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缺錢和缺愛,哪個更痛苦?

逸7899


缺錢

可能我這人比較世俗,所以錢和愛二選一,我更看重錢。

如果今天我是一個富豪,你問我錢和愛哪個更重要,我可能會選擇愛。

可沒辦法,我和生活中大多數人一樣,就只是個普普通通為生活打拼的人。

錢和愛,就好比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當一個人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以後,都會去向往精神生活,會追求更高的精神領域。

可當一個人連物質生活都沒得到滿足,還在為生活所拼搏的時候,你問他錢和愛哪個重要?

我想也只有那些十七八歲還不懂得生活艱辛的人,會選擇愛。

畢竟古往今來,那些什麼為了愛情離家出走,為了愛情至死不渝,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故事,多出自一些小年輕的身上。

一個人如果到了30歲,還能做出這樣的事,那隻能說明他太單純,單純的有點c。

呵呵……

所以缺錢和缺愛,我情願缺愛,也不要缺錢。

畢竟我還有一堆家人要去養,我還在為了生活努力拼搏著。

等我哪一天真的可以衣食無憂,不再擔心如果不上班下個月的房貸怎麼還,父母生病了沒有錢怎麼辦,自己老了應該怎麼生活的時候。

再來問我這個問題,我也許可能會告訴你,缺愛比較重要。

畢竟,茫茫眾生裡,我就是那麼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

我想要愛,但我更缺錢……



故事裡130365860


說來實在不好意思,本人都經歷過,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父親是普通工人,母親是家屬,家裡沒有礦,沒有富貴親戚,更不是拆二代。作為80年代最時髦的,農轉非,沒有享受到政策的紅利,也沒有了土地。在我的記憶中一直都是改革,教育改革不包分配,高校擴招人滿為患,住房改革,商品房固然是好,前提的手裡有錢。

伙食

基於時代背景和家庭因素,至少在我畢業工作的10年後,一直都處於缺錢狀態。這個產生的直接問題是,每當你用錢的時候都要做出預算。比如讀高中、大學的時候,就需要算一個學期要多少學費,多少生活費,每個月的伙食開銷,你的知道你每頓是要吃多少錢,怎麼控制你吃飯的時候打幾個菜,葷素怎麼搭配,魚和牛肉是不敢奢望的。

讀書

基於缺錢的因素,考大學的時候不敢報外省的大學,畢竟路途遙遠,花費也高。只敢報本地的大學,能省下不少錢。作為學計算機專業的我,在此之前重來沒有接觸過電腦,更不要說是系統的接觸。直到大二才用湊錢買了個臺式機,配置了500多的256M的內存,那時候已經是很奢侈的了,現在來看筆記本隨便都是8G的內存。

印象最深的是大二體育課,球類自選,籃球、網球,看著新建的網球場,漂亮無比,再看看要買400的拍子,每次課程還要交20元,果斷選了籃球,畢竟買套籃球裝也就80左右,不買也是可以上課的。

平時沒事的時候,都在校園待著,基本不敢出去浪,下館子是很少見的。當時學校有駕校班,2000塊包過,還有2個學分,到大四的時候是有很多時間的,同學約著去一起學駕照,一想到2000塊,就立馬拒絕了,還為自己尋找了一堆理由,學出來又不實用,幾年內也不可能買車等等,說的自己也相信了。

工作

畢業後工作也只敢在省內待著,作為計算機專業比較有前途的做法,是應該去北上廣,最差也應該去成都,畢竟那邊機會多,做的都是前沿的產品。當時也有過那樣的想法,但一想到來回的路費,還有讀書時候的貸款。整個人都就不敢動,彷彿你被什麼東西深深的拴住了,從身體到心靈。

看著比較有前景的工作或行業,一看到存在風險,就馬上被自己本能PASS了,根本不敢有奢望,後面能放開恢復到一個正常狀態,都是在畢業後3年,把學校的貸款還完了,自己手裡也有了1萬來塊的餘錢。

由於缺錢的原因,導致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比較自卑,外人看來比較摳,其實如果有錢誰又會這樣呢。好在自身三觀較正,沒有形成攀比的心理,現在想想如果是自己形成了攀比心理,是不是會墮落,就不得而知了。後來也想開了,我就這個能力,超過自身經濟能力,做不到的我就不去做,何必要去較真。

