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一、紅棗產業市場現狀

紅棗是我國第一大幹果品種。紅棗營養豐富,是重要滋補食品和藥用食品,又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用途廣泛。傳統中醫認為紅棗具有健脾、養胃、補血、護肝、益氣、安神等功效,自古以來就是養生佳品。老百姓也養成了吃紅棗的習慣。民間也盛傳“一日吃仨棗,六十不顯老”、“五穀加紅棗,勝似靈芝草”等紅棗與健康的諺語。

紅棗行業受農業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監管。另外,各省、市、縣三級都相應設置農業、衛生、工商、質檢和食品藥品監管廳、局,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網絡。

紅棗行業法律法規

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紅棗是我國傳統滋補佳品,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紅棗消費需求旺盛,藉著互聯網的“東風”,棗類製品銷量迅猛增長,已成為農產品銷量單品排行的榜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我國紅棗行業產量約424.78萬噸,到2016年紅棗產量達到了824.05萬噸,2017年預計為852.2萬噸。

2009-2017年中國紅棗行業產量情況

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從供給上,我國棗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9%;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五大傳統產棗大省佔據全國約85%的棗樹種植面積和產量。新疆正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異軍突起,現在新疆已經成為我國最優最大的紅棗栽培中心。東北和南方的鮮棗產業也正在快速崛起,紅棗加工企業在原材料供應地和消費地之間進行權衡設廠,目前在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均形成一些區域性紅棗深加工龍頭企業。從需求上,幹棗產品的主要需求來自長江以南地區,如江浙地區、廣東等,其次是東北地區,而深加工產品的需求則來自全國各地。

2007-2016年我國主要省市紅棗產量統計:萬噸

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2017年中國紅棗行業產量格局

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二、紅棗產業市場格局

目前,中國棗產品生產企業多達數千家,在重點棗產區,幾乎每個縣都有數家規模較大的棗產品生產企業,而手工作坊類型的小企業更是數不勝數,整個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上佔據主要份額的企業有好想你、山東鼎力、滄州恩際、山西天驕、山東裕華等。

紅棗深加工行業主要企業性質格局

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近年來,棗產品生產集中度、集約化、規模化逐步提高。一些區域性、全國性的能發揮引導性、壟斷性的龍頭企業開始形成,尤其是在棗產品深加工領域,在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均形成一些區域性龍頭企業。隨著龍頭企業市場推廣力度的加大,部分企業的品牌美譽度和消費者忠誠度逐漸形成。

2017年部分企業紅棗業務收入

2019年中國紅棗行業現狀:5大企業形成壟斷

三、提高紅棗產業競爭力的建議

1、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應制定知識產權戰略決策與發展規劃,設置知識產權管理的組織機構、劃定職權範圍、制定知識產權轉讓( 轉讓、許可等) 及其合同管理制度、制定專利申請獎勵制度、定期進行企業專利信息的採集和分析等,以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能力和戰略運用能力,進而有力地促進企業的總體發展。

2、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重視發明專利

從企業的長久發展來看,沒有核心技術,企業就如同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將逐漸喪失其競爭力。要想獲得企業的長久發展,必須重視自主研發或者通過引進專利技術、聯合研發等途徑獲得自身實力的提高。我國紅棗產業類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應奮起直追,加強技術研發並加大發明專利的申請力度,為企業向國內外市場拓展提供必要保障。

3、科學規劃紅棗產業佈局,運用營銷組合策略;實施龍頭戰略,提升紅棗產業化經營水平

國內紅棗發展首先要本著區域化佈局、產業化開發的原則,制定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根據本地區的土壤、氣候條件及品種特性、適應性和區域優勢,明確發展方向,確定本地區的主栽品種及栽培規模。其次,要在制定產品策略,加大品牌建設,制定合理的價格策及在強化渠道控制上下功夫,加強特色品牌促銷,培養消費者的品牌信賴感和偏愛感,促進紅棗產業的健康發展。最後,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扶持和培育紅棗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創立產品更新、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的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當地發展,大企業輻射小企業的良好發展態勢。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龍頭企業,以農產品展銷會、外銷平臺建設為契機,引進外地有經濟實力、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加工企業,使之成為帶動基地、連接農戶、面向市場和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龍頭企業。

農村創業新機遇,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