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現在還有拿夜黃蟮的習慣嗎?主要用什麼東西捉?

泥糖小丫


夏季悄悄的到來了,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在我們農村一群小夥伴晚上也不會閒著,都出去“打野”去了。呵呵“打野”最多的就是樓主所說的“拿夜黃鱔”了,想起這個兒時的美好回憶,真的是好開心。當然在我們這邊並不叫“拿夜黃鱔”,我們這邊叫“捉火把黃鱔”。為什麼叫“捉火把黃鱔”呢?顧名思義,在以前家裡窮,手電筒這些神器還是非常少的,小夥伴些都是自己做個火把,然後用竹子做的“夾子”出去“捉火把黃鱔”的。在晚上用火把照到黃鱔身上,直接用竹夾子夾到桶裡面就是,一晚上可以捉好幾斤呢。想起當時的情景,真是感覺又好笑又有趣啊。

而現在在我們農村仍然有“捉火把黃鱔”的人,有的是自己想回憶下兒時的趣事,打個野,加個餐。也有專門以捉黃鱔販賣為生的人。當然現在不再用火把和竹夾子了。現在都有強光電筒了,另外集市上有很多捉黃鱔的工具了,對於以此為生的人來說效率大大提高了。不過現在田裡面的黃鱔泥鰍這些是越來越少了,以前農民種田主要就是以農家肥為主,對生態基本不會造成破壞,而現在大多都是高效的化肥,多少是會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的。更有一些為了獲取較大的經濟利益,已經不再是“捉”黃鱔了,而是用專門的藥物毒、我電擊等方式來“捉”黃鱔,對生態造成較大的影響了。

總之不管以什麼方式,大家一定要記得不要再破壞我們的生態環境了,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的後代重拾我們兒時的樂趣吧。






川妹曉靜


“拿夜黃鱔”在我們這裡用土話來說是“照魚”,就是用燈火在水田裡面找黃鱔、泥鰍,見到之後,再用專制的工具把它夾住就可以了。在十年以前,我們這裡每年到了清明節以後,就開始有人晚上出去照魚了。尤其是在刮南風天,那晚上的泥鰍、黃鱔也多,去照魚的非常多。不僅我們這些小孩子會樂此不疲,就連一些大人也會參與,畢竟黃鱔、泥鰍都是美味,用它做下酒菜是非常不錯的。

在我們當地,照魚的工具非常的簡單。一個手電筒、一個竹簍子,還有一樣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黃鱔鉗。這個工具和燒火的鐵鉗是差不多的,不過有一個地方有點不一樣,那就是在火鉗的尖尖處有兩排像齒輪一樣的。因為黃鱔、泥鰍這些動物的身上都有粘液,是非常滑的。徒手是很難抓住的。而用了黃鱔鉗這個工具就方便很多了,看準了之後,把它夾住了就基本逃不掉了,一夾一個準。然後放入到水桶或者是竹簍子就可以了。

黃鱔、泥鰍白天都是在泥巴里面,是不敢出來活動的。它們是在晚上的時候才出來活動的,尤其是在比較悶熱的晚上,那泥鰍、黃鱔非常多,有時候我們一晚上能抓到好幾斤。可是,現在基本沒有人再去抓了,只有偶爾會有幾個人因為嘴饞了,或者是出於好玩而去抓一抓。

首先是現在農田中泥鰍、黃鱔少了。在以前農民種田種地,都是以農家肥為主,農藥也用得少,所以水田裡面的泥鰍黃鱔很多。但是現在有好些農田荒廢了,還有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讓農田中根本抓不到幾條泥鰍黃鱔了,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了。

其實,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人不願意去抓了。以前生活比較艱苦,對於小孩子們來說一年也沒幾塊錢零花錢,並且吃的也不太好。只能是自己想想辦法,而在當時這些野味在市場上一斤能買好幾元,這就成為了農村娃零花錢的來源,同時還能自己炒著吃,改善一下生活。何況在以前孩子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而照魚就樂趣多多。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吃得好了,孩子有零花錢了,並且還有手機、電腦了,自然不願意去抓魚了。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在農村根本沒幾個人了,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了,年輕人都在外地,而孩子們又要讀書,大多數都是在城市裡,這也是農村裡再也沒有人照魚的原因。


