慪完火,就剩哆嗦了。

昨天市教委確定今年入學派位辦法,多校劃片與單校劃片參拌解決的消息,今天傳開了。同時放出的消息還有,“北京市戶籍無房家庭還可以在長期租住地入學”。這意味著,他的祖產,中關村二小的學區房可能要掉價(至少他這麼認為)。

洪先生是個“政策逆行者”,一般人還真沒有這個“西虹市的憂愁”,關於這條政策,更多人的疑慮是,學區房還該不該囤了?

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什麼是多校劃片?簡單。

以前是1個好學校(普通學校也一樣)對應5個小區,點對點分配,不隨機沒懸念,這叫單校劃片。

現在是20個小區對應1個好學校+2個普通學校+1個差學校,電腦隨機配額,你只負責買房打彩,上學自有電腦安排。

表面上看,每個小區的學位含金量被稀釋,學區房與學位房再不嚴格對位匹配,學區房降溫勢在必行,但實際情況呢?

中國父母既然能咬著牙天價買個門票,就能有魄力高價買個彩票。何況中國人向來信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最終的結果就是,原本一個片區的天價,平分到了多個片區的高價。極值點也許能被部分削減,整體市場仍然高位運行。社會根本不認賬,更有人揣度,多校劃片就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賞。


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這只是其中一種議論。另一種說法,多校劃片被解讀為權利尋租。換句話的意思是,他們認為,教育部要向住建部、國土資源部討債,繳討“以權獲利”。


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教育部在以權謀利?

“尋租”,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指具有生產能力的資源在社會上從事非生產性尋利活動。權利尋租,即是“以權謀利”。

學區房的本質價值來自優質學校。天價學區房催生了高價土地,也就是說,教育部的肥水流到了國土局的田上。

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權利尋租的觀點持有者大概給多校劃片做了假想,高房價在新的大的片區更大範圍被分攤後,學區房概念相對弱化,地價自然回落。而多校劃片後,手拿名校“門票”的人,依然會面臨隨機出局的風險,而降解這種風險的辦法就是“買斷風險”。於是,條子生等重出江湖。

這是社會上兩種觀點。心驚肉跳。

那麼,關於這件事,政府的真實考慮是什麼?

zf還在頭痛醫頭,腳痛以腳?

這些年,政府為整治學區房的弊病出招無數,各地方試點也是八仙過海,但每次都因為後續的落實表現藥不對症,一直扣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帽子。

所以這一次,政府的目的不僅是一個簡單“隨緣”入學,平等擇校機會的舉動,而是意圖深層次地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資源不均衡的行動。這一次的多校劃片改革,除了一對多隨機配位,還有另外一個關鍵行動,施行校際“師徒制”。

多校劃片,將優資學校與非優資學校捆綁、聯盟,目的是將優質學校的成功經驗快速推廣,這種師徒“責任制”幫扶的政策,無疑要比自然狀態下的教育資源質量提升速度快,但是教育資源不是方便麵,開水一泡,就熟了。成熟的優質教育資源往往依賴的是一批個人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而人力資源可複製難度僅次於不可再生資源。

北京的學區房到底還能不能買了?多校劃片是在給去庫存做嫁衣?


所以即使學區房取消的聲浪甚囂塵上,只要劃片依然存在,小區和小區之間的差異性依然存在,哪怕只有1%的優勢,也值得有些人孤注一擲。該不該買,您自己掂量。

至於有些輿論認為,“可在長期租住地申請入學”的條款就是另外一種思路,這條政策意味著上學不一定要買房啊?道理沒錯,但是這條政策的最後落腳點是“具體辦法由各區人民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也就是具體要求的申請資料、申請人條件、就業情況核定等一系列決定政策推行的細節,還處於白紙狀態。一個政策的孵化到成熟的時間週期長度,大家也都清楚。

現在該不該買,您自己掂量。

你只想過上不了好學校對窮人不公平?

有沒有想過,收相同學費,對好學校、好老師不公平?

天下大公是一種理想狀態,教育的絕對公平也很難實現。所以站在這樣一個時代節點上,或許我們可以允許一些其他思路的解決方法。

其實,但凡有質量不均,就可以用價格作出區分,罪惡的不是金錢,公平也不是來自價格同等(對優質學校的一視同仁,才是對人家自身作為和努力的忽視,才是對優質資源的不公平)。真正的不公是價格收繳後的再分配問題。

針對學區問題有人也提出一個創想,名校名額競標開放,標費補貼普通資質學校發展設備,吸引人才。

我們且不說這種做法的後續操作問題,單就盤活這個困局來講是不是更有生命力?教育收入反哺教育本身,總比教育賺來的錢流進“高價過道房”,對教育行業更公平。如果中國人都願意承認教育是商品,學區房問題迎刃而解。讓錢去考較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反哺教育,既符合市場規律,又符合人性動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此時,買不買學區房,您應該心裡有底了。那目前北京市場學區房什麼情況?什麼價位?哪裡性價比高?如果您需要,底下評論cue我,我這兒也有幾點小小建議,需要的話,咱們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