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我一直在哭,我媽一直在笑,這才是最讓我恐怖的事』

這是前段時間,在一篇文章裡看到的作者自述,講述的是他初次被送進臨沂網戒中心的場景,那個網戒中心也有另一個名字“楊永信電擊治療室”。

楊永信,山東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2006年1月成立了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戒中心,因央視紀錄片《戰網魔》成名,被稱為“全國戒網癮專家”。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根據作者描述,他被送進網戒中心,僅僅是因為自己畢業後開了間淘寶店,就被冠上網絡成癮,死性不改,甚至畜生不如的“罪名”,父母糊塗,但網戒中心的楊永傑更加非人,不問原因,不問事實,只談治療的結果和收費。

他回憶說,去網戒中心是被父母騙去的,過去沒多久就被帶到一個房間,有醫生進來說先測試一下,就讓你躺在一個黑色的床上,然後7個人圍住你,四個按腿,兩個按手,一個按頭,醫生會拿出一根長針刺穿你的虎口,夾子再連上低頻脈衝治療儀,開啟的瞬間,你就知道什麼是生不如死了。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過程持續了7秒,然後醫生開始講述一些誇大不符合事實的話,什麼玩遊戲玩到家也不回,上網上到打罵爹孃,甚至不給你講述的機會,又一次的電擊就開始了,彷彿剛才的話只是他給自己的一種心理安慰,讓這場非人道的“刑法”充滿正義。

後來的結果是,你會妥協,你會跪在父母面前說你有罪,懇求他們的原諒,然後就見父母笑了,那個醫生也笑了,原來他就是楊永傑。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電擊療法,別名又稱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一般針對精神患病嚴重的患者使用,利用電休克機,用微弱、短暫、適量的電流刺激患者大腦,引起精神病患者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發作,達到控制精神病症狀的目的,但常常會遺留有頭痛、噁心、嘔吐、記憶力減退、甚至心理疾病等併發症。

用在有嚴重精神病的患者身上可以說是治病救人,但用在那些說不上是網癮成性,還是僅僅不聽話的孩子身上,我想可以說是罪大惡極。

對很多曾被送進臨沂戒網中心的孩子來說,那是一種“屈服”式的暴力“治療”。

但讓人不解的是,很多家長似乎默認了這種暴力,長痛不如短痛,是他們對自己對別人的解釋。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這種自以為是自欺欺人的態度,就像奧斯卡獲獎電影《聚焦》裡的諷刺臺詞:

有些父母明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牧師猥褻了,但卻依舊相信牧師所謂的“上帝的名義”,還給牧師端上了點心。

或許看到這我們知道,那些被送去網戒所的孩子,其背後的家庭原來也是不健康的。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網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曾公開在網上講述了他在臨沂網戒中心的真實經歷,其中包括一名早戀並懷孕的少女,在點評課上被當眾羞辱謾罵之後,進行“強化治療”,治療後被家長帶著出去做了刮宮,之後的點評課上繼續給父母及楊永信下跪,但是楊永信依舊會煽動家長和“盟友“對”其進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擊,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但他就是這麼做了。

前段時間,電影《狗十三》刷爆了各大視頻網站,影片用一種平和卻現實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女孩在父親霸權主義的“摧殘”下,童年到長大的殘酷變化,影評中有這麼一段話,當面對親人時,一個人學會了偽裝,學會了隱藏情緒,那麼她也將親人當作了外人,血緣的紐帶斷裂,與家人的內心隔離,真誠變為了世故。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有人從網戒中心出來後,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從來不懷疑,我的父母是愛我的,但是方式有問題,是不能被原諒的問題。”

在有關楊永信的貼吧中,所有曾經受過“迫害”的盟友(在網戒中心接受治療的人統稱)都有這麼一個共鳴,無數次的想過自殺,但無數次的失敗。

剛進去的時候,就會有老的盟友跟著你,你走到哪,他跟到哪,為了防止你自殺,上廁所不能關門,也有其他喝過洗潔精的,吃過洗衣粉的,吞鉛筆頭的,還有撞牆的,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不了,而那之後他們面臨的是比死還難受的電擊。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慢慢的,你就不敢自殺了,因為你怕死不掉。

被送進去的也大多為十幾歲的孩子,在那樣一個封閉且管理嚴格的地方,出逃幾乎不可能,他們只能在一次次的電擊中,學會了感恩課上的突然落淚,跪著認錯時的真心誠意,他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演員”,只為了下一次電擊能稍微輕點。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狗十三》

我們不需要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麼,它會不會造成近視,會不會上癮,我們只需要一個背鍋俠,一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現在它叫遊戲,十五年前是早戀,三十年前是偶像,三十五年前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是武俠小說。

或許相比於尊重、耐心、溝通這些勞神費力的事情而言,把孩子直接送去戒網所,真的是輕鬆省力的選擇。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根據網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今年二月份的微博留言,如今的臨沂網戒中心已經關了,原網戒中心樓梯口的雙層防盜門已被拆除,外人可以進入,軍訓操場也變成了停車場。

從《狗十三》看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另外有網友曾趴在窗子上,想透過毛玻璃的缺口看看裡面,但只是一段不相干的敲門聲,就嚇的他逃到操場。

“那兩道鐵門後,是青春的墓地”,他說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