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厭學過嗎?你討厭學習討厭看書嗎?能說說你和學習做鬥爭的那些事兒嗎?

土豆哥哥辣椒弟弟


初中時曾得過厭學症,在課堂上如坐針氈,每天都想逃課,特別是英語課,極其不願上。這可能與當時“讀書無用論”大環境有關,粉碎四人幫後,國家恢復了高考,我也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慢慢地愛上了學習,並考上了大學。以下是本人閱讀國外心理期刊一篇關於孩子厭學原因的文章心得,並結合自己年少時體會,以饗讀者。

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結論,焦慮可能是兒童和年輕人就學率低的一個因素。兒童焦慮與就學出勤率低之間相關聯。

在這一領域的4,930 研究中,只有11項符合標準,可以進行穩健地分析。這些活動在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國家進行。

該小組把就學出勤情況大致分為以下幾類:曠課;有藉口/因病缺席;無理由缺席/逃學,這幾類包括兒童不顧父母和教師的知曉,由於情緒上的煩惱而對上學苦苦掙扎。

8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焦慮和厭學之間存在著驚人的關聯;焦慮與厭學症之間也存在著預期聯繫。

研究人員指出,焦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不僅影響年輕人的在校教育,而且還會導致一生中更糟糕的學業、社會和經濟的後果。重要的是要儘早地幫助那些有拒學症的孩子和年輕人,以便他們在生活中有一個較好的開端。

研究人員表示,學校的工作人員和健康專家應該警惕焦慮可能會導致不佳的就學情況,並可能造成許多不適的身體症狀,比如:肚子痛和頭痛......學校裡很多的事情都會引發孩子焦慮,老師和家長必須意識到,當我們都開始焦慮的時候,嚴重的焦慮已對孩子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焦慮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徹底治癒。同樣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要清楚焦慮會導致孩子們避免焦慮的事情。雖然這種迴避在短期內減少了焦慮,但它使得以後更難應對觸發因素,從而使問題變得更糟。大多數焦慮症的治療方法是教孩子如何讓自己平靜下來,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並證明他們能夠應付那些讓他們焦慮的事情。

現實中,許多的父母和老師在自己成為厭學症的“幫兇”時,甚至還不知道有“厭學症”這個術語。從恐懼到逃學,都能從孩子自身的品行和願望上找到根源——教育,心理學和兒科學等因素交織在一起。

孩子厭學可能是一個心理問題,當孩子出現厭學的現象時,要請求專業心理師或精神科醫生幫助治療。父母絕對不能軟磨硬泡,勉強孩子去上學,這樣的方式反而造成孩子內在更大的牴觸心理。

做父母的要儘可能的與自己的孩子坦誠溝通,尋找到厭學症背後的真正原因並給予他們無條件的、無私的愛。



追思咖啡屋


我是在職的自考生,主要是想多學點知識,自考很磨練人的意志,十幾門功課,都得靠自己去理解,去查閱資料學習。

考高數那會兒,每天早上五點開始看書,不斷地做題、做題,下了班還學到半夜,幸運的是一次便通過了,可能耗神太多,接下來的英語就沒那麼幸運了。

由於離校太久,工作上和英語關係也不大,重新回頭學英語,自己心理上都過不了那道坎,任何書我都讀得津津有味,唯獨英語,碰也不想碰,討厭無止境地背單詞、背語法、甚至背課文,厭學情緒發展到後來,一看見英語資料就覺得噁心。沒辦法只能先緩一緩,誰知道這一緩就是兩年,所有的學科都通過了,唯有英語。

如今的我只能嘗試用其他三門功課替換掉英語,先畢業再說,畢竟拖的時間太久了😔



夢一場


我厭學過。那是學某些專業課時候,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那是段很難捱的日子,但知道無論如何將來要得靠它吃飯,所以必須堅持。畢業後投入工作慢慢就好了。在工作中不斷遇到問題,再通過查閱、專題學習、實踐解決問題,這種迎接挑戰、戰勝困難、不斷取得成功的感覺非常好。直到現在,讀書學習已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阿卡189714005


之前就是因為討厭看書才考了個普通二本,上大學也沒有好好利用時間,現在畢業快十年了,越來越覺得讀書的重要性,感覺青春年少時錯過了好多時間和機會。幾年前開始意識到這點,現在在閒的時候經常會看一些書,讀書有益無害,書讀得多了會有更多的選擇,會站到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現在覺得讀書的過程很享受,希望可以改變自己!


中學教育機構管理者



追風箏的明月水


我不喜歡數理化,因為學不會,沒和學習鬥爭過,只跟老師鬥爭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