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何山,高考志願填報如何選好專業?


我是高考前哨站的趙德兵老師,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高考志願諮詢師,說一說我的看法和建議。

高考志願填報想要選好專業,這是我們大部分家長和考生所要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實際的高考志願的填報過程中,有很多的家長和考生都是按照什麼分數上什麼大學上什麼專業的思維方式來填報的,或者是咬定一個專業方向一路前行。這種填報模式很容易出現學生混日子的狀況,有甚者更是留級、勸退、復讀等情況屢見不鮮。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我們平時根本就不注重收集一些相關信息所造成的。我們通常的情況是自己的本職是很清楚的,其他的專業方向都是源於身邊的親戚、朋友的孩子所填報的專業,同時也認為別人家的孩子能成功,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複製成功,這期間我們經常忽略了孩子之間的個體的差異,從而為孩子在將來大學就讀生活人為的設置了障礙。

給大家舉個例子:

15年雲南考生李某648分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環境科學專業錄取,這名學生就是家長根據自己親友團的孩子的成功經歷的複製結果,在填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時候,這一家人都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在北京的,但當這名考生在合肥讀了兩年這個不喜歡的專業之後,果斷的退學、復讀了,之後又以712分的高考成績報考了四川大學的口腔醫學5+3專業並被錄取。這個分數要是想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口腔醫學5+3也是沒有問題的,這又是親友團的建議,當然僅以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四川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口腔醫學的水平都是A+,但是在將來的發展上很定是出現了一個岔路口,到底將來的發展會是怎樣只有當事人才有深刻的體會,鞋到底合不合適只有穿到腳上才知道。

我們這一代人是幹一行,愛一行的工作模式,而現在的學生是非常提倡個性張揚的,所以他們通常的表現是愛一行,幹一行。只有學生們認可的專業他們才會有興趣的堅持下來,所以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採用量身定製的模式,充分立足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才能讓學生在將來的就業的浪潮中,走得更好、走得更高、走得更遠。

交給家長們一個給考生定位適合專業的方法:

一是採用排除的方法。經自己不願學、不能學的專業一定要有效的剔除。二是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一定要注重揚長避短,切勿採用補短的模式進行選報自己的專業。三是立足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理想,這些都是學生將相應專業學精學透的原動力,作為家長一定要善於挖掘,切勿盲目打擊壓制。四是結合現有的資源。一定要充分的考慮自己的家庭背景、經濟條件、各種社會資源等。

根據以上四個方面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將專業方向分為以下四個層次,即核心、適宜、接受、排斥。核心專業主要是用來保專業的,適宜專業主要是用來穩的,接受的專業主要是用來衝的,排斥的專業肯定是不要報考的方向的。

特別提醒一下:

在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的過程中,我們家長很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是選專業過於單一。例如學生想學會計專業時,只選會計專業,視財務管理等相近專業專業而不見。這樣就造成我們在選報理想大學、心儀專業的時候,我們錯過很多的機會。這種為了一棵樹砍到一片森林或者一葉障目的情況是絕對不可取的,選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打開專業面,畢竟報考的時候我們不是僅報考一個專業,而是要報考六個專業以上的。

二是選專業的跟風嚴重。別人家的孩子學金融學專業、學計算機專業,我家孩子也學計算機、金融專業。就像開篇提到的那樣,我們嚴重的忽略了,各個個體之間的差異性。

三是盲目的報考新興專業,對於現在大行其道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專業,不少家長和考生都看到其存在的利好的機會,但是忽略了各個大學教學體系的水準差異。對於這類新興學科由於是剛開始設計課程,一切都是摸石頭過河的情況,如果學習能力不是很強、學校師資力量不是很強的情況下,建議還是慎重報考為宜。

四是錯位認選報大學專業。有不少的孩子愛玩遊戲,家長們就順理成章的選報了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能玩好遊戲與學好計算機專業之間是沒有什麼必要的聯繫的,如果要是選報相關電競的專業還是比較靠譜的。

五是沒有立足自身的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報。我們在選報一些專業的時候,總是看到了這個專業未來的就業的契機,但是忽略了我們自身能不能駕馭這個專業的現實。比如金融學這個專業對於數學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我們的數學想要及格都難,如果要是學習了這個專業絕對是一個苦難歷程的開始。

