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哪座城市能成為經濟副中心?你怎麼看?

航拍鄉村達人


20

瀘州把瀘縣合江縣納進城區一起發力。瀘縣正在撤縣改區(瀘川區)的路上,合江也在撤縣設區的路上,瀘縣合江與瀘州同城化,建設瀘縣合江與瀘州的城際高鐵讓路線合江更快的融入瀘州瀘州雲龍機場t2航站樓,12萬平方在2022年,國內航線120條,國際航線實現30條左右實現吞吐量在2030年實現1000萬人次雲龍機場實現機場E級運行,機場跑道延長到3200米機場另外建一個跑道,3200米可以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運輸機的起降和試飛工作。以實現雲龍附近成為安225,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制造生產地。

瀘州在2020年開建瀘州二環高速繞城高速在合江堯壩鎮。佛音鎮白沙鎮。瀘縣的太伏鎮,楊久街,雲龍鎮,德勝鎮,牛灘鎮,海潮鎮,富順長灘鎮,江陽區通灘鎮,況場鎮,丹林鎮,江北鎮,納溪區大渡口鎮,渠壩鎮,白節鎮鏈接合江堯壩鎮成為瀘州二環高速公路!

瀘州到永川高速路實現三年後建成通車瀘州到永川一級公路從瀘州立石,瀘州城區,瀘州。瀘州到撫順,到了自貢,臨崗公路,大件公路四車道,瀘州到南溪四車道一級公路建設中。瀘州瀘榮公路瀘州到玄灘到玄灘一級公路四車道,

瀘州新建瀘州客運碼頭。沱江長江夜景,郵輪客運碼頭。瀘州港二期建設是瀘州港一期的三倍。

瀘州新建大橋15座,地鐵五條線,是瀘縣城區和合江城區,連接瀘州的最快交通方式。

瀘州城區實現棚改瀘州江城水井溝拆建大棚修建CBD。建設10-20棟200米以上成為瀘州的城市中心,瀘州茜草半島,成為瀘州的第二個CBD。修建468米的寫字樓群,CBD大樓二三十座。實現兩個半島的首尾相應,成為城市中心的焦點,瀘州佳樂世紀城,是瀘州的第三個CBD,呼應大學城,是瀘州的另外一個焦點,

在2025年,實現瀘州城區達到300平方公里,人口280萬。2030年達到50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460萬,成為實至名歸的四川第二城,成渝第三城!

瀘州在2030年實現gpt成長達到百分之四百,

再過三~五年待川南城際、渝昆、瀘遵高鐵通車後,再加上已成有的自貿區、國家高新區、長江經濟開發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區、世界白酒基地、四川首港、四川第三航空港、川滇黔渝中心城市、國家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 ,到2020年,城建面積和城市人口均達200萬。名副其實的成渝第二城…。

(純粹吹牛擺龍門陣,一切構想而已,大家開心就好,哈哈)


小強精神四哥哥


2017年四川的經濟總量36980億,其中成都以13890億排在第一,佔比38%。總量是全省排在第二名綿陽2075億的6.7倍。即便在其他20個地級市中選擇一個作為經濟副中心城市,那麼這個城市也只能做一個撇腳的副經濟中心。

靠投入建設可以打造經濟副中心嗎?

要在成都之外選擇全省的經濟副中心,雖說有些晚。可這也是四川意識到成都一省獨大的風險性,也是8300萬人口的四川人這些年只對成都輸血的結果,以後還會反過來制約著成都的經濟發展,以及全省的經濟發展。

但這種經過幾十年時間沉澱下來的結果,很難在一朝一夕時間可以改變,以後只要能夠讓成都的佔比維持在這個1/3的水平不再增加已經很不錯了。

加大對一個新的經濟副中心的支持,主要是在經濟、產業、政策上予以支持。在投資加大的期間,基建快馬加鞭,產業以中低端轉移為主。可一旦支持熱度退卻,便又回到了常態,回顧到平靜。

要靠什麼才可以持續發展?

