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盎然“飛花令”

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季,受到廣泛關注,引起強烈反響,相當程度上還在社會尤其是大中小學校引發了詩詞熱。在部隊,在許多軍營和官兵中也颳起了誦讀詩詞之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十分可喜的現象。

在剛剛結束的央視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北京大學工學博士陳更,決賽中於“飛花令”環節,以其對詩詞的廣博把握與深厚功底,戰勝來自中科院的在讀博士生孫曉婧後獲得冠軍。由此,“飛花令”也在詩詞愛好者中引起了濃厚興趣。這裡,筆者將查閱相關資料所得與個人的理解,把“飛花令”作一淺釋與解讀,且與各位戰友分享。

據載,“飛花令”原是飲酒助興的一種文字遊戲,源於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一經行世,就因其古詩詞的藝術魅力,以及行令中學識博弈的趣味與引人入勝的形式,博得眾多文人墨客的青睞。

古代行“飛花令”遊戲的規則比較苛刻。基本的要求是:其一,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其二,所選令字在詩詞曲中的位置有講究。比如,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近高樓傷客心”。乙要接續第二字帶“花”的詩句,如“落花時節又逢君”。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紅”,“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著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發”“出門俱是看花人”“霜葉紅於二月花”等。到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上則一輪完成,可繼續循環下去。行令人一個接一個,當背不出詩或背錯時,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其三,也可當場作詩,“花”字所處位置同樣嚴格按上述規則辦。這當是更考驗參與者的水平和能力的,難度也更大。

此外,在酒宴上,行令方式還可以有一些變化。如直接說一句帶“花”字的詩,“花”字在詩中的位置對應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對應到自身,則罰酒。還有一個是,行“飛花令”時,詩句中第幾個字為“花”,即按一定順序由第幾個人喝酒。

時至今天,“飛花令”的重新現世並廣為人知,實得益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復興。它最早出現於電視臺舉辦的詩詞大賽中。首先採用這種形式的,是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欄目,主要在決賽環節,讓選手以此對決分出勝負。其後,中央電視臺在辦《中國詩詞大會》中,節目組也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用“飛花令”作為選手最後的對決。其程序是,在場上選手完成答題後,由選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團答題成績的第一名來到舞臺中間,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另一方則獲勝。獲勝者直戰擂主。

這種“飛花令”是真正詩詞高手之間的對抗,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含有約定關鍵字的詩句。這不僅考查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電視觀賞性很高。觀眾的心每每隨著選手的表現而跳動,或者激動,或者著急,或者歎服,或者遺憾,緊張激烈的比賽將氣氛推向高潮。

從比賽實際情況可以看出,比起古人的規則,《中華好詩詞》和《中國詩詞大會》中現場的“飛花令”都相對簡單得多。其一,它所設置的關鍵字不再僅限一個“花”,而是增加了“雲”“春”“月”“夜”等詩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其二,對詩句要求沒有古代那樣嚴格。選手只要背誦含有約定關鍵字且詩句不要與雙方說過的重複即可,對關鍵字的位置沒有要求。這樣一來,就為選手的選擇拓寬了空間,也使比賽更加有趣,更有看頭。

可以這樣說,“飛花令”是一種遊戲,更是一場知識與智能的對抗。《中國詩詞大會》因“飛花令”而增彩,“飛花令”因詩詞大會而走紅。“飛花令”讓更多的國人迷上了詩詞,詩詞大會為詩詞的推廣與民族文化的弘揚而助推發力。

主持人董卿說:中國是一個愛詩的國度,中華民族是一個愛詩的民族。詩詞已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世世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早已融入了我們的血脈裡,塑造著我們的容貌,淬鍊著我們的思想。

是的,在詩詞的世界裡,有春華秋實,有曉風殘月,有壯志豪情,有悲歡離合,有春風得意,有榮辱辛甘……在詩詞的字裡行間,能看到大好河山,萬千妖嬈;能感識人間百態,人情冷暖;能領悟歷史滄桑,人生哲理……“我哭,詩中已代我哭了;我笑,詩中已代我笑了”(史學家錢穆)。在詩詞的世界裡,我們與天地融為一體,與眾生同聲共息,與自己心靈對話。

讀詩,是學識的增加,是身心的成長,是靈魂的充實,是精神的昇華。有人說,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在我們身邊,遠方也有我們要尋找的詩意。我們應該詩意地棲居,詩意地活著。無疑,一個喜愛讀詩的人,一定會活得更加浪漫,更有質感;一個愛詩詞的人,一定會將日子過得更有情趣,更有光亮。

作為一名軍人,閒暇之餘,多讀一些詩詞,也將大有益於軍旅生涯,大有益於個人人生。特別是軍旅詩,自古以來留存極多,是浩瀚詩海中的奇葩與高山,很值得我們誦讀。從中,我們可以感知“興我戈矛”“興我甲兵”之武備要義,可以感受“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之戍邊艱苦,可以感念“醉臥沙場”“馬革裹屍”之殺敵心志,可以感懷“金戈鐵馬”“誓破樓蘭”之戰鬥豪情,更可以感奮“橫掃千軍如卷席”之豪邁氣勢與“九天攬月”“五洋捉鱉”之大無畏革命精神……軍人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奉獻犧牲精神、英勇堅毅品格等等,在詩詞中均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感天動地,撼人心魄。這都是磨礪我們軍人血性的磨刀石,是滋養我們軍人品格的營養品。

趣味盎然“飞花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