六是輕信各種測評軟件的測評結果。現在網絡上有不少的測評軟件,這些軟件有若干的版本,自然所採用的量表也是不相同的,自然可信度也是不相同的。同時,這些測評都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東西方的思維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基於以上兩點對於測評的結果我們一定要慎重對待,切不可本著拿來主義的想法,直接照搬照抄,一定要找一位有職業規劃背景的老師進行深入的解讀後,才能實際應用。

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專業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痛的事情,建議所有的家長和考生在選擇的時候不僅僅是要只選好的,其實選對的、選適合比選好的更重要。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轉發、點贊,或者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在每晚八點的直播時段進行現場提問,也可點擊本人的專欄查看相關志願填報實戰技巧。


高考前哨站


在填報志願時,無論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對於初次接觸高考的考生家長都會遇到不知從何下手的糾結。接下來,達人教育網小編就帶大家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如何選擇專業。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志願填報或相關專業的詳細信息,可以點擊達人教育網(www.darenjy.com)下的“志願諮詢”欄目中的“填報要領”和“專業介紹”專題進行詳細瞭解。

1、看優勢特色

翻開招生專業目錄大家會看到,同一個專業那麼多所院校都有開設,第一反應是應該怎麼選呢?簡單地說,如果您只是定了一個選專業的大方向,而不是首選院校,那麼在分數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參考“重點學科”和“特色專業”,選擇那些有學科優勢的院校,如“國家重點學科”代表了一所學校一個地區學科建設的最高水平,是最有含金量的判斷標準。除了國家重點學科還有省級重點學科、院校重點學科,這些學科是省級、校級所評選的重點,一般也都是各校投入較多,實力雄厚的專業。重點學科、特色專業等具體內容可登陸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查詢。

如果您已經圈定了院校範圍,也可以參照以上方式將這幾所院校開設的同一專業進行比較,當然,還是要以分數為一個平衡點,一定要選擇那些和考生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及專業。

2、看專業方向

專業名稱只是對一個專業的高度概括,想要知道相同名稱的專業有什麼區別,還要看各校具體的專業方向。專業方向往往決定著學生培養方向和將來的就業方向。在人才培養上,不同的院校其培養方向和特色各有不同。如同樣是車輛工程,有的側重車輛本身,有的側重軌道交通,有四年制也有五年制,從未來發展和繼續深造的角度講,學生在考慮時還是應該區別對待。當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要考慮的這麼詳細,只要大致方向對了就可以了。

但還有一種情況,考生在選專業時就要看清楚一些了。那就是“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最大好處,就是把確定具體專業的環節推後。學生入學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充分了解專業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再次選擇。可即使是相同的招生大類,各學校旗下所包含的專業有時也是不同的。如工商管理類,廈門大學的“工商管理類”包含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5個專業;而武漢大學“工商管理類”則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管理7個專業。所以,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大類包含的專業方向,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是否包含在某“大類”之中。

另外就是一些院校的大類,最後分專業時是按照學生成績和分數來定的,如果入校後成績不佳,將來也有可能分到大類中其它自己不太喜歡的專業。所以,在填報志願前還是應該瞭解一下專業方向。

3、看招生要求

考生家長在對以上兩個方面內容進行了解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學校的招生要求。這些專業錄取及特殊要求一般都包含在學校的《招生章程》中。考生家長除根據各人體檢結果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限報專業外,還要參考所報高等院校章程,弄清專業錄取條件和特殊要求,避開限報專業。

很多專業都明確規定了身體受限情況,如交通運輸工程和航海技術等專業對考生雙眼裸眼視力有要求;農學、林學、心理學、偵察學、生態學、考古學、海洋科學、地質工程、環境工程、輪機工程、食品科學工程等專業不招色盲、色弱者;一些口腔醫學專業只招右利手考生(即不招“左撇子”)等。

除了身體條件外,很多院校對某專業的單科成績和會考成績有要求。如《北京化工大學招生章程》中專業設置及培養要求規定,報考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考生須參加當地英語口語加試併成績合格。產品設計專業要求考生的外語語種為英語。如醫學院中對護理專科的要求就是會考要求物理、化學C級等。

以前也多次提到,考生家長一定要看目標院校當年的章程,因為是否符合學校的規定,直接關係著考生能否被某高校錄取,無論考生怎麼挑選,最終的錄取決定權還是在學校。所以,看清學校對專業的具體招生要求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