愛情

本人雖不帥,高中、大學的時候還是有女生暗戀自己,其實我也不是對他們沒有好感,但一想到如果交朋友,就需要經常出去逛街,購物,那是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而且也比較浪費時間。一想到自己用父母的辛苦錢去浪費,沒有好好學習,就會產生深深的自責。只能立馬放棄,就裝作不知道,那麼明顯的暗示,怎麼又可能不知道呢。

到畢業工作都沒有談過戀愛,工作多年後,時常會想,大學裡的愛情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沒有利益的干擾,沒有夾雜任何因素,就是單純喜歡和不喜歡的關係,那麼純淨的愛情,我此生是不可能再有了,有的只是遺憾。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幻想,自己拉著女朋友的手,並排躺在草坪上,和煦的陽光照在我們臉上,腦袋旁邊散落著課本,我想要轉頭去看她臉,卻怎麼也看不清。


結語

缺錢和缺愛情,都會讓人產生自卑的心理,這些東西都會在無形的傷害我們,其實很多時候如果能有心理醫生的開導,就不需要自己在那慢慢黑夜裡孤獨的前行了那麼久。在我看來兩者都痛苦,相比之下,覺得缺錢更痛苦,畢竟尋找愛情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至少在塵埃落定之前,不能因為錢放不開,我不知道網友是否有和我一樣的經歷。


我很羨慕那些無所畏懼,能為愛情毫無保留去拼搏的人,總讓我想起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中鄭微唱《紅日》的樣子,那才是青春本該有的樣子。


曉晨知秋


缺錢和缺愛哪個更痛苦?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愛是萬萬不行的。我允許自己缺錢,但不允許自己缺愛,沒有愛的支撐,我在這個世界上寸步難行。

在沒有錢的日子裡,一對相愛的夫妻也可以把日子過成花兒;記得小時候,家特別窮,父母卻從不因為貧困吵架,而是相互鼓勵,相互關心。有一個鏡頭特別深刻,有一天,父親不知從哪來一條小的可憐的魚,媽媽把魚做熟了,擺在碗裡,我們三個誰也不吃,我讓媽媽吃,媽媽讓爸爸吃,爸爸讓我吃。爭執不下後,我們都急了,都拿起筷子夾起肉,我往爸的嘴裡放,爸往媽的嘴裡放,媽往我的嘴裡放……場面滑稽搞笑,現在想起來都忍俊不禁。因為相互惦記對方,因為有愛,再窮的日子也有歡樂。

年前,我們縣有個女強人跳樓自殺了,人們不理解,她腰纏萬貫怎麼能自殺?她不缺錢,可是為人太強勢,對在機關工作的老實的公務員丈夫尖酸刻薄,人前人後一點面子也不給。鬱悶的丈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見了紅顏知己,很快出軌了。她以離婚相要挾,以百萬家財相要挾,令她想不到的是丈夫毫不猶豫同意了。上初中的女兒也一定要跟著父親,女兒說,和爸在一起更快樂。

有那麼多錢,卻換不來愛……

缺錢有時可以,但缺愛不行,沒有愛,我們的生命都無法延續。

在現實生活中,我希望人們,即不缺錢,也別缺愛。好好愛自己,好好愛別人。



煥晨的情感低語


缺心眼最痛苦,因為現在社會,缺心眼就意味著會缺錢,還缺愛。

缺錢會很苦,缺愛會很痛,兩個都不能缺少。

我記得當初第一段婚姻,是親戚介紹的,沒怎麼相處,很快就結婚了。那時候真的很傻,覺得以前的人都是這樣組成家庭的。所以,沒去思考過,我和他之間有沒有愛情。

結婚以後,我很快有了孩子。他家很窮,比我家窮,但因為我沒什麼慾望,吃穿都挺無所謂的,所以也沒去錢方面計較。

孩子出生後,我開始有了經濟壓力,因為看到別家孩子有,也會想給自己的孩子買。這時候發現缺錢很苦。

我孩子6個月就出去打工了,工資很低。我捨不得買一件衣服,水果也很少吃,在食堂吃飯,我們兩個人合在一起打菜。用9.9的洗髮水,沒有任何保養品。工資一發,就寄回家給孩子買奶粉。

