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痴迷手遊被女兒在日記裡吐槽:手機像個詛咒

“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上打遊戲……手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

爸爸痴迷手遊被女兒在日記裡吐槽:手機像個詛咒

前段時間,成都的一篇日記,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點贊。

女兒寫日記

“手機把爸爸變了個樣子”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個喜歡打遊戲的高手。

每當夜幕降臨,爸爸就把明亮的燈光打開,坐在床上,悄悄地打起遊戲來。有的時候,爸爸把我接回家做作業,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上打遊戲。手機就像一個泡泡糖,粘在爸爸的身上,弄都弄不下來了。

爸爸我想對您說:“您什麼時候才能jiè掉手機yǐng(應為“yǐn”)呢?”手機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有一次,爸爸燒了一道香pēn pēn的飯菜,我一聞到這個味道,就迫不及待的(應為“地”)想快點兒吃。可是,爸爸是邊看手機,邊炒菜,(手機)差一點就掉進鍋裡了。這都是手機rě的禍。

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當我把日記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並沒有罵我,而是拿起手機,叫我把遊戲刪除了。並且答應我,以後再也不打遊戲了。

欣欣年滿8歲,就讀於威遠縣城某小學二年級,成績挺不錯。她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說,前不久,她佈置作業讓學生們在週末時以“我的爸爸”為題寫一篇日記。

日記完成後,欣欣如老師平時的要求一樣,留下了一個成語和一句名言。讓爸爸李俊沒想到的是,女兒留下的成語居然是“玩物喪志”。欣欣說,“我覺得挺適合形容爸爸耍手機”。

父親看日記

內心震撼又愧疚 讓女兒刪了遊戲

按平時習慣,欣欣都會將家庭作業交給父母檢查。但當天寫好日記後,欣欣並沒有將日記交給父母。直到第二天早上,媽媽倪紅起床後,欣欣才將日記交給媽媽。“沒想到她會這樣寫她爸爸。”倪紅回憶說,看完日記後,丈夫正好起床,她便將日記拿給丈夫。“我拿給他,讓他好好看看女兒是怎麼寫的他。”

“看到這篇日記,我內心真的很震撼,也很愧疚。”此時,李俊才意識到,自己在過去3個月中痴迷手機遊戲,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也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看完日記,他把女兒叫到身邊,拿出手機交給女兒,讓女兒把手機上的遊戲刪了。“我也給她說,我今後再也不打遊戲了。”

隨後,欣欣在日記最後補充了兩句話:“當我把日記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並沒有罵我,而是拿起手機,叫我把遊戲刪除了。並且答應我,以後再也不打遊戲了。”“這兩句話是刪了遊戲後,女兒在原來的日記上加上去的。”李俊說,他還讓女兒在日記下面的“成語”中加上了“回頭是岸”,“希望她明白我改正的態度。”

專家呼籲

調查顯示七成父母陪孩子時玩手機,專家表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們 請放下手機

“走在大街上,隨處都可見看著手機走路的人,更別說在家裡。所以欣欣的父親並非個案,這樣的情況還很多。”欣欣的班主任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她希望父母在家中應多陪陪孩子。

“尤其是80後、90後開始為人父母,這一代人對手機已形成依賴症。”成都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心理系主任李紅認為,小孩尤其是在幼兒園、小學階段,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相當重要。因為,孩子最怕不被關注,他們內心渴切需要父母的關注和鼓勵。如果父母只顧玩手機,而疏於陪伴,孩子也會只顧自己,性格可能變得孤僻、自私、冷漠,且不願與人交流。“有句話叫‘關係大於教育’,父母在陪伴中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而只有關係建立了,孩子才樂意和父母分享內心的想法,這才利於下一步的引導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