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哈喽,大家好,我是游戏日报的饮料君。曾经何时,我们还用“单机游戏”来称呼不属于网络游戏的作品。如今,随着联机模式的兴盛,“单机游戏”一词已经在FPS、RTS甚至RPG领域逐渐褪色。但说到冒险解谜类游戏,似乎这个领域还鲜有被联机模式染指。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这一次,我们就介绍一款别样的双人非对称合作类地牢冒险解谜游戏《we were here too》.听到这个冗长的游戏分类,想必许多读者已经云里雾里。的确,这就是一款定位奇怪,设计思路新奇的小品级解谜游戏。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作为一款解谜类游戏,《we were here too》并没有什么详实的剧情。游戏主要讲述了由两名联机玩家扮演的雪地探寻者在暴风雪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城堡,进入城堡后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困在其中,而且两人始终无法会合,于是开始努力找寻会合或是逃离的办法。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作为小品级游戏,如果游戏过程比较顺利的话,流程大概在四到五个小时左右,也就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刚好可以体验这样一款新奇的合作游戏。但作为一个需要沟通和思考的合作解谜游戏,如果不是双方智商都在线或者沟通不畅的话,游戏的卡关程度也会难以想象。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和其他解谜类游戏不同,作为双人联机游戏,《we were here too》中两人彼此沟通的重要性远大于解谜技巧和智商,这是因为游戏以非对称的方式进行谜题解答。在任一关卡中,只有一个玩家可以看到谜题的谜面,另一个玩家则负责对谜题进行操作来解答谜题。换句话说,与传统解谜游戏相比,《we are here too》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解谜玩家根本看不到谜面。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双方玩家交流不畅,沟通有误,那么再厉害的解谜玩家也无法在不清楚谜面的情况下解答出谜题,反过来,对于知悉谜面的玩家来说,看不到另一头解答谜题的方法和进度,也往往会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因此,将看懂谜面和破解谜题两大步骤分开给两个玩家,考验两人的沟通能力,是本游戏最核心的玩法也是最困难的地方。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虽然游戏中两名玩家手中各有一台对讲机,但由于网络问题,很多玩家还是会按照传统的开黑方法进行语音沟通。不过,再好的通讯设备也无法助力于没有默契和良好交流的玩家。游戏中双方玩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谜题破解的困难,甚至两名玩家间的摩擦。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例如迷宫一关中,一名玩家可以于高处看到同伴玩家的位置,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同伴走出迷宫的路线,但身陷迷宫的玩家自己却只能看到四周高起的围墙,一片茫然。有时沟通不畅或者操作失误,双方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来,耐心也就迅速消磨掉了。站在高处的玩家会斥责迷宫内同伴为何还走不出,另一名玩家则会觉得是对方没有指挥好。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就这样,双方玩家从消磨耐心开始,慢慢开始相互不理解,相互斥责、埋怨,甚至爆发冲突和争吵。这就是游戏独具匠心的设计所在。在《we were here too》当中,玩家最大的敌人不是谜题或者游戏,而是他们相互间的耐心程度、沟通交流能力与默契程度。


Steam:《我们在这里》测评,玩家最大的敌人是沟通


游戏与其说是两人携手破解谜题逃出地牢的过程,倒不如说是双方玩家彼此沟通、交流、磨合,在默契与耐心中成长的过程。

或许,在这款游戏中,能站在同伴的角度思考,才是达成游戏通关最好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