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開親子活動會但父母沒有時間去參加,孩子的內心會受到創傷嗎?

飄逸吖--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的陪伴。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開親子活動,但是父母沒有時間去參加,孩子的內心會受到創傷嗎?

說實話,當然會的,因為這種情況我都經歷過的。那是小寶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幼兒園有親子活動,孩子們有表演,需要家長參加觀看,給孩子們鼓掌。可是因為我們都要上班,我就給老師簡單的說了一下,就沒有去。本來我以為沒有什麼大事的。結果活動結束後,老師給我發了一張小寶哭的照片。看得我心疼的不行。


從那一刻起,我就下定了決心,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我都要好好的陪在小寶身邊,不會再讓他感覺到孤單和無助。

作為父母,我們都沒有經驗,都是在生活中和帶娃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自我的學習和提升,以便給娃更好的。所以當娃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們就要理解到幼兒園辦親子活動會的目的和意義,這樣才能陪著孩子快樂的成長,不錯過孩子成長的瞬間。

首先我們作為家長要了解親子活動的定義:

家長陪著孩子參加一些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活動,能夠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讓孩子結識更多的朋友。通過活動來鍛鍊孩子的參與性,培養孩子的性格,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那幼兒園舉辦親子活動會的目的有哪些呢?

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關注孩子的成長。

家長平時的工作都是比較忙的,有些家長就是把孩子交到幼兒園就不管了。認為這都是老師的責任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和參與的。

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能夠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長能夠看到孩子的適應力,活動性,瞭解孩子的成長。同時夠近距離的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就孩子最近的情況和老師進行探討,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的不足,並及時的糾正,以保證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畢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我們這些家長。

二、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能夠促進親子關係的健康發展。

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既能讓小朋友參與到其中,也能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活動。任何的親子活動其實都能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而幼兒園的活動其實更能調動孩子和家長的積極性。因為孩子看到父母在旁邊,心裡會更踏實,更自信,表現也會更活躍。而父母因為在幼兒園的原因,對待孩子也會表現的比平時更有耐心,心情更平和溫柔。這樣的良性循環,會大大的促進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度,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

在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中,很多是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的,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協作,配合。比如扔球投籃的遊戲,孩子拿著球,家長拿著球籃,孩子往球籃裡投球,看誰投中的多;比如讓父母揹著孩子,腿上綁著氣球,玩踩氣球的遊戲……這樣的親子活動,大大的增加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快樂,共同成長。

這就是幼兒園辦親子活動的目地,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感受快樂,享受成長。

三、親子活動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出現在自己的周圍,孩子大大心裡享受到被關注,被欣賞,被鼓勵。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勇敢,更積極。親子活動本來就是寓教於樂,讓孩子在遊戲中享受快樂,學到知識,鍛鍊能力。多參加親子活動,還能發現孩子的潛能,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因為父母經常與孩子一起活動,就會察覺到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有哪方面的天賦,比較擅長做什麼。然後可以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和培養,讓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再後來有了親子活動,我哪怕是請假都要去參加,小寶看到我時,臉上就露出來甜甜的笑。然後小寶表演跳舞節目的時候,表現的就非常勇敢和活躍,他的眼睛一直看著我。我呢就一直衝著他豎起大拇指,對他表示鼓勵。


孩子在親子活動中.不僅能夠感受到快樂,還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這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所以作為家長,如果孩子的幼兒園有親子活動需要家長參加,家長還是儘量參加。如果是實在脫不開身,也要找孩子熟悉的人(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代替父母去參加。這樣至少孩子的心裡是安慰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孩子的失落感,讓孩子沒有被忽視的感覺。

感謝閱文,我是小風車媽咪,有一個陽光可愛的小子。我認為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歡迎一起探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小風車媽咪


在我的幼教生涯中,我看得出來孩子還是會在意的。有些孩子敏感的孩子會偷偷哭泣或者在人群中尋找家長的影子:當看到爸爸媽媽時,他們的眼神是靈動的,瞬間精神百倍;在人群中掃了幾圈還是沒發現家長的蹤跡,他們目光黯淡了,有點憂傷。

