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舞台成品字,同时上演三台戏,全国绝无仅有,不看会遗憾的


在山西省万荣县,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家祠堂,就是后土祠。后土祠是一座皇家祠院。后土祠所在汾阴脽,为故魏之国都。自汉武帝起,至宋真宗,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唐时扩建后土祠,规模庄丽,同于王室。宋真宗时再次扩建,占地面积999亩,代表了中国祭祀建筑的最高等级,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几经迁移,现在的面积小了许多。

由于后土祠是海内祠庙之冠,又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所以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慕名而来,祭祀后土,络绎不绝。祈祷后土圣母所辖九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道升平、物阜民丰;保佑全家健康平安,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尤其在后土圣母诞辰之日和十月初五庙会期间,陕西省、河南省、山西省的善男信女,商旅游客,摩肩接踵,前来祭拜后土娘娘。后土祠热闹非凡。

今天我们只说后土祠的品字戏台,据说这种品字舞台在国内是唯一的。后土祠的山门,从正面看,它和别的山门没有什么两样。从背面看,却是一个过厅戏台。为了出入方便,平时把台板卸掉。每逢庙会唱戏,就把台板架在预留的孔眼上:上面演戏,下面可以照常过往行人。图为和山门相连的舞台。


这个搭起舞台后的人行通道,成年人行走的时候是要低下头的。当地人说,之所以设计成这个,是要人们进入后土祠的时候,是要向后土娘娘低头祭拜的。这座紧靠山门的戏台的台柱上的楹联倒是别有风致:“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戏台上,才有这种特殊的感受。图为戏台,人行通道在下面。

穿过正前方甬道,并排有两个高低、大小、式样、风格完全相同的戏台。两台连脊,中间留一通道。两个并立的戏台和山门的过厅戏台一起,正好构成一个“品”字造型。因此叫做品字戏台。这两个戏台是典型的清代风味,台前额枋上所雕苍龙,活灵活现,凌空欲飞。檐下有石雕青石方柱,上面镌刻楹联。

东边戏台石柱上阴刻的楹联是:“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 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 ”,意思是所谓的“前缓声后缓声”,是演唱手法的不同,就像现在的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一样;“大垂手小垂手”是指舞蹈的不同动作。上联说歌声悦耳,下联说舞姿眩目,真是载歌载舞,不亦乐乎。


西边戏台石柱上刻的是:“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 画中人人中画予意云何”。意思就是空就是色,色就是空,我听到的是这样的;下联说的是,画面中的人物,和人物所组成的画面,你认为如何呢?当然,其他学者还有别的解释。

西台后边的木柱上还有一幅对联:“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 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上联说假,下联道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其中的奥妙,颇耐人寻味。

每逢三月十八日和十月初五日,有关部门请来戏班剧团,头上鼓乐齐鸣,台下游人来来往往。“人中画,画中人。于意云何?”此情此景浑然一体,如临仙境。只有在后土祠这种特定环境里,才能享受到这种特殊的乐趣。

最为火爆的是多年前,在品字舞台上,由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分别演出蒲剧、秦腔和豫剧。三个剧团、三个舞台演出同样的剧目,你是喜欢蒲剧、豫剧,还是秦腔?这就要看你的爱好和演员的工夫。这种景观,只有在万荣后土祠来,才能品出其中的情趣。着实独特,谓之一绝。

现在,虽然多年没有了三省同时演出各自的剧目,但是到了三月十八后土娘娘的生日,三台戏是少不了的。由于是三台同时演出,下面的观众挑拣好的看,因此,谁家的舞台下面没有观众看,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因此,演出团队的演员都会很卖力。据剧团讲,在后土祠演出,要比在别的地方演出费力的多。图为饰演宝龙图的演员。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戏剧,而是钟情于歌舞。但是在后土祠庙会期间,人们忙于烧香祭拜后土娘娘,但是仍然有不少观众站在台下看戏。由于是三台戏同时上演,难免有的舞台下看的人多一些,有的戏台观众则少一点。图为俯拍的观众。

由于是三台戏同时演出,因此,各个剧团都事先认真做好准备,只怕演出不好影响团里的商誉。演员更是竭尽全力的去演出。图为演员在化妆。

今天演出的,还有民营剧团, 这些剧团一般都是农民票友,或者是爱好戏剧的。他们的剧团一般都不卖票,是义务演出。有些剧团由于没有经费,演员的戏装都是自己掏钱买的。这些人就是图个自娱自乐。但是演出的服装、道具、化妆一定都不含糊。图为三花脸演员。

后土娘娘的生日或者庙会,都会由有关部门由出面,开正殿门给娘娘上香、祭拜后,在献殿前放开戏号炮。钟楼撞钟,鼓楼击鼓。随后,三个戏班的开场锣鼓响起,同时开演。每个演员都使出浑身解数,不敢有丝毫闪失。万荣后土祠的品字戏台是中国的国宝,希望好友有机会看一看。请你关注头条号“解福昌123”,你将会看到更多的百姓和三农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