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哈嘍,大家好,我是遊戲日報的飲料君。曾經何時,我們還用“單機遊戲”來稱呼不屬於網絡遊戲的作品。如今,隨著聯機模式的興盛,“單機遊戲”一詞已經在FPS、RTS甚至RPG領域逐漸褪色。但說到冒險解謎類遊戲,似乎這個領域還鮮有被聯機模式染指。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這一次,我們就介紹一款別樣的雙人非對稱合作類地牢冒險解謎遊戲《we were here too》.聽到這個冗長的遊戲分類,想必許多讀者已經雲裡霧裡。的確,這就是一款定位奇怪,設計思路新奇的小品級解謎遊戲。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作為一款解謎類遊戲,《we were here too》並沒有什麼詳實的劇情。遊戲主要講述了由兩名聯機玩家扮演的雪地探尋者在暴風雪中偶然發現了一個城堡,進入城堡後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困在其中,而且兩人始終無法會合,於是開始努力找尋會合或是逃離的辦法。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作為小品級遊戲,如果遊戲過程比較順利的話,流程大概在四到五個小時左右,也就是一個晚上的時間剛好可以體驗這樣一款新奇的合作遊戲。但作為一個需要溝通和思考的合作解謎遊戲,如果不是雙方智商都在線或者溝通不暢的話,遊戲的卡關程度也會難以想象。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和其他解謎類遊戲不同,作為雙人聯機遊戲,《we were here too》中兩人彼此溝通的重要性遠大於解謎技巧和智商,這是因為遊戲以非對稱的方式進行謎題解答。在任一關卡中,只有一個玩家可以看到謎題的謎面,另一個玩家則負責對謎題進行操作來解答謎題。換句話說,與傳統解謎遊戲相比,《we are here too》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解謎玩家根本看不到謎面。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雙方玩家交流不暢,溝通有誤,那麼再厲害的解謎玩家也無法在不清楚謎面的情況下解答出謎題,反過來,對於知悉謎面的玩家來說,看不到另一頭解答謎題的方法和進度,也往往會一頭霧水,不知所措。因此,將看懂謎面和破解謎題兩大步驟分開給兩個玩家,考驗兩人的溝通能力,是本遊戲最核心的玩法也是最困難的地方。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雖然遊戲中兩名玩家手中各有一臺對講機,但由於網絡問題,很多玩家還是會按照傳統的開黑方法進行語音溝通。不過,再好的通訊設備也無法助力於沒有默契和良好交流的玩家。遊戲中雙方玩家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很大程度上會造成謎題破解的困難,甚至兩名玩家間的摩擦。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例如迷宮一關中,一名玩家可以於高處看到同伴玩家的位置,也能一目瞭然地看到同伴走出迷宮的路線,但身陷迷宮的玩家自己卻只能看到四周高起的圍牆,一片茫然。有時溝通不暢或者操作失誤,雙方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來,耐心也就迅速消磨掉了。站在高處的玩家會斥責迷宮內同伴為何還走不出,另一名玩家則會覺得是對方沒有指揮好。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就這樣,雙方玩家從消磨耐心開始,慢慢開始相互不理解,相互斥責、埋怨,甚至爆發衝突和爭吵。這就是遊戲獨具匠心的設計所在。在《we were here too》當中,玩家最大的敵人不是謎題或者遊戲,而是他們相互間的耐心程度、溝通交流能力與默契程度。


Steam:《我們在這裡》測評,玩家最大的敵人是溝通


遊戲與其說是兩人攜手破解謎題逃出地牢的過程,倒不如說是雙方玩家彼此溝通、交流、磨合,在默契與耐心中成長的過程。

或許,在這款遊戲中,能站在同伴的角度思考,才是達成遊戲通關最好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