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想的到爸爸媽媽的注視

每一次排練,很辛苦很累的時候,孩子想到爸爸媽媽會來觀看錶演。

他們就開始打起精神了,覺得一切都值得。

在孩子心裡,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陪伴是最幸福。

每一次活動活動,都能看見孩子的成長

很多家長平時工作太忙了,晚上回家孩子又睡著了。

學校組織親子活動也是給孩子和家長一起親密接觸的機會。

難得的親子時光,家長看到一個出色能幹的孩子,孩子有父母耐心有愛的陪伴。

這是老師和幼兒園最想看到的一幕。

如果實在沒辦法參加

如果實在沒辦法參加可以請家裡老人參加,或者父母每人參加一次。

因為孩子的成長轉瞬即逝,忙忙碌碌中很容易就錯過。

希望家長們都很好好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珍惜幼兒園給家長和小朋友創造的機會哦。

“因為是麻麻”幼教一線工作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

因為是麻麻


在懷我們大寶時我就把工作辭掉了,準備在家做個家庭主婦陪伴孩子成長到2歲,後來我怕和世界脫軌,也是去找了一份可以接孩子上下學的工作。有一次幼兒園親子活動剛好撞上工作日,在考慮要不要請假中糾結了一會,最終還是決定請假,作為一個孩子媽媽,我覺得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期都很重要,特別是在幼兒成長階段,要是做媽媽或者爸爸的缺席孩子這個親子活動,我覺得我家寶寶會很失落,會羨慕別人家有家長陪伴,自己卻苦零零一個人,搞不好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有些年輕寶媽生完孩子後迅速的陷入工作,有些媽媽是工作狂,或許會處於一些原因推掉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我去參加大寶親子活動就曾問過幼兒班主任,為什麼不分家長缺席活動,老師說理由各種各樣。

“爸媽明天工作忙,走不開,讓奶奶去陪你啊”“要是請假要扣全勤,讓爺爺陪你”“老師,我這邊上司不好請假,明天親子活動去不了,請你多照看一些我們家寶寶”

從一個媽媽的角度來講,我覺得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最好是由爸媽陪著,畢竟這種活動一年才舉辦1兩次,有利於家長了解自己家孩子在學校過的開心不開心,跟同學們的互動是否和諧友好等,同時有利於培養孩子性格陽光開朗,動手能力的活動。

要是雙方家長真沒空,最好也有爺爺或者奶奶,親近的親戚陪在身邊哦,要讓孩子孤零零一個人。


辣媽育兒那些事


每一個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肯定會開展一些親子活動,只要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肯定是需要家長參與的。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孩子的父母沒有時間去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內心會不會受到創傷?答案是肯定的!孩子肯定會受到傷害!



當然孩子的性格和脾氣不一樣,可能受到創傷的嚴重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就屬於性格比較開朗,比較活潑,也比較能理解家長的那一種,即使他的家長沒有來給他參加親子活動,他也沒有感覺到多麼難過。可能在其他家長來的時候心裡多少會有點不好受,但是過一會兒也就很好了。

那麼對於一些性格比較內向,想事情比較多,思想比較成熟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情況如果經常發生的話,孩子的心靈肯定會受到傷害,會有一定的心理陰影。所以幼兒園為什麼每次在親子活動的時候,都會提前都會詢問一下家長的時間,儘量的選擇大部分家長都來參加的那個時間,就是為了能讓所有的家長都能陪著孩子參加親子活動,避免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家長經常性的陪孩子參加親子活動對於孩子來說肯定也是非常好的,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更能讓孩子的心理更加的健康,更加的活潑。幼兒園的孩子,他即使上幼兒園大班,他的年齡也比較小,也是想要得到家長的關注和關愛的。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同時也是一名母親,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三年,我從來沒有給他參加過親子活動,孩子的父親平時工作也比較忙,如果幼兒園經常搞親子活動的話,可能不好意思經常請假來給孩子參加親子活動,所以我能明顯的看得出來每一次搞親子活動的時候,孩子都是非常傷心的。

