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張掖】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張掖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的“蜂腰”地帶、張掖市中北部,屬黑河流域中部平原區,東鄰阿拉善右旗,西接酒泉市、金塔縣,南臨祁連山,北靠合黎山。總面積33849.公頃核心區總面積為12414.5 hm2,佔保護區總面積的36.7%。緩衝區總面積為12502.7 hm2,佔保護區總面積的36.9%。實驗區總面積為8931.8 hm2,佔保護區總面積的26.4%。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暖溫帶荒漠區,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為境內黑河流域及其沼澤,實驗區為荒漠區,保護區周圍為荒漠戈壁。整個保護區兼有荒漠生態系統和溼地生態系統的特徵,保護區有種子植物55科,220屬,396種。有保護區溼地分佈的脊椎動物包括魚類18種,兩棲類2種,爬行動物1種,水禽64種,溼地活動的獸類2種,共87種,在保護區各類別溼地中,棲息著《溼地公約》規定的水禽64種。保護區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4種:黑鸛、遺鷗、金雕、白尾海雕,Ⅱ級保護種類14種:疣鼻天鵝、大天鵝、灰鶴、鳶、燕隼、紅隼、縱紋腹小號、鶚、白頭鷂、白尾鷂、荒漠貓、猞猁、兔猻、鵝喉羚。保護區內被列入國家保護植物的1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的植物種類有裸果木、和綿刺兩種;國家Ⅱ級保護的種類有8種:中麻黃、沙拐棗、斧翅沙芥、梭梭、華北駝絨藜、蒙古扁桃、黃芪、肉蓯蓉;國家Ⅲ級保護植物有:胡楊。

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極其稀少,全球不足3000多隻,中國只有1000多隻,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有鳥中熊貓之稱。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高臺黑河溼地歷史上就是黑鸛的棲息地、繁殖地、近年來、每年在高臺黑河溼地活動的黑鸛有500多隻。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十分罕見。高臺黑河溼地才是名副其實的黑鸛之鄉。同時也是我國候鳥三大遷徙途徑西部線路的中段,是全球8條候鳥遷徙通道資源的“中亞——印度通道”中轉站,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高臺黑河溼地面積大、達到2.95萬公頃、動植物種類多,生物多樣性明顯,適宜黑鸛棲息每年3月到10月就在這裡棲息,溼地距合黎山近,黑鸛在合黎山上繁殖。近年來高臺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觀測,在合黎山上有黑鸛鳥巢30多個,其中正義峽 23個。從2016年初開始,我們在開展溼地鳥監測過程中,重點對黑鸛在我縣黑河溼地保護區內棲息、繁殖等活動情況進行詳細的監測,在我縣境內棲息的黑鸛應該在500只左右。通過監測調查,為保護黑鸛提供科學依據和積累資料。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黑鸛一般營巢於偏僻和人類干擾小的地方,營巢多在荒原和荒山地區山谷或深溝兩壁懸巖上,通常成對單獨營巢,巢甚隱蔽,不易發現,有沿用舊巢的習性。營巢地距水域等覓食地一般都在2公里以上,在荒山營巢地距最近的湖泊和水庫均在7公里以外,唯有在黑河溼地保護區正義峽區域的黑鸛巢距水域等覓食地在1公里左右,黑河溼地保護區正義峽是黑鸛營巢繁殖的最佳環境。

新巢於3月初至4月中旬開始營巢,巢的外徑為150-160釐米×130-160釐米,內徑42-73釐米×46-73釐米,高70-84釐米,巢深4-7釐米,距地高4.8米以上。巢主要由幹樹枝築成,內墊有苔蘚、樹葉、乾草、樹皮、蘆葦、動物毛和碎片等,巢呈盤狀。雌雄親鳥共同參與築巢,雄鳥主要尋找和運輸巢材,雌鳥築巢,晚上亦留巢中,巢築好後雌雄親鳥在巢中交尾。

繁殖期4-7月,多數在4月初至4月中旬開始產卵,個別也有遲至4月末至5月初才產卵的。1年繁殖1窩,每窩通常產卵4-5枚,也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橢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62-71毫米×47-55毫米,重66-88克。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通常1天輪換6次,白天坐巢時間雌雄親鳥基本相同,晚上同在巢中過夜,一鳥孵卵,一鳥站在巢邊守衛。孵化後期則整天均由雌鳥孵卵,不再輪換。孵化期33-34天,孵化率為55%。雛鳥晚成性,剛孵出後全身被有白色絨羽,在孵出後的最初幾天,由於雛鳥食量小,恆溫機制還未建立,通常由一親鳥外出尋食,另一親鳥留在巢中繼續孵卵和暖雛。隨著卵全部孵出和雛鳥逐步長大,體溫調節能力的增強和食量的增加,雌雄親鳥才同時外出覓食喂雛,但大多數時候仍有一親鳥留在巢中警衛,或輪流外出覓食和休息。如遇人等干擾者進入巢區,則雌雄親鳥長時間的在巢上空飛翔、盤旋,直至人離去。每日喂雛鳥2-3次,親鳥將覓得的食物貯存於食囊帶回巢中,然後將食物吐在巢內,由雛鳥自行啄食。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行摄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黑鸛雛鳥是晚成性鳥類,留巢期甚長,70日齡時才具飛行能力,並可在巢附近做短距離的練習飛行,75日齡後可隨親鳥到河湖岸邊或河漫灘覓食,夜晚仍歸巢棲息,直至100日齡後才不歸巢,跟隨親鳥到更大範圍內活動。

黑鸛遷徙時間秋季,主要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開始南遷,春季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達繁殖地。黑鸛大多數是遷徙鳥類,在黑河溼地保護區正義峽等處也有不遷徙的黑鸛棲息。(撰文/攝影 張漢軍)

往期回顧

●張掖自駕攻略出爐,趕緊get起來!●2019張掖七彩丹霞最全攻略新鮮出爐~●旅行照這麼拍,讓你燃爆朋友圈!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