農夫也瘋狂


我們老家大別山已經沒有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水田和池塘了,都改成茶葉地,油茶地了,種了經濟作物,比如我們自己的石斛基地等,當然有也有一部分田和池塘,但是沒有人去搞了,年輕人都出來打工了,只剩下老人了,也不願意去搞了,我記得我小時候,爺爺活著的時候,他會下黃鱔籠,都是他自己編的。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去田裡下二十個左右,第二天早上總歸八九條黃鱔和好幾斤泥鰍,真的好吃,在上海這麼多年,再也沒吃過那個味道的黃鱔了。黃鱔籠一定要放平,如果口高了,基本沒東西進去,如果低了喜歡進水蛇。


大槍挑天下


“拿夜黃鱔”在我們這裡用土話來說是“照魚”,就是用燈火在水田裡面找黃鱔、泥鰍,見到之後,再用專制的工具把它夾住就可以了。在十年以前,我們這裡每年到了清明節以後,就開始有人晚上出去照魚了。尤其是在刮南風天,那晚上的泥鰍、黃鱔也多,去照魚的非常多。不僅我們這些小孩子會樂此不疲,就連一些大人也會參與,畢竟黃鱔、泥鰍都是美味,用它做下酒菜是非常不錯的。

在我們當地,照魚的工具非常的簡單。一個手電筒、一個竹簍子,還有一樣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黃鱔鉗。這個工具和燒火的鐵鉗是差不多的,不過有一個地方有點不一樣,那就是在火鉗的尖尖處有兩排像齒輪一樣的。因為黃鱔、泥鰍這些動物的身上都有粘液,是非常滑的。徒手是很難抓住的。而用了黃鱔鉗這個工具就方便很多了,看準了之後,把它夾住了就基本逃不掉了,一夾一個準。然後放入到水桶或者是竹簍子就可以了。

黃鱔、泥鰍白天都是在泥巴里面,是不敢出來活動的。它們是在晚上的時候才出來活動的,尤其是在比較悶熱的晚上,那泥鰍、黃鱔非常多,有時候我們一晚上能抓到好幾斤。可是,現在基本沒有人再去抓了,只有偶爾會有幾個人因為嘴饞了,或者是出於好玩而去抓一抓。

首先是現在農田中泥鰍、黃鱔少了。在以前農民種田種地,都是以農家肥為主,農藥也用得少,所以水田裡面的泥鰍黃鱔很多。但是現在有好些農田荒廢了,還有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讓農田中根本抓不到幾條泥鰍黃鱔了,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了。

其實,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人不願意去抓了。以前生活比較艱苦,對於小孩子們來說一年也沒幾塊錢零花錢,並且吃的也不太好。只能是自己想想辦法,而在當時這些野味在市場上一斤能買好幾元,這就成為了農村娃零花錢的來源,同時還能自己炒著吃,改善一下生活。何況在以前孩子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而照魚就樂趣多多。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吃得好了,孩子有零花錢了,並且還有手機、電腦了,自然不願意去抓魚了。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在農村根本沒幾個人了,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了,年輕人都在外地,而孩子們又要讀書,大多數都是在城市裡,這也是農村裡再也沒有人照魚的原因。


孟南937承傳民族文化


在我們這裡的農村呢。晚上出去拿夜黃鱔的人不是很多。因為有好多人都在外面打工。晚上累了,就不想出去了。但是也有少一部分人,不出去打工。晚上用電筒一照。看到黃鱔。秋魚啊,龍蝦呀都要。就是用一把自制的叉子把黃鱔叉上來。搞得好的一晚也能補個五六斤。


還有一種捕黃鱔的人。他是每天傍晚。把地龍放到河裡,並且在裡面放上誘餌。過個一夜等到第2天早上直接來收。有的時候一條地龍里面能捉好多黃鱔呢。


開心一笑說三農


夜裡抓黃鱔,曾經是最開心的夜間活動,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夜間活動除了春節期間“偷菜”跟“舞龍燈”,再就是春夏夜晚抓黃鱔。


三五夥伴一起,一人一根電筒,揹著芭簍,穿著拖鞋,從壩子西端走到東端,五百畝的壩子,晚上幾乎走完,卻一點不覺得累。晚上田裡的黃鱔都在泥土上面,看到燈光後不怎麼動,卻不知有被抓的風險,少部分在洞裡,水淺的就會掏洞,手或木棒伸進洞裡,黃鱔立馬鑽出來。每次收穫不少,回家後選擇在一個夥伴家煮黃鱔湯作宵夜,黃鱔湯加入家鄉的米粉,很少吃宵夜的農村娃,每人都會吃一大碗,連渣都不剩。

用什麼捉黃鱔呢?