那時候可能一心為了孩子,所以除了覺得省吃儉用挺苦,也還好,日子不難過。

到後來孩子大了,經濟上也沒那麼困難了,反而兩個人出問題了。

我發現,我們之間沒有一點愛情的感覺,我們相敬如賓,客客氣氣。

出去辦事都是各自辦自己的,有什麼煩惱也很少跟對方分擔。

我們一點都不親密。在一起確實時間會很漫長,真的有一點度日如年的感覺。

這時候,我才發現沒有愛,很可怕。

缺錢,缺愛,都經歷了,而根本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缺心眼導致的。





藜嫄與藍色的海


我認為缺錢欠愛,都有各自的痛苦。如果缺錢填不飽肚子,享受不了生活是一種生理上的痛苦。如果缺愛就是得不到生理上的滿足,也是一種煎熬。從我幾十年的生活中感覺到。我覺得缺錢比缺愛更來得直接,更重要,更難過。在我很小的時候,那過時候家裡缺錢連飯都吃不上,肚皮餓來貼著背脊骨,那時候就算捱打也想吃飽肚子。唉,自己讀書的時候交不上學費,受別人的白眼,寧願讓別人打罵自己也願意有錢交學費,不受別人的白眼和歧視和嫌棄。長大了我也喜歡錢,因為有錢才能娶到婆娘找到愛,因為缺錢買不上房子,車子就娶不到婆娘,這家也不能傳宗接代,這一代就滅絕啦。我如果有錢就可以找到愛,那些專家教授不是七老80的,也找個十幾二十歲的愛嗎?

我寧願缺愛,也不願意缺錢。有錢可以不坐汽車,坐高鐵,不騎自行車,坐飛機。可以有錢不坐鐵路看那些乘務員的冷麵啊,而且乘飛機看空姐的笑臉。我有錢可以不去路邊店兒去高檔餐廳享受服務員兒的笑臉,恭維享受。我有錢,可以不去抵擋比社聞那些臭烘烘的氣味兒,去享受五星級大旅社。有錢不去國內人看人的風景兒,去外國看那些美麗的風景。我有錢可以延續生命,可以去大醫院單獨房間享受醫療,沒有錢在那醫院的過道里守過道。

愛就是一句空話,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愛才是真實的愛啊。問問大家?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姊妹,你的子女究竟跟了你多少愛?如果你是一個無能力掙錢的人,我想你會被這些人討厭死了。如果你是在有大錢的人,他們一切都會聽你的,一切都會愛你,包括女人。我認為鐵錢比缺愛才是真的更難過。



劉金子


就我自己而言,缺錢比缺愛更痛苦。畢竟錢是物質基礎,愛是精神層面,精神的需求要建立在物資基礎之上。

由於從小生活在農村,小時候家裡沒錢,連吃塊麵包都是奢侈,記得小時候爸爸去趕集,給帶回來的好吃的就是麵包,當然吃塊麵包當時感覺非常奢侈,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拿著高級點心在街上吃,那時候感覺無比的羨慕,羨慕別人家的父母有能力,能賺錢,能滿足孩子得需求及慾望。

雖然我的父母從小也很愛我,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的好,穿的漂亮,用的高級,打心底裡感覺長大後要使勁賺錢。

記得上高中時候,由於學校住校,要求一月回家一次,當時家裡給的生活費是一月200元,當時物價沒現在這麼高。每月的前兩週吃的最多的就是從家裡帶的鹹菜,然後去食堂買個饅頭或者煎餅,奢侈的時候再買瓶辣椒醬,當時也感覺很好吃。但看到別的條件好的同學,每週父母給送2次飯,每次不是燉雞就是排骨,看著同學的伙食那麼好,就覺得人家活的高層級別的,而自己是活的很低級。

雖然父母也傾其所有將最好的留給我,但反過來想想,既使父母很愛我,但沒有最起碼的物質基礎,再多的愛也還是羨慕那些有錢的能享受到物質的同學、朋友。

當然,缺錢跟缺愛,這要看每個人在內心的權衡,有些人父母給提了充足的錢,能享受到所有的用錢換來的物質,但由於父母沒時間陪伴,得不到充足的愛,也許這種情況下會感覺愛比錢更重要,所以人就沒有滿足的那天,都想二者兼得。




小豬生活記


就我自己來說,缺錢肯定比缺愛更痛苦,這是生活的必須品,一個是生活的奢侈品。必需品與奢侈品,你看,少了哪個會更痛苦?