早晨就會在我面前叨叨說能不能讓爸爸去給他參加親子活動?媽媽能不能陪他參加親子活動?我給他的回答永遠都是媽媽班級裡面還有那麼多的孩子,還要照顧其他的孩子。然後說完之後我就會很難受,孩子也會很難過!因為班級裡面肯定也有父母沒有時間來給孩子參加親子活動的,所以作為幼兒園老師,到那個時候肯定要照顧這些孩子,去給這些孩子當家長來參加親子活動。



那麼我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完全的給他去參加親子活動,每一次孩子都是孤零零的坐在那裡,看到其他的小朋友參加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說句實話,我們幼兒園老師的做法還是比較好的,每一次搞親子活動,只要有家長沒有來的,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會有一個專門的老師來照看這些孩子,和這些孩子共同參加親子活動,所以孩子的心理上最起碼還不是那麼難受的。

我最怕的就是參加一些戶外的親子活動,在教室裡面有老師看著還好,那麼在戶外的時候老師肯定要忙於組織一些項目和紀律,所以沒有多少的時間來帶領,來陪伴這些孩子。那個時候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傷害是比較大的,現在孩子長大了,每次和我談起了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的心裡都是特別難受,覺得虧欠了孩子。

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肯定要有一些犧牲的。並且我家孩子的性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每一次只要說說就過去了,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孩子每次說過去是過去了,但是他的心裡還是會在意這件事情,因為只要有活動的時候,他就會把之前的這件事情翻出來給我說一遍,說明他的心裡對我不能陪他參加親子活動這件事情很在意。

那麼我相信大家前段時間都看過這麼一個新聞,一所幼兒園裡面搞親子活動,有一個小女孩,拿著報紙站在角落裡用很羨慕的眼光去看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搞親子活動,因為她自己的父母並沒有來陪伴她。這個時候我相信對於很多作為父母的人來說,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肯定會心裡特別難受,會覺得這個孩子很可憐,很心疼這個孩子。

還是那句話,不管是作為幼兒園老師,還是作為家長來說,如果幼兒園搞親子活動的話,建議家長儘量請假陪孩子參加親子活動,幼兒園搞親子活動不是說三天兩頭的搞,肯定是隔一段時間才搞一次。所以為了能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為了不讓孩子在幼兒預測留下遺憾,為了不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家長還是要儘量的參加孩子幼兒園搞的這些親子活動的。



因為孩子的童年是不可替代的。他的童年過去了就過去了,家長等孩子長大了之後,想要再參與孩子的生活肯定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趁著孩子還需要家長的陪伴,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工作忙了可以請假,錢沒了可以再去掙,但是孩子的童年,家長陪伴孩子的親子時光是一去不復返了,是用什麼東西都買不到的!


最美幼兒教師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開親子活動會,但父母沒有時間去參加,孩子會受到創傷嗎?

孩子受不受到創傷要看他的承受能力,但是孩子會不開心、難過、失落是真的。



1. 親子活動家長不參加,孩子也沒有辦法參加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不去就不去了,孩子自己玩也是一樣的,但是當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的媽媽或者爸爸都來了,在遊戲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參與,而自己的父母沒有參加,一個人也無法參與,內心肯定會傷心難過。

2.父母錯過親子溝通機會



大多數時候老師會幫忙帶著孩子一起玩,但是老師畢竟還要主持,管理孩子,組織活動,攝影留資料這些,有時候真的忙不過來,再說,跟老師或者其他家長一起遊戲,他也不會很開心。畢竟親子活動會的真正意義,不是玩了幾個遊戲,吃了什麼好吃的,而是利用活動的機會增進親自之間的感情,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知道如何去教育他們。

3.讓孩子誤以為自己不重要



父母工作忙,不就是為了孩子嗎?如果因為工作原因忽略了孩子,孩子就會感覺自己不重要,爸爸媽媽不愛自己,這種想法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所以,父母最好還是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不是很頻繁,為了孩子請個假又何妨?就當給自己的心情也放個假,多陪陪孩子,挺好的!


