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內拼多多將在雲南落地100個“多多農園”

5年内拼多多将在云南落地100个“多多农园”

北京商報訊(記者王曉然 趙述評)拼多多4月26日宣佈已經與雲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5年內將落地100個“多多農園”。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內容顯示,拼多多將推進雲南特色農產品上行,構建種植、加工、營銷一體化扶貧興農產業鏈條。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推動100個“多多農園”項目落地雲南,培養5000名雲南本土農村電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個雲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雲南擁有獨特的地理、氣候和水文條件,是中國農業基礎資源最得天獨厚的地區之一。但受營銷、交通等條件制約,雲南的農產品往往“優質難有價”,部分深度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很難走出大山。

拼多多提供數據顯示,雲南蒙自石榴、丘北雪蓮果、漾濞核桃等特色農產品,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青睞,2018年,拼多多平臺誕生了一批訂單量達十萬甚至百萬級的雲南單品農產品,訂單總額接近10億元。

“雲南農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產業升級潛力。”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在‘有產就有銷’的基礎上,助力雲南更多農產區實現標準化、精品化作業,推動地區農業產業升級,通過創新機制讓農戶成為產業鏈利益主體,將是拼多多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工作。”

2019年以來,拼多多加大技術、資源、人才傾斜力度,依據雲南各農產區實際情況探索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4月7日,拼多多“雲南豐收節”走進紅河州河口縣以及屏邊縣、紅河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帶動當地菠蘿、小土豆、水果玉米等農產品大規模上行,並藉此契機,向4億消費者推廣普及大理獨頭蒜、老班章普洱茶、文山三七粉等帶有地區品牌屬性的特色農產品。

4月21日,拼多多 “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雲南保山是“多多農園”的第一站,項目覆蓋叢崗村和赧亢村792名建檔立卡人口。今年3月初,在拼多多上海總部,兩個深度貧困村的地理、物流、產品等信息,首次被納入拼多多“農貨中央處理系統”,成為這個覆蓋全國主要農產區“天網”中的一點。據瞭解,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將實現消費端“最後一公里”和原產地“最初一公里”直連,為4億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

除產、銷、研、加工一體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示範項目外,“多多農園”還實踐“新農商”機制,讓提供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小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新農商”機制是以檔卡戶集合的合作社為主體,建立農貨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該機制中,拼多多將與地方政府,形成以新農人為創業帶頭人,工廠、代運營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政府監督、平臺扶持的新農商發展模式,確保檔卡戶的核心利益。

項目初期,拼多多將提供產業扶持和營銷扶持;中期形成較為穩定的第三方“代服務”機制;後期則逐漸退出,合作社全權掌控,並由當地政府確保利益分配依規進行。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著名扶貧專家李小云表示:“‘多多農園’瞄準了農業產業利益分配、農村人才留存等核心問題,該模式若成功,將推動很多農村發展方式發生轉變。”

據悉,除雲南保山外,首期“多多農園”將有5個示範項目於雲南逐步進行,分別涉及茶葉、核桃、雪蓮果、花椒,以及特色菌菇。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於雲南等8個省及自治州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示範項目,形成覆蓋西南和西北兩大區域的新業態。其中,將有100個“多多農園”項目落地雲南,孵化和打造100個雲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