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因為家裡在蓋房子,經濟更是緊上加緊,三月不知肉味根本算不得什麼。家常的飯菜早上玉米糊糊紅苕疙瘩就泡菜,中午紅苕疙瘩稀飯就泡菜——家裡廚房最陰暗處常年蹲著幾個大泡菜罈子,晚上面條。大人不吃肉還能忍得住,但是我媽還是擔心我和我弟弟。因為還債,年豬是不敢殺的,因此家裡並沒有臘肉,連豬油都沒有,只有數量不多的菜籽油,我們叫清油。顯然,我們普遍認為豬油比清油有價值得多。直到多年後上大學,同學說他們從來不吃豬油,不健康,只吃植物油的時候,我十分震驚。那種震驚不亞於我告訴他們我家的紅薯是拿來餵豬的。有一次,家裡終於買了肉回來。我媽要給我們打牙祭,正因如此,並沒有做出什麼花樣。清水煮肉切片,裝在瓷碗裡。我媽從罐子裡舀一勺自己做的辣椒醬,從泡菜罈子裡再舀一勺泡菜水一拌。一家四口,大快朵頤。至今,我仍然記得大白肉片子上沾著的紅辣椒皮,一想起就口水直流,這大概是一種病吧,餓癆病。

因此,我的學費總是拖了又拖,欠了又欠。

那年,小學一年級只有一個班,十七個學生,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帶一個班,數學、語文、音樂、體育全包。

班上有那麼幾個同學跟我家一樣,窮啊。於是也跟我一樣欠學費,從開學欠到期末才能分期付款交齊。

因為交不起學費,老師總是隔三差五的提這事兒。小孩子不懂事兒,老師嚴肅而著急的催學費,小孩子們還嬉皮笑臉的不當回事兒。恐怕老師的壓力也很大,沒交學費,連作業本都領不回來。因此,老師無法,只得叫欠學費的孩子回家要學費。

有一次,頭天下午放學,老師就說明天一定要把學費帶起來啊。結果第二天早上我還是沒要到學費。老師怒了,當場喊我們回去要學費。沒辦法,我只好自己回家找我媽。好不容在柴棚土找到我媽,說張老師喊我回來要學費,不然不讓我回去。我媽急得坐在那裡掉眼淚,抽抽噎噎的跟我說:你就那麼聽老師的話,喊你回來就回來!

小小的我好生為難,看到媽媽傷心地哭又不忍心再要,但是想到老師說的沒拿學費來就不準上學又不敢回學校。左右為難,最後乾脆跑到河邊淺水處翻螃蟹去了。

因為沒錢,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當成少先隊員。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要到六一兒童節了,又該選少先隊員。因為我成績好,大家都選我當少先隊員。

小孩子對少先隊員都有一種莫名的崇拜,對那些有一道槓、兩道槓的大小隊長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每天看到別人鄭重其事的把棉布紅領巾疊上幾疊,小心翼翼的擠在脖子上,恨不得搶過來先戴一戴。看到有些人不小心把紅領巾染上了再也洗不掉的墨水時,心疼的喲。所以大家都想當少先隊員,系一條紅領巾,別一枚隊徽,多威風啊。

正在偷偷高興的我被告知,紅領巾是要出錢買的,一塊五毛錢。彼時,家裡正在蓋房子,這一塊五毛錢都出不起。

所以,六一兒童節那天,看到別的選上少先隊員的同學都繫上了紅領巾,別上了隊徽,高高的舉起右手的時候,真是羨慕的緊。

沒戴上紅領巾的我躲在教室裡傷傷心心的哭了一場。後來直到小學五年級才得到一條紅領巾,但是沒幾天紅領巾就被我弄丟了,卻沒有傷心難過,滿心都是即將去鄉里上六年級的興奮和期盼,紅領巾的丟失到是小事情了。


桃夭1984


對於我來說,肯定是缺錢更痛苦一些。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年輕人工作加班到凌晨,第二天還要接著上班,還有最近的996工作制,這每一件事情都在像我們昭示著生活在不容易,而這一切不容易都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愛情。

年輕的時候,我們會為了所謂的愛情不顧一切的,為了那個所謂的心愛的人付出所有。但是等你長大以後你會發現,愛情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錢才是。所以我很認同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

