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回来的网游创业者林晓宇:云南不适合奋斗!

导读:本篇文章是回归云南的北漂专访系列之二。继电影人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本土创业者。近期,有人发起“996.ICU”运动,呼吁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度,百名微软员工签署联名信支持。996.ICU指工作996、生病ICU,也就是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一旦发现生病,可能就已经严重到需要进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对此,本篇的嘉宾90后创业者林晓宇表示,996绝不会发生在云南,因为这里根本“不适合奋斗”。

师姐要和别人结婚了,奔赴北京也没能改变暗恋的结局,2011年的林晓宇来到人生的岔路口——走,还是留?

这时,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完美世界于2016年上市,2011年至2018年间7次位列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主办三届DOTA2亚洲邀请赛,旗下有《诛仙》、《完美世界》、《梦间集》几大游戏IP,也是DOTA2在中国唯一的运营商,妥妥的大公司。

林晓宇选择留在北京完美世界,因为他和学姐就是玩DOTA认识的。完美世界选择林晓宇,则是因为他打游戏很厉害,甚至曾作为半职业选手拿到太平洋电子竞技联赛西南赛区第四名,虽然他大学读的专业是应用高分子和心理学,和游戏八竿子打不着。

北漂回来的网游创业者林晓宇:云南不适合奋斗!

说起这段北漂经历,林晓宇感慨颇深:“北京是大环境支持你去奋斗,当所有人都996,你也能够跟着坚持下来,但昆明不行,云南不适合奋斗。”996是北京多数公司的常态,林晓宇无法接受,也只得咬牙坚持。久而久之,他这个土生土长的老昆明人,反倒不再认可云南朝九晚五的散漫慵懒,“云南人做不成事儿,事情安排下来员工并不着急。这边不讲究结果,只要你做了就行,做成什么样没人在意。”

北漂回来的网游创业者林晓宇:云南不适合奋斗!

家里人却始终惦记他乡漂泊的游子,软硬兼施,希望林晓宇回到昆明工作。有次,姑姑撂下一句狠话:“在北京不回来,你还想不想看到你爸热乎的尸体?”

林晓宇一惊,回忆起父亲说过的话,心里百味杂陈。当年他去东北念书,父亲幽幽长叹:“在昆明你闹点没关系,但是跑到哈尔滨那么远的地方,如果你出事,我要第二天才看得到你的尸体”。再说自己在京两年,存款只有十来万,按这个标准,奋斗50年才够给一套78m²的小房子交首付。林晓宇反复考虑,要得,回。

北漂回来的网游创业者林晓宇:云南不适合奋斗!

无论如何,云南对林晓宇来说,是根。他北漂时最渴望的食物,是那一口销魂的老奶洋芋,而外省人无法领略洋芋的美好。

离开完美回到昆明,林晓宇和3个朋友一起创业,做农特产品电商。经过4个月的前期筹备,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项目在临沧电商产业园区启动。

“很多东西会让你飘起来,一些有地位的人会跟我称兄道弟……创业是对的,时候不对。”林晓宇还是年轻,在公司管理、商业运营等方面缺乏经验。而且,北京与云南实际存在的文化和地域差异,使得他的运营思路难以在县上推广。整整一年,资金没有回笼,林晓宇黯然退出。

折戟临沧,林晓宇表示:“创业不会错,但昆明在消磨我,云南太慵懒,不适合奋斗!”他认为昆明过于重视人情,能力不足的人就会转向跟领导打好关系,公司“养着他们吸血,阻碍有能力的人拿到更高的收入”。

之后,林晓宇在某互联网公司负责运营事务,他本想做回游戏老本行,却发现“昆明没有像样的游戏公司”。现在,他再次创业,开发高度自由化的大型端游,团队在深圳,他以后也去那边,因为“云南的技术团队不足以支撑大型游戏的开发”。

北漂回来的网游创业者林晓宇:云南不适合奋斗!

云南缺乏的不仅仅是技术团队,应该说,在整个云南,游戏产业未能成型。昆明较有影响力的游戏公司有两家,一是2018年爆火的《太吾绘卷》工作室,二是云南天之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云南唯一挂牌新三板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从2016年业绩开始下滑。

北漂回来的网游创业者林晓宇:云南不适合奋斗!

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却好像绕过了云南这片礁石。在上海、武汉等经济发达地区,电子竞技已经被人们所认可,中国传媒大学还设立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动画(游戏设计艺术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等游戏相关专业。而云南,受市场环境局限,人们抗拒改变,难以看到游戏这类新兴产业的商机和价值,只要还贴着玩物丧志的标签,游戏就不会成为正经工作。

耐人寻味的是,在全国游戏巨头工作、参与组织两届完美盛典,履历优秀如林晓宇,至今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做游戏。

后记:

在林晓宇看来,云南不适合奋斗。

可是每天早上,我们依然在昆明的街头,看见很多人行色匆匆,他们在奔忙,他们在奋斗。

我理解对于林晓宇来说,为什么云南不适合奋斗?因为云南,不适合林晓宇的奋斗。

互联网之于云南,本来就是一块荒地,更何况互联网游戏这样的细分行业,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抑或是人才储备与硬件铺设,更是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林晓宇的奋斗方向,压根和目前云南的产业现状,发生了错位。当然,产业类型单一、产业经济的不发达,也造就了昆明天生没法和一线城市去比拼个人的发展机会和竞争氛围。毕竟,一座城市的节奏快慢,和经济的发展程度,有着很高的关联性。

但我还是感到欣慰,像林晓宇这样曾经在发达城市拼搏过的年轻人,带着奋斗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回到昆明,他们利用自己的经历,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也更欣慰,在云南这块互联网科技的荒漠上,他们正在嫁接发达城市的资源,努力耕耘。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对这些“拓荒者”,都该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祝福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