人口流入及中低端產業流入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從交通樞紐和教育投入二方面來突破。

交通樞紐主要是航空、高鐵、城際、地鐵、高速等交通轉運功能的建立。航空與高鐵以成都龍頭無法撼動。教育是以高校轉移的方式給予支持。

地鐵建設從面前的333審批要求分析,20個城市中沒有一個符合建設要求。未來即便有那麼一二個城市夠到審批條件,建設二三條地鐵那也形成不了地鐵網絡,起不來多少作用。

四川還有木有城市可以打造有潛力的經濟副中心?而不僅僅是喊口號。

筆者認為這個城市只有資陽市。資陽距離成都只有70、80公里,離機場更是隻要20公里。即便不能再把簡陽要回來,那也不能讓資陽再向成都輸出。

以全省力量打造資陽,建設與成都的城際,與機場的地鐵。以機場為契機,把資陽打造成一個航空產業基地。這樣才會有一個名副其實的經濟副中心,而這個經濟副中心就是資陽。其次,感覺沒有其次。


鞅論財經


我的觀點可能和其他朋友的有點不一樣,我覺得四川經濟副中心會有其中一個落在內江自貢同城化的城市圈裡

自貢這幾年大力提倡文明城市,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交通文旅,招商引資,特別是最近半年城市煥然一新,從以前的文明環保臨時性應付檢查到文明環保常態化發展。以小見大能看到在這屆市委書記的帶領下有了長足發展。碧桂園、恆大、萬達、綠地、方特集團等依次落戶自貢,自貢大力發展物流,爭取成為川南物流中轉中心,成立物流無水港。成都高鐵到自貢高鐵已經快馬加鞭提上日程,預計在2024年自貢將會有兩條高鐵線穿過。極大的縮短城市間距離。

自貢本地的美食鹽幫菜招牌、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招牌、享譽中外的彩燈文化招牌、千年井鹽招牌都是自貢文旅的潛力股。

內江自貢兩地市民期盼已久的同城化已經拉開序幕,率先在2019年交通卡社保卡等互通互聯。簽署兩市同城合作備忘錄,自貢內江在今後的同城發展中定會因為地理優越位置佔據副中心區域的一席之地。





轉轉80882791


建設四川經濟副中心這個概念自去年提出以來,迅速成為了全川發展的熱點詞。經濟副中心是一個城市,還是可以同時是幾個城市?彭清華書記說到四川需要一定規模的經濟副中心,一切靠實力說話,只要符合條件,“經濟副中心”的桂冠就會敲鑼打鼓的送過來。

經濟副中心需要達到什麼條件標準呢?硬性指標主要有三個:一是GDP需要佔到全省的12%以上,成都的30%以上。二是常住人口要佔到全省10%以上。三是要具有區位優勢,能夠輻射周邊。目前呼聲較高的有綿陽、德陽、宜賓、南充、瀘州、達州、樂山7個城市。這些城市目前的確是四川發展的比較好的城市,地理位置也比較優越,一定程度上能夠輻射周邊。

那到底誰的優勢比較明顯呢?我們單來看看2018年四川及各地市州的GDP總量,四川突破4萬億,首位城市成都1.5萬億,排名第二的綿陽為2300億,德陽、宜賓、南充三個城市邁入2000億俱樂部,也就是說要想成為經濟副中心,GDP得在5000億以上。僅從這點來看這些城市還差的很遠,都沒有成為經濟副中心的優勢。

建設經濟副中心任重道遠,按照目前的速度,至少5-8年或許才會有個別城市GDP達到5000億,那個時候成都估計早就超過2萬億了。目前各個城市都提出要向著經濟副中心闊步前行,我覺得口號意味更重,因為短期內經濟很難實現暴發式增長,更不要談科創能力、營商環境了。


平心觀世界


應該是達州,理由有三:

1.達州是中國的圓心,且位於成都、重慶、西安三個國家一線城市的中心點,區位優勢特別明顯,是十分重要的戰略支撐點;

2.交通發達,擁有西南地區的第四大火車站🚉,還有兩條高鐵🚄交匯,四川省第二大機場✈️,與萬州實行一體化建設,🚢可聯通“一帶一路”;

