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迎春文藝晚會、迎春廣場文化周、第六屆消夏文化周、文化惠民扶貧村文藝演出、“百花齊放”舞臺藝術精品展演、成都市“走基層”文化惠民暨簡陽市歡樂鄉村行、“成都市文化四季風·歡歌慶秋”簡陽市群眾歌詠比賽......

近兩年來,市文化藝術中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了一系列豐富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將文化與歡樂送進人們的心窩窩。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豐富活動 ,將文化送進群眾心窩窩

2018年10月17日至19日,市文化藝術中心川劇坐唱演出小分隊為鎮金鎮平頂村靈林仙鄉嚴家祠村村民帶去了川滋川味十足的戲曲大餐。期間,《王婆罵雞》《變臉吐火》等經典劇目。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臺上,演員咿咿呀呀唱不停,臺下群眾哼哼哈哈樂不斷。部分老戲迷時不時跟著樂曲哼唱。更有老戲骨上臺體驗了一把戲曲家的感覺,現場熱鬧非凡,看著舞臺上演員的精彩表演,靈林仙鄉嚴家祠村的王大爺忍不住稱讚道:“這個戲聽起巴適。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演得很不錯。”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除了送戲下鄉外,市文化藝術中心還承接了2018新春文藝晚會,四川省勵志音樂劇、“光明行“、“第一書記”、“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文藝演出“等40週年文藝演出等幾十場公益性文藝演出活動。極大地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積極參與2018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籌備工作,每月定期送戲曲進社區,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精彩的戲曲演出。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打造精品,講好三新簡陽故事

4月19日,一場以扶貧為主線的節目演出在平泉鎮荷橋村上演,由市文化藝術中心帶來的小品《脫貧後的幸福生活》獲得群眾點贊。該節目通過深情講述我市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卓越成績,展現廣大群眾努力向著小康目標闊步前行的自信和豪情,極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努力建設三新簡陽的信心。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事實上,除《脫貧後的幸福生活》外,近年來圍繞脫貧攻堅題材,市文化藝術中心還編排創作了《劉媒婆扶貧》《扶貧軼事》等精良作品,展現了我市在扶貧攻堅道路上的生動案例和顯著成就,集中展現我市新型農村、新型農民的精神文化風貌,獲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讚,其中《劉媒婆扶貧》入圍四川省文化廳關於四川省第十六屆戲劇小品(小戲)比賽決賽;《扶貧軼事》獲2018年成都百姓故事會PK賽一等獎,該作品是由市文化藝術中心三名專業演員主演的方言小品,後來在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總工會,成都市婦女聯合會等七部門主辦的2018年成都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中參加演出,從2018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走遍了成都22個區市縣,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同時映證市文化藝術中心匠心的還有中心內的一面榮譽牆,上面掛滿了各類獎狀和榮譽證書,仔細辨認,全國,省,成都,市級獎項數不勝數,但獲獎的單位名稱卻並不是同一個,上面有簡陽市川劇團,簡陽市藝術團,簡陽市文化藝術中心三類。名字雖不相同,但他們卻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市文化藝術中心的前身是簡陽市川劇團劇團,成立於1951年。比川劇,話劇,歌舞,小品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主,為群眾帶去了精彩的文化大餐。1995年,川劇團與簡陽市劇場合並,更名為簡陽市藝術團,以綜合型的文藝節目形式宣傳簡陽,展現簡陽文化風采。2012年,簡陽市藝術團整體轉劃為簡陽市文化藝術中心,並正式更名。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這些主題鮮明,充滿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和榮譽獎項,展現了該中心高標準的文藝創作水平,彰顯了三新簡陽的魅力與風采。

文化傳承,培育發展藝術新苗

“手抬高,注意眼神,很好,保持住。”在射洪壩一小和簡城鎮三小的練習室,這樣的聲音經常出現。而對孩子們進行授課的正是來自市文化藝術中心的專業川劇老師,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8年是文化藝術中心在春夏兩季開學期間,精心策劃,組織安排了四名優秀的川劇和曲藝演員分別進駐到射洪壩一小和簡城鎮三小。對學生進行藝術教學活動,全年共開展授課、表演300餘場次。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五個行當各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式。因此在表現手法和表現技法方面比較複雜。針對這一特點,我們選擇了孩子們簡單易懂的內容,分派不同的老師到學校對他們進行教學。”市文化藝術中心主任晉偉告訴記者,經過2018年的實踐教學,目前不少學生都對川劇有了瞭解和興趣,也掌握了一定的表演能力。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以前下鄉演出熱鬧得很,經常一演就是半個月,走街串巷,只要臺子一搭,器樂聲一響,演員一亮相,人們就圍得水洩不通,好耍得很。但隨著老一輩演員們的退休。再加上沒有新人的注入,現在從事表演的人越來越少了,要做好藝術的傳承,就要不斷培養新人,引進人才,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談及對川劇的感受,是文化藝術中心辦公室主任、器樂演奏者周龍康自豪又擔憂。

送戲下鄉!聽川劇!在家門口就能看演出!簡陽文化大餐真有味~

對於周龍康擔任的問題,晉偉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下一步,市文化藝術中心將努力充實專業演員隊伍,通過“傳、幫、帶”引進和培養一批戲劇、編、導、演人才,做好川劇藝術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我市的各項文化活動提供高質量的節目和專業人才保障。“我們開展戲曲進校園的目的,就在於為孩子們提供接觸川劇的機會,讓他們從小了解川劇,愛上藝術。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藝術新苗是文藝百花園絢麗多彩的根基,只有激發孩子們對川劇這一本土文化的熱情和興趣,才能讓文藝創新創作生生不息。”晉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