一段感情裡互相喜歡確實很重要,但是這不代表只有愛情就夠了。畢竟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生活的根本,沒有了物質的支持,沒有誰能和你一起熬過一輩子的苦。所以我認為寧在寶馬車上哭不在自行車後笑決定錯誤的。

無論你的想法有多高尚,最終都會敗給無比現實的生活。人總要回歸家庭,而一個家庭最主要的支撐就是錢。沒有感情的生活你可能只會覺得單調和孤獨,沒有錢的生活你是完全活不下去的,綜上所述,沒有錢才最痛苦。




呆萌的小哲子


雖然缺錢和缺愛都很痛苦,相比之下,缺愛更痛苦。

沒有錢,又沒有愛的婚姻,就像一潭死水。

兩個沒有感情的人,在一起整天為生存掙扎,除了爭吵還是爭吵。

更像兩個木頭人,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沒有溝通,沒有樂趣,終究會被生活的大潮吞噬。

沒有錢,卻可以有讓人懷念的生活。

我的父母沒有錢,他們卻有感情,我能感受到父親對母親深深的愛。

他們一直在溫飽線上徘徊,因為有了父親堅韌的臂膀、堅實的胸膛,家裡雖然一貧如洗,依然有溫暖的笑聲不斷,只是笑聲、隨著父親的離去不見了蹤影。

我從來沒有看見父親母親吵過架,從來沒有看到過父親對母親爆粗口,從來沒有看見父親對母親動過手,父親送給母親的、永遠是笑臉,父親爽朗的笑聲、一直在我的耳邊迴響。

即使他們偶爾有矛盾,母親說話聲高了些,父親立刻出去避一下風頭,等到父親回到家裡,母親已經風平浪靜了。

我父親一直是我心裡最好的男人,他是好男人的標杆,無人能超越,無人能撼動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他的為人處世,自身素質,文化水平,都是我無法趕超的水準。

沒有錢,有力氣,有對家庭的熱愛,什麼都不是問題。

父親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開了一小塊兒土地,每年在那裡種上蔬菜,靠著這塊兒土地,家裡有時令蔬菜,沒有為菜發過太多的愁。

多窮的日子都不怕,只要彼此相愛,彼此惦記,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日子。


玉芳話情感


缺錢和缺愛哪個更痛苦,這要分兩方面來說。

第一,直面現實,“窮”!

沒錢寸步難行,說的一點沒錯,小時候常聽大人說,一分錢壓死英雄漢,那時候不理解,長大後才明白金錢對每個人的重要!

父母為了孩子可以風餐露宿,而有些孩子為了奢侈的生活,恨不得喝父母的血。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前年我去市裡某大型商場談合作,他們說在新城剛開了一家大型商超,讓我過去看看,問我開車了嗎,我說開了,便讓我帶他們過去看商鋪。

而當在地下停車場看到我普桑的時候,他們都沉默了,一路上沒怎麼交流,到了地方看商鋪的時候也沒有了剛才的熱情,草草的談了一會,他們說還有別的事,就把我扔在那裡了,呵呵。

回家後我才反應過來,原來開普桑掉價了,現實真的太殘酷,人心真的太現實。

時間不長換了車,不管是出去談業務,還是回老家,給別人的印象就是有錢,其實呢,手裡真的沒多少錢,車是貸款的,為了就是不值錢的面子,為的就是讓人看得起。

第二,直面內心,“空”!

有時候並不是缺愛,缺的是敞開心扉的勇氣,永遠把心內關在一個黑漆漆的空間,見不到陽光,接受不了別人的情感,以為自己情感匱乏,沒人疼沒人愛,慢慢的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在我看來,缺愛比缺錢更痛苦,我覺得沒有錢只是暫時的,只要有家人的陪伴,愛人的支持,朋友的幫助,沒有人永遠不成功!

但如果沒有愛,沒有親情,沒有友情,即使你再有錢又如何,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時常覺得空虛!

拍你馬屁的人是虛偽的,假意愛你的人是為了錢,沒錯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可以買到很多很多,哪怕是愛!

但在你的內心,你明白這都不是真的,這都是假象!


有錢的時候,你可以有愛,沒錢的時候還會有幾個人愛你?

有愛的時候,窮擊敗不了你,沒愛的時候,你不堪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