3.文化因素,四川的文化主體是蜀文化和巴文化,成都是蜀文化的中心,有三星堆遺址,達州是巴文化的中心,有羅家壩遺址,而且達州至今還擁有生活下來的巴人(土家族)和賨人(達州市渠縣人),建有達州博物館和巴文化研究院。








河東來


最近幾年,圍繞四川經濟副中心設在哪裡?網上有大量猜測和探討,甚至出現將自貢市和內江市合併,共建一個貢江市的說法。

作為一個客居成都,祖籍自貢的人,自貢的點滴發展都牽動我的神經,希望自貢的天更藍、水更綠、經濟一年更比一年好。世間之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骨感的。接下來我就客觀、公正的和大家討論一下這種合併。

經濟地理上說200公里產生一個大型城市,夾在重慶、成都中間,要長不短的,尤其現在快速交通的形成,對於內江、自貢兩地自身沒有什麼優勢的牽強合併,首先區位上有問題。

其二,如何吸引人口流入?不是簡單的修房造屋,搞一座空城,肯定要有產業來支撐,這是先要人還是先造城的問題,和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無解。沒有產業支撐,居民不能安居樂業,通過行政手段來合併,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美夢而已。

其三、四川是全國的另類,舉全省之力建設成都,好處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可以把成都建設成內陸不靠江不靠海的超級大都市,如果全省均衡發展,和吃大鍋飯一樣,最終哪個城市都不怎麼樣,城市吸引力降低,都成了西都欠發達地區。成都獨大這個局面很受四川人民非議,其實看看韓國、日本,全國近80%的國民都集中在首爾都市圈、東京都市圈,發展得很好也很成功,是世界級的大都市圈。再看成都,四川一城獨大就很容易理解,城市大了,吸引力才會上升,不僅吸引本省人民還吸引外省甚至外國人湧入,有人口湧入和資本、產業帶入的城市才是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至少我是很認可目前成都現狀並看好其未來,當然和北上廣深、甚至杭州、南京、或者武漢相比,成都還要繼續舉全川之力發展自己。在當前成都獨大,又距另一座大城市重慶不算太遠,內江、自貢合併,夾在中間,去搶成都、重慶資源和機會,去談和諧發展,我看有點難。

參照北京搞一個雄安新區,成都好比是北京,把貢江比做雄安行不行?肯定不行,這首先不是一個量級的比較,接下來,北京的目的是城市功能的優化,雄安新區是在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產業升級,自貢內江組建的貢江市承接什麼?成都重慶忙於做大自己,不在城市競爭中打壓都已經很開恩了,靠自己,做什麼?城市如何定位?製造業、金融業、服務業還是什麼?現在兩座城市都在競爭中發展遲緩,比周邊的宜賓、瀘州、還有樂山都差,優秀的企業、高淨值人口在不斷外流,合併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合併的目的,是為了爭做四川經濟副中心,這是圖虛名,沒有實際意義,相信網友們不過是頭腦風暴法中的腦洞大開,民間茶餘飯後的閒聊。

說到四川省經濟副中心,綿陽GDP全省常年第二,但離成都僅百餘公里,太近;德陽工業基礎不錯,離成都才五十公里,將來有被成都同城的趨勢;南充有戲,人口多,離成都相距較遠,可以爭取一下;宜賓非常有區位優勢,又是川、黔、滇三省交界處,輻射近三千萬人口,陸路、水運、航空、製造業都在川內可圈可點;滬州這些年發展勢頭強勁,很有大都市範兒,但較之周邊,我更看好宜賓,至於貢江市嘛,只是個有想像空間的話題而已。

凡事無絕對,或許合併後,從中央到省級政府、到地方,鐵了心要建設好貢江市,把全省製造業、物流服務業等,像有人說的把省政府都搬過來,這種操作還是有希望的。


一路狂奔222930401


偽命題有什麼可討論的!什麼叫經濟副中心?一個15000多億,一堆2、3000億上下的,既然叫副中心,請問應該是中心的百分之多少才算副中心?沒有70%也得有40-50%吧。班長都讀到大學了,掛個名叫做副班長的還在上小學,一堆只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還天天叫囂經濟副中心,這不搞笑嗎?現在的四川哪有經濟副中心可言,那是為了平衡川內其他城市的怨氣給大家一點希望,僅僅透點風出來而已,以現在的發展來看,資源沒機會流向其他城市的,只可能其他城市的資源向成都集中,這些城市逐漸變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沒有產業就意味著為了生存和發展就得背井離鄉,留不住人才又怎麼發展產業,形成一個又一個惡性循環,等著看吧


