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4月26日,“輕雲直上 視界大開”2019華為智能安防新品發佈暨生態夥伴招募會在貴陽成功舉辦。貴州省安防領域的專家領導與500餘位生態夥伴齊聚貴陽,共同探討安防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會上,

華為提出,將以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智能化的產品和場景化的解決方案,使能安防行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貴州省公共安全防範行業協會會長王茂海在致辭中表示,公共安全防範是事關國計民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大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當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已經運用到公共安全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場,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貴州省公共安全防範行業協會會長 王茂海

在智能時代,視頻監控不僅為了安全,更成為商業智能和城市管理的一大助力,安防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華為中國地區部副總裁、安平系統部總裁嶽坤在致辭中指出,目前,安防行業正處於向智能化轉變的階段,華為進入智能安防行業,是客戶的需求、行業發展的需求,更是時代進步的需求。華為會持續以最先進的理念和最領先的技術,通過平臺聚合各方優勢資源,與廣大的合作伙伴共同為客戶提供開放的、可靠的、可持續演進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推動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中國地區部副總裁、安平系統部總裁 嶽坤

華為全面進入安防領域,引領智能安防新時代

中國安防產業經歷了起步,成長,壯大和成熟階段,目前正處在高質量發展時期。風口已至,安防產業升級蓄勢待發。華為中國區智能安防解決方案銷售部CTO張濤指出,華為正全面進入安防領域,在智能時代,雲化的平臺架構、深度的智能分析、開放的生態系統,再結合端到端的安全將是智能安防發展的基石。華為在整個安防產業發展中,更多是扮演著技術創新的驅動者和產業發展的使能者的角色,始終堅持“平臺+AI+生態”的戰略,打造“黑土地”,為各類生態夥伴提供充足養分,在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收穫碩果。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中國區智能安防解決方案銷售部CTO 張濤

華為新一代智能安防AI“芯”品發佈

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研發部長陳濤在會上表示,未來的安防將會是一個雲化架構、開放解耦、全網智能、前後端聯動的智能化體系。華為首創的雲+軟件定義攝像機新方案,可實現實時特徵提取,實時比對,就近二次解析、特徵檢索,本地業務快速閉環,全雲共享,跨域協同。

在會上,華為重磅發佈“五星”系列新品攝像機,每一款產品都具有其獨特的產品優勢,搭載業界最強算力的終端AI芯片,具備按需定義、分層智能、持續演進的核心特性,賦予攝像機全新生命力。目前,華為已推出140餘款“五星”系列攝像機,2019年還將推出近百款新品,與視頻雲平臺配合可覆蓋專業人像、車輛、電子警察等超過90%的智能安防應用場景。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研發部長 陳濤

2018年,華為在北京正式發佈了基於ARM和達芬奇架構的AI芯片戰略,華為中國區智能計算業務部政企銷售副部長易詠成在演講中提到,當前我們正在邁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人像識別、自動駕駛等新興的應用正在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智能計算技術和產品將助推安防行業全面進入智能化。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中國區智能計算業務部政企銷售副部長 易詠成

構建智能安防生態繁榮

華為中國區智能安防渠道總監秦傑在會上向與會嘉賓解讀了華為智能安防生態夥伴招募計劃及政策,現場有19家生態夥伴成為2019華為貴州智能安防生態聯盟合作伙伴單位,華為始終堅持構建智能安防生態繁榮,與生態夥伴攜手並進,致力於應用創新,提供更優質更完善的解決方案,以更好地服務於客戶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中國區智能安防渠道總監 秦傑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貴州智能安防生態聯盟授牌儀式

新品亮相展區,智能無處不在

大會展區以“雲+AI”為基調,華為新一代安防產品“視頻雲+軟件定義攝像機”

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參觀者可以感受到安防行業無處不在的智能。高算力,人臉+人體關聯最優抓拍,智能1拖N,高密人臉抓拍,人臉黑名單布控(10萬底庫),算法在線迭代,雲端在線升級等特性吸引夥伴駐足體驗。此外,今年最新發布的C系列攝像機,適用於樓宇、園區、金融等眾多場景,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華為:使能安防產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華為智能安防已服務於100+國家、500+城市、10億+城市居民,如廣東全省視頻一片雲、湖南益陽智慧綜治大腦、安徽合肥平安城市等。並且,華為與華尊、以薩、雲眾等夥伴在算法及應用層面已經展開了深度合作。未來,華為期待與越來越多的生態夥伴形成合力,構建平安城市,更好地服務客戶,使能安防行業全面走向智能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