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正積極準備 漳州項目開工

4月26日,中國核電總經理張濤在2018年公司業績說明會上透露,2020年至2021年間,中國核電將有田灣的五六號機組以及全球首個“華龍一號”三代核電示範機組——福清核電五六號機組投入運行,將給核電發電帶來增量。

而對於市場關注的核電重啟進展,張濤表示,3月18日,生態環境部公示了《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目前,公司正在加緊準備福建漳州項目的FCD(澆築第一罐混凝土)工作。

未來兩年有多臺機組投運

4月25日晚間,中國核電發佈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93.05億元,同比增長16.19%;歸母淨利潤47.37億元,同比增長4.49%;公司每股收益為0.30元。公司擬每10股派現1.2元(含稅)。

公司同日發佈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107.39億元,同比增長30.09%;歸母淨利潤13.87億元,同比增長13.86%。營收增長的原因是新增核電機組投運上網電量增加。

張濤介紹,截至2018年底,中國核電共有控股子公司26家,直接參股公司5家,合營公司1家。控股在役核電機組21臺,裝機容量1909.2萬千瓦;核准在建的核電機組4臺,裝機容量455.8萬千瓦,總資產達3234.8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464.29億元。

2018年中國核電新增4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截至2018年底,公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21臺,均為控股機組;截至2018年底,根據世界範圍內核電公司控股裝機規模,公司成為世界第四大核電公司。

針對有投資者提問“有關前幾年核電審批停滯,是否會導致公司2021年至2023年沒有新的核電機組投產,未來公司增長動力在哪裡?”張濤表示,前幾年沒有新的核電項目獲批,並不意味著沒有核電項目在推進。核電建設週期一般有五至六年的時間,今年公司沒有新的機組投產,2020年至2021年間,公司將有田灣的五六號機組、全球首個“華龍一號”三代核電示範項目——福清核電五六號機組等新機組投運,將給核電發電帶來增量。

正積極準備核電新項目

近期核電項目重啟備受市場關注。3月18日,生態環境部公示當天受理的《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兩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顯示,漳州核電1號機組和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計劃於2019年6月開工。其中福建漳州項目屬於中核集團,將採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

4月1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在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介紹,今年會有核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對此,張濤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根據國家安排,加緊準備福建漳州項目的FCD工作。

而為了保證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公司將在核能新技術、新能源、核電運維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作為上市公司,公司也將在資本市場運作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張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