MervinDeng


宜賓引進了一批大產業,還有兩個雙城運動,長江口的六岸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大變遷,城市人口數量迅速上升🔝,小汽車🚗產業今年投產,大量的手機📱銷往國外創匯,電動汽車🚘產業園區馬上就要開始投產了,還有輕軌電車產業園正式投入下線,還有一莫多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港口鐵路正在建設,港口吞吐量不斷增長,江安撤縣設區,擴大城市規模面積,完善城市功能,沿江大城市規劃正在逐步形成規模,今年的GDP經濟增長速度迅猛,高鐵🚄八縱八橫經過宜賓,還有國家的大型水電站工程不斷推進,旅遊景點非常之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抗戰文化遺產在李莊古鎮、五糧液旅遊大產業層出不窮,新機場✈️馬上就要投入使用,鐵、公、水、空全方位的提升,成宜高速明年通車!一麼多的事物騰空出世。宜賓學院國際校區,這就是宜賓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為宜賓創造四川省經濟副中心創造良好的條件。


文鵬無不良嗜好


四川省位於中國的西南方位,2018年四川省的GDP總量位於中國前列,是西南地區重要的經濟大省,同時四川也是中國西部工業門類最齊全,優勢產品最多實力最強的工業基地,涵蓋了機械電子、冶金製造、化學化工、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重要產業。

四川省的經濟在西南地區較為發達,但是仔細來看,出現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GDP總量基本上全集中在省會城市成都市上,而剩下的城市的經濟情況與成都市相差巨大,從下圖可以看到,成都市2018年的GDP總量達到了大約15343億元,比排名第二的綿陽整整高出了12000億元,差距相差可謂巨大。


另外我們可以從下圖看到,成都市的GDP總量佔到四川省GDP總量的37.72%,也就意味著四川省的GDP有三分之一是由成都市提供的,所以可以說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經濟中心。

那麼有哪座城市能夠成為經濟副中心呢?

我覺得目前來說還是沒有的,因為四川省內除成都外,其他城市的發展情況大致相同,而且大部分優勢產業都集中在成都市,很難短時間有一定的改變,就算是新建設一個副中心城市,但是其根本原則沒有變化的話,那麼這些產業又會轉移到成都市內,又會回到原先的發展狀態,這樣不僅費力還費錢。

其實像四川這樣將經濟主要集中在省會發展的情況在很多省份都有,因為與沿海地區相比,內陸城市的發展機會相對較少,所以只能夠集中力量辦成一件事,所以在大部分的西南、西北地區都會出現這種一城獨大的局面,可以說這也是一條好的發展道路,先通過集中建設,發展某一城市,再利用先富起來的城市帶動後富起來的城市。


與財為伴


應該是一超多強,就像當今的世界格局。成都像美國,還有多強,中國是世界的副中心,歐盟、日本、印度、巴西等多強。個人認為還應該有四個城市:宜賓、南充、綿陽、雅安。分別輻射帶頭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作為四向拓展的承接結點,輻射梯次開發轉接成都的優勢產能,把周邊產業進行粗加工再輸送成都進行精深加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增值贏利,利潤拿出一部分反哺周邊發展生產,形成良性循環,省政府統籌佈局安排,政策支持保障,資金人才資源合理佈局,巴中、廣元以及三州地區重點傾斜,最終實現相對平衡發展。成都仍然要超速發展,搶佔國內外先機,才有能力拉幫家裡的窮兄弟,就像一家人中的大哥一樣。除比之外,幾個二把手兄弟也要努力贏得國內市場,保障自身,減輕大哥的負擔,使其全力以赴拉扯家裡的窮兄弟,必要時幾個二把手也要出點力協助老大。省政府是老子,以稅收、財政等措施綜合平衡。四川大有希望,領導眼光遠大,措施有力。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