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協議投資226億元的54個項目集中籤約 “雙鐵”時代下的長清招商之變

搭乘著濟南首條地鐵的前進之勢,鄭濟高鐵長清站加速推進。即將邁入“雙鐵”時代的長清,“雙招雙引”工作快步疾行。4月26日,在長清區舉行的2019年“新動能 新長清 新跨越”雙招雙引集中籤約大會上,正式協議投資達226億元的54個項目集中籤約。這些項目涵蓋了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精品旅遊、新能源新材料和醫養健康等產業,無論是項目規模還是質量都創歷史新高。

正式協議投資226億元的54個項目集中籤約 “雙鐵”時代下的長清招商之變


今年以來,長清區把“雙招雙引”作為加快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程來抓。當“雙鐵”時代來臨,長清如何抓住機遇?在簽約大會現場,長清區委書記王勤光談到了“雙招雙引”的新思路:聚焦“四個中心”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突出“六大功能區”定位,著眼“招大引強”建設創新高地,實施“項目+人才、人才+項目”的雙招雙引模式,實現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同頻共振。

“雙鐵”時代讓長清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高,對揚起省會龍頭的助力作用不斷增強。而對項目投資者而言,現在的長清充滿創新創業的機遇。本次簽約的山東鐵路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抓住鄭濟高鐵在長清設站的機遇,將突出科技創新、智能化、高鐵物流等功能,在高鐵沿線打造TOD模式下的高鐵產業新城;作為“國家特色小鎮最佳運營服務商”、特色小鎮建設運營專家,偉光匯通集團董事長陸學偉直接表現出對長清的好感,“長清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文旅資源厚重,集團將在崮雲湖街道建設文化旅遊特色小鎮項目;而中駿集團、大華集團等蘇滬浙企業紛紛簽約,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長清的認可。

說起“雙鐵”機遇,“雙招雙引”的一線工作者最有體會。長清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直言:“長清招商有了更多話語權”。據介紹,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後,已有400餘名客商來考察投資,其中不乏央企和國內500強企業。而在此前的“軌道新時代,秀美新長清”北京雙招雙引推介會上,已有總投資155億元的10個項目與長清區簽約。為使軌道經濟輻射效應放大,5月,長清區還將前往上海舉辦雙招雙引推介會。

在越來越多客商眼中,長清成為體現價值、成就夢想的理想熱土。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兩年,在國際投資環境低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環境下,長清區外資工作卻形成“小氣候”:2018年,長清實現1.26億美元外資到賬,全面完成全年實際利用外資任務指標,增幅列全市第1位。截至目前,長清區今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家,實現合同外資9186.54萬美元,實際到賬外資6996萬美元,已完成全年任務的70%。

“要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開放招商。”秉持這樣的招商理念,長清區不斷組織專業招商團隊“走出去”開展招商引資推介和經貿洽談活動。還深入挖掘外資新增長點,由區投資促進局牽頭梳理重點在談外資項目,與區直部門和濟南經濟開發區合作,深化“店小二”服務理念,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各項手續辦理壓茬推進、無縫銜接,實現在談項目快速推進。

今天招來的商、引來的資就是明天的新產業,今天招來的才、引來的智就是明天的新動能。長清區推動“雙招雙引”融合互動,以“人才+項目”為中心,實現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同頻共振。北大青年CEO俱樂部將投資建設北大CEO產業園,充分發揮北大校友企業影響力,把長清區作為成員企業重要的目標市場和重點投資區域,全方位參與長清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吸引北大校友創業企業落地長清。本次簽約大會上,山東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新材料研發項目實現順利簽約,學院現有燃煤汙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環境熱工過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人才工程。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7億元,年利稅可達3000萬元。

以產業園區招商並利用好閒置載體,是此次簽約項目的新特色。濟南經濟開發區圍繞13個特色園區,打造主導產業集群。今年以來,累計有7家企業入駐大學科研成果轉化服務中心,6家企業入駐龐大汽車產業園,8家企業入駐繼東文化創意印刷產業園。同時長清區還洽談引入深圳北科生物,建設濟南市生命健康產業園;與淮海融泰控股合作建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園;依託濟南農高區建設中南農高創智谷等。一個個功能定位準確、空間佈局合理、梯級發展鮮明的創業生態園區雛形初現。長清還通過挖掘土地存量潛力,吸納項目落戶,開創經濟發展、企業受益與集約用地的多贏局面。本次簽約的強金超硬鋁新材料項目將利用歸德街道閒置廠房生產高端新材料,集膳佳食品餐飲項目則將租用平安街道7800平方米標準化車間建設10萬級食品標準化獨立中央空調生產車間。

開放的姿態、優質的環境、高效的服務,正讓長清成為“宜商”之地。本次大會召開前不久,王勤光帶隊輾轉5個城市,拜訪6家企業考察13個項目,4天時間行程6000公里;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居安先後前往北京和義烏與企業洽談投資合作,2天內行程跨度達3000公里。“一把手”上門對接、“服務大使”全方位呵護、綠色通道快速辦結、“拿地即開工”、“一站式店小二服務”,在全市率先全面實施“只跑一次”改革,探索全程無償代辦;區級審批權限全部下放到經濟開發區,邀請專家一線開展規劃幫扶,實行區域綜合評價,力爭將區內審批手續壓縮至35個工作日,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局和民營經濟發展局,全面為企業服好務。在長清,“提速增效”,全方位服務招商引資已經融入日常工作的思維和行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