丁媽親子時光


肯定會有影響的!其他小朋友都有家人陪著,他孤單一個人心裡肯定不好受,即使你把他接回來,等他聽其他小朋友說開親子會了,他也肯定很失望自己沒有參加!

之前看一新聞就是關於一親子活動女孩父母沒去,她傷心的坐在那裡哭了,還有人問如果不是其中一個家長,你會去抱抱她嗎?很多人都說會,可是當你身臨其境時,你的眼裡可能就只有自己的孩子了,這是本能也是人之長性,事後你可能會安慰小女孩,可是都不如她父母在身邊好!

所有學校裡的活動儘量參加,即使你沒有時間,讓親朋去也好!

前幾天我孩子學校組織親子活動去動物園,她看見其他班的小朋友也去,就問為什麼她上小一班的時候沒有親子出遊活動……我說你們當時心組織但是天氣不好取消了(事實),你看那麼小的孩子都會比較,所以儘量不要讓孩子落單,積極參加學校活動!



隨想匯


既然是親子活動,就是想增加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培養親子感情。

但面對現有的生活壓力和工作性質問題。家長不能到場的情景這個並不少見。各家有本難唸的經,為了生活,可以理解。作為孩子的父母,同樣不想錯過和孩子更多互動的機會,畢竟對於孩子以後得成長來說是有幫助的。

家長不能到場。那親子活動,有些幼兒園會照顧到孩子的情緒,安排學校老師陪同父母不能到場的孩子參與活動。但有些幼兒園會放任孩子自己孤苦伶仃。經常在網上看到,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孩子一個人站在隊伍裡面。看著其他的父母陪同自己的孩子,不知所措。如果是您的孩子,相信您看到這一幕內心同樣是如刀割一般。其實孩子和家長是一樣的,他們看到別人的孩子都有父母陪同,而自己沒有。對於內心傷害是挺大的。一次兩次可能不明顯,次數多了之後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會感覺自己是孤獨的。這對孩子以後的身心發展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所有儘量能參加親子活動的。作為父母一定積極參加,並且要帶動孩子來融入活動。雖然我們暫時會丟失一些。但在親情面前,又有什麼是放不下的呢?


夢者行走


孩子可能會有失落感,但是創傷不一定有。

有沒有創傷不是去不去親子活動這一件事決定的,而要看父母平時給孩子的愛,是什麼質量。

如果平時父母跟孩子相處時,對孩子足夠尊重、有耐心,那麼即使因為工作忙一次親子活動都沒參加,孩子也不至於有創傷,因為對父母的愛有信心,就不需要父母用“參加活動”來證明。

相反,如果平時父母有時間也很少用來陪伴孩子,管教孩子又很嚴苛,少有共情和理解。那麼“不參加親子活動”可能會成為雪上加霜的打擊。


寬和教養


會,三歲多小孩子的意識雖然沒有大人成熟,但是很敏感,比如有一次孩子沒穿校服,班級組織活動,下午接孩子,見面牽著手到回家路上,一直不說話,低頭嘟嘴,都快到家了,孩子說了一句為什麼就她沒穿校服,又強調補了一句沒穿校服都感冒了,其實校服薄,她只是糾結沒穿校服這件事。平時出門媽媽帶和爸爸帶都不願意要一起帶說有意思。從這件小事看來,小孩子非常希望父母參加活動,需要陪伴互動,需要一起參與和配合,需要鼓勵幫助,激發孩子的熱情和興趣,培養自信,也需要安全感,儘量不要讓孩子失望。


2019願春風十里


除非萬不得已,否則請盡力參加。

為人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高估了孩子的堅強以及低估了自己的缺席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