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有賀浩一(右2)在介紹桃樹樹體結構

“你怎麼看桃樹的平棚架種植模式?”我問有賀浩一。這是一種新模式,在日本也不多見。

“這種模式的優點是上色均勻,品質一致,但我不認為這是一種會流行的做法。”有賀浩一說:“第一是夏天的管理比較繁瑣,徒長枝多;第二是比較佔地方,收穫同樣的產量這種模式佔的地方比較大,花的錢也比較多。”

“我是沒有興趣做這種類型的。”他補充道。

“你呢?你有興趣嗎?”我轉身問黃偉。這個做平棚架的桃園是他提議去看的,他去年6月來過這個園子,第一次看到桃樹竟然可以做成葡萄般的平面結果,從他拍的小視頻中可以看出平棚架下的桃子大小很均勻。他把這個視頻傳給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姜全,姜全回了兩個字:費工。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桃(李)的水平棚架種植模式(初結果樹)

也是,國內正在大力推廣省力化種植,像這種逆“天”的模式實施難度確實很大。我感嘆的是日本人居然能把這種違背植物生長天性的做法做到渾然天成。眼前這片園子不大,應該是生長了3年的樹體,也是兩主枝開心形。園主是用彎曲的鋼管來引縛主枝上架,主枝上已經培育了2~3個側枝,側枝上佈滿正在花期的中短果枝。令人歎服的是,主枝上除了側枝,沒有其他粗大枝條,也少有大的鋸口,呈現出主枝強壯、樹勢中庸的良好態勢。幾乎挑不出毛病。

在另一塊果園,盛花中的李樹也是採用這種平棚架的種植模式。盛果期,高定幹,三主枝。主幹、主枝、側枝、結果枝,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擺佈均勻,令人賞心悅目。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李水平棚架種植模式(盛果期)

“這才是園藝!”我讚歎道。

“我有一個疑問,像日本的梨樹水平棚架形,中國其實早就引進了,也推廣了不少面積,但在中國很少有果園能做成像日本這樣的水平棚架,也就是說技術引過來是要打折扣的,甚至是完全走形的,你覺得這個主要是什麼原因?”我問黃偉。

“為什麼我在日本學了那麼多年,到現在才學到80%,起初才學了20%,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是分段來的,不可能一整年在日本學習,所以沒有了解到整個生產流程。”黃偉說:“如果能夠在日本待一整年,整個生產環節跟著日本人去做,絕對能學會日本人的90%。”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上海哈瑪匠果園即景

“不一定。”同行的葛彥會在一旁說。葛彥會早年曾在日本研修3年,又在日本國立巖手大學做了一年的訪問學者,後來在河北工作時主要從事中日技術交流的中介和翻譯工作。與黃偉相比,他的專業基礎要紮實得多,所以在有賀浩一的介紹下,成為上海哈瑪匠果園的技術指導老師。“中國派到日本留學和研修的人很多,但真正學到精髓的人確實不多,我覺得一方面是黃偉說的沒學全面,或者日本的技術員有所保留;另一方面,中國人的性格可能受中庸之道的影響,‘差不多’‘大概’就可以了,不像日本人一根筋地把事情做到極致……”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的李樹整形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日本庭院的葡萄整形

“對的。”黃偉接著說:“打個比方說,今天有賀先生說他的女婿本想跟著當地最牛的老師去學種桃樹,最後這位老師讓他的女婿回去了。說了幾個原因,一個是說第一次去不帶筆記本,那你來學什麼;另一個在枝條剪下來之後,沒有及時地把枝條整理掉。這說明這個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就不願意教。日本人都是非常認真地按照流程來做事的,日本的精細化就體現在這上面。”

“是不是說我們把以前的匠心精神丟失了?”我問他倆。

“對,有點急功近利了。”他倆異口同聲地說。

清揚,1991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果業信息》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1月入駐《今日頭條》,2018年11月獲“2018年度十大三農頭條號”稱號。

日本農業的精緻,我們為什麼學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