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遍全國新聞的作者,今天來成都了!

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新疆醫科大學醫生何秉賢、清華教授趙家和、 “兩個帶頭人”典範姚選……

這些央視報道過的時代楷模,你見過。

在挖掘這些全國傳播的新聞時,好記者是怎麼做的?

今天讓他們來告訴你。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今日上午(4月27日)舉行的“好記者講好故事 2019年巡講活動”中,八名來自全國新聞一線的優秀工作者,通過自身優秀新聞案例,分享給了成都新聞工作者們:用實例告訴大家,如何做一個好記者。

據瞭解,該活動是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來自成都市各級媒體單位代表、成大師生400餘人現場聆聽講座。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潘黎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張爍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徐焱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楊新竺

1、報告會上,來自人民日報社的張爍講述了她筆下“時代楷模”的故事:著名植物學家鍾揚,16年時間共採集了上千種植物的四千多萬顆種子;金融學家和金融學教育家趙家和,其身患癌症寧可吃廉價仿造藥,也要把積蓄捐給寒門學子、並叮囑採訪記者不要告訴受助學生自己的信息……等系列好故事。

2、來自新疆廣播電視臺的潘黎,以《不辭長做新疆人》為主題,講述新疆醫科大學醫生何秉賢醫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放棄北京市戶口,回到新疆從醫。他是自治區優秀專家、新疆心腦血管病研究所所長,但數次婉拒國內外單位給出的優厚條件,堅持紮根新疆,不辭長做新疆人,讓大家瞭解到“大美新疆,大愛無疆”。同時,潘黎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將何秉賢放棄北京戶口等諸多讓常人看來匪夷所思的故事,形容為具有西北特色形容詞“勺”(傻的意思)。

3、做批評報道、監督報道的北京青年報記者徐炎,在現場展示了自己的報道案例:《暗訪海底撈火鍋店》、《河北定州工業火鹼燒羊頭》等。徐形容自己的工作是“經常在黑夜中潛伏、黑夜中起身”,不懼艱險做暗訪調查,用新聞輿論監督揭露了醜惡,弘揚了正氣。

4、津雲新媒體記者閆徵,從電視臺主播崗位轉型到新媒體,有自己的感悟。閆徵分享了“臊子書記”的故事。天津大學教師宋鵬在甘肅隴南大寨村掛職“第一書記”,通過發展電商產業,“沙灣臊子”有了名氣,也帶領村民擺脫貧困,“臊子書記”的故事就此而產生。

5、 寧夏廣播電視臺的記者楊新竺,講述了多次採訪“姚磨村黨支部書記姚選”的故事。記錄下姚選如何帶領村民村民共同奮鬥,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做村民致富的領路人。

6、瀋陽日報記者賈詠回憶過往,講述了編委王巖同志生前拼搏進取、鞠躬盡瘁的先進事蹟。而王巖同志在生前發出的最後一條朋友圈—“一首音樂分享‘別送我’”,成為了他的絕唱。賈詠也用《不送你》為主題,展開了今日的宣講。

7、幼時腿受傷,從事新聞工作時,又因一篇報道而收到“小心你的另一條腿”的威脅。來自河北省谷城縣廣播電視臺記者魏燕輝,以《我與新聞有個約會》為題,講述了她追夢的28年。

8、“做新聞是有責任感的,深入深入再深入、近點近點再近點,去尋找事實真相。” 人民鐵道報社記者畢鋒,14次深入雪域高原,4次全線採訪,2001年崑崙山8.1級大地震,走遍中國鐵路東南西北四極。豐富的經歷和實踐,畢鋒在提高四力上有深刻的認識,他告訴各位記者,“腳力所至、眼力所及,才會有深厚的筆力和強大的腦力。”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賈詠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魏燕輝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閆徵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畢鋒

不負肩上的使命,不負偉大的時代,感動自己才能筆下見真情。

問什麼、寫什麼、又讓讀者看什麼?這個記者寫稿“自問三聯”,每次在出任務前總會自動開啟環繞模式反覆思考。

而八位優秀記者的分享,讓“自問三聯”的回答更加清晰。

報告會後,巡講團成員還與新聞從業者進行了座談交流。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侍玉寶

攝影:成都日報 張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