最好的工具——手

抓黃鱔是技術活,開始抓的時候就像平時抓東西一樣,握緊拳頭式的抓黃鱔,但卻抓不住。黃鱔身上有一層粘液,比魚身上的粘液更滑,沒有幾次失敗,是抓不住黃鱔的。用手正確的抓法是:食指跟中指彎曲成鉗或鉤狀,抓住黃鱔後食指跟中指用力勾住,拇指放在無名指上,形成上下鉗狀,就能牢牢抓住黃鱔而不會滑脫。這也是我們當時最好的工具,用其它輔助工具的多是較小的夥伴;


鐵鉗

平時燒火的鐵鉗,也是抓黃鱔的好工具,不過得臨時加工下。在火鉗頂端,分別在兩根鐵棍頂端用麻布或麻繩纏繞捆緊,綁紮長度在十公分左右,這種適合水深的田、個子較小的夥伴;

竹製黃鱔鉗

原理跟火鉗一樣,只不過材質是竹片,頂端不用綁紮,而是做成鋸齒狀,能相互咬合,長度也在十公分左右。竹製黃鱔鉗輕巧方便,即便用壞了,再做也方便;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抓黃鱔的孩子都已成家立業,同時隨著大量外出,家鄉的稻田已多少年沒種過水稻了,已經改種花卉,晚上抓黃鱔的情景再也見不到了。不過周邊村寨還是有抓黃鱔的習慣,只不過本人已沒再見過。

朋友們,你小時候夜晚抓過黃鱔嗎?現在呢?


下壩毛哥


當然有了,因為咱們這兒是山區,大部分的農田都是梯田,一臺一臺的,農田用水本來就不是很方便,每到春耕的時候,農田蓄水就是個大問題,如果被黃鱔把農田給鑽穿了,那就更蓄不了水了。


抓黃鱔的方法咱們這邊現在主要用的方法有兩種:

一、用夾子夾,抓黃鱔的夾子跟其他的夾子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因為黃鱔的身體特別滑,一般的夾子根本架不住,咱們都是用竹塊自己做,竹夾子的原理跟火鉗差不多,在夾子的前端雕出鋸齒,防止被抓住的黃鱔又逃了。在後端握手的地方還得用另一塊竹塊做成一個彈簧裝置,以便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只是用竹夾子夾黃鱔得需要一定的技巧,剛用的人是不容易用它夾到黃鱔的。


二、放地籠子,也就是黃鱔籠,這個方法就要比第一種方法輕鬆的多,到了晚上咱們就把黃鱔籠放到農田裡,在入口處放些蚯蚓這樣的誘餌,再用些雜草把籠子蓋起來,黃鱔去吃蚯蚓時就會誤鑽到籠子裡面去,等它想鑽出來時已經晚了,因為入口處有倒鉤,是隻能進不能出。放好籠子後咱們就坐等收穫吧。切記放籠子時不能把籠子全部淹在水裡,這樣的話抓到的黃鱔也會被水給淹死。

以前咱們這兒還用藥藥過黃鱔,用蓄電池做的土裝置電過黃鱔,現在提倡環境保護,這些方法已經不用了。好了,享受大餐了。



大山裡的小村倌


農村還是有一些人沒有外出務工的,常年在村裡面靠捕魚摸蝦,下地籠之類的為生。他們晚上抓鱔魚一般要麼就帶個強光手電筒,徒手抓,要麼用自制的竹夾子,以前還有的用電和藥,現在不準了。現在常見的就是有一些人用飲料瓶子做的鱔魚籠,騎個摩托車或者電動車,拖著兩大框。傍晚的時候在田間塘邊找位置,第二天早上再去收


我是endy


小時候我爸爸就經常在夜裡出去電魚,也會有黃蟮帶回來,不是用手電筒照。夜裡拿手電筒出去不背電魚機的話,就是到田裡照青蛙(田雞)了。現在很少見有人去抓的,不是沒有,是很少很少了。

現在農村的河裡,池塘,都很少魚了,除非放養了魚苗的或許承包的那種魚塘,沒人管的那些小池塘,都見不到幾條魚了。我弟就喜歡抓魚,每次去也抓不到幾條,還不大,田螺就一大堆,拿著裝菜的籃子隨隨便便就能裝滿帶回來。





銳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