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麥子發黃噴什麼營養藥可以緩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知足常樂39419


你好!我是鄉村隴原,我來回答你的提問。影響小麥發黃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及時排查,找到發病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減少小麥的損失。


那些因數會影響小麥發黃?

病因一:此時冬小麥已進入抽穗期,也是小麥黃鏽病發、白粉病多發季,如排查確定後,可以及時噴施三唑酮類藥物治療。

病因二:小麥發生根腐病,通常根腐病發生多見於內澇、土壤嚴重乾旱、連續多年重茬種植等都是影響小麥發黃的原因之一。如以上情況影響小麥發黃,就要及時加強田間管理,提高葉面肥的噴施,選用蕓薹素和微量營養液配合特譜唑等系列殺菌劑噴霧。

病因三:種植密度過大,小麥缺乏養分,如果種植時小麥過稠密,隨著小麥生長的需求,土壤缺乏養分供應,極有可能出現麥苗互相搶營養,導致小麥發黃。如是這樣就要注重麥田營養補給。

病因四:土壤缺肥嚴重,大多數農民種植小麥時為了減少成本投入,一般會注重施氮肥,忽略施磷鉀肥和有機肥,熟不知氮肥是一種速效性肥料,施入後見效果,但揮發也快。隨著小麥生長需求,土壤肥效越來越少,可以說缺肥也是影響小麥發黃的因數之一。

病因五:地下害蟲或鼠害過多,如果土壤地下蟲或地鼠啃食小麥根系,都會出現小麥發黃現象。所以種植地拌種尤為重要,也可以在冬春季噴施防治地下蟲的藥物防治,如甲基異柳磷等。

病因六:藥物危害,如除草劑使用不當或劑量過大,都有可能影響小麥發黃。還有些農民為了想小麥長的快,一般會多噴施葉面肥,如噴施過量的葉面肥,再加上天氣異常乾旱,對小麥百害而無一利,造成小麥葉片發黃。如果是藥物危害,及時噴水或灌溉即可。

病因七:施肥量過多,好多農民為了最強小麥高產,一般會過多的施用化肥。如春季追肥施入量過多,後期灌溉跟不上,都會影響小麥生長髮育,所以說誘發小麥發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總:題主所問小麥發黃了噴什麼藥物好,鄉村隴原認為,應該及時排查小麥發黃的病因,然後結合有效的管理方法來治療,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鄉村隴原


造成麥苗發黃的原因有多方面,也不能認定麥苗是缺乏氮磷鉀等營養成份而發黃,如果錯誤地判斷用噴施營養液或追施尿素等,可能並不會讓麥苗轉化返青而正常生長?


因此,一旦發現麥苗發黃,應深入到田頭細緻地觀察,首先要看土壤的溼度,是否因為天氣的連續陰雨,田間有無積水,這也是因為土壤溼度大,麥苗會發生漬害而會引起麥苗發黃,如果是這個原因,那就要迅速地排除田間積水,並清理內外三溝,降低漬害,麥苗發黃就會緩解;

其次,更應關注麥苗有無病蟲害,小麥在氣溫回升,空氣和土壤溼度大的不同生長期都有可能發生赤黴病、莖腐病等病蟲害,通過觀察和辨別麥苗是否因為病蟲害侵蝕而造成病蟲害,這樣,只有有針對性地用藥物防治並添加調節小麥生長的蕓薹素和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能預防麥苗的發病的發黃並能快速地轉青;



其三,在麥苗發黃前的近幾天,有無噴霧防治麥田草害的除草劑,用藥是否精準,有無過量噴藥,而一旦發現因為是除草劑過量或重噴,就必須用赤黴素、蕓薹素溶液並配合添加磷酸二氫鉀等高效葉面液溶液噴霧,調節麥苗生長,以此更能有效地化解除草劑的藥害。


總之,只有找出真正麥苗發黃的根源,有的放矢地用藥物並配合增施葉面肥或尿素防治,才能取得應有的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