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大清三傑”之一彭玉麟的六次辭官:不計權利,清官典範

彭玉麟生於清嘉慶年間,在道光時期初露鋒芒,後又被曾國藩賞識,加入湘軍。其中彭玉麟最大的功績就是創立了湘軍水師,率領水師打了不少勝仗,後來湘軍水師成為了北洋水師的主要力量。彭玉麟官至兩江總督、兵部尚書,與曾國藩和左宗棠並稱“大清三傑”,而作為朝廷重臣的彭玉麟卻曾經六次辭官,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細數“大清三傑”之一彭玉麟的六次辭官:不計權利,清官典範

在咸豐十一年,彭玉麟任安徽布政使、水師統領,曾國藩作為彭玉麟的伯樂,對彭玉麟是非常器重的,於是之後給彭玉麟升任安徽巡撫。按理說升官是對自己仕途的一次發展,但彭玉麟卻婉言拒絕,稱自己更善於軍事,對文官職位並沒有什麼建樹,因此他第一次辭官。最後朝廷只好把官職改為兵部侍郎,彭玉麟才接受成命。

到了同治四年,朝廷又給彭玉麟換了一個工作,任命他為漕運總督,是負責海上運輸糧食貨物等物品,這個工作可以說是既輕鬆又收入高,多少人都求之不得。彭玉麟卻再一次拒絕,給出的理由是自己性格急躁,不適合於這類工作,於是第二次辭官。

細數“大清三傑”之一彭玉麟的六次辭官:不計權利,清官典範

在彭玉麟做了六七年兵部侍郎後,第三次主動請求辭官,原因是在當初踏入仕途時,母親去世自己只守喪了一年,還差兩年,現如今朝廷內外沒有什麼大事,所以按理來說要辭官回鄉,繼續守喪。彭玉麟這麼做在古代的確是符合規矩的,那時人們謹遵儒家思想的孝道,在父母去世後子女要回到家鄉為父母守孝,如果在朝為官就必須辭官回鄉,還有個專有名詞叫做“丁憂”。因此這次彭玉麟辭官,朝廷很快就同意了。

彭玉麟回鄉三四年後,朝廷又把他召回來,官復原職代任兵部侍郎,又任同治帝大婚慶典宮門彈壓大臣。彭玉麟雖然接受了,但在慶典結束之後,立馬又第四次辭官,但朝廷不能讓彭玉麟閒著,就讓他巡視長江水師,每年一次。

細數“大清三傑”之一彭玉麟的六次辭官:不計權利,清官典範

光緒七年時,彭玉麟被任命為兩江總督,是很高的官職,李鴻章、曾國藩等重臣都做過這個職位。對於朝廷的如此器重,彭玉麟依舊不領情,在任命的第二天就辭了官,後來這個職位被轉給了重臣左宗棠。

光緒八年,朝廷又任命彭玉麟為兵部尚書,但他還是請辭。還沒等朝廷批准,中法戰爭爆發,此時彭玉麟臨危受命,不再推辭,率領大軍奔赴前線。在戰爭結束後,彭玉麟又一次辭去兵部尚書一職,但朝廷念其才能,遲遲未準,但之後彭玉麟每年上疏一次辭官請求,直至第四年,朝廷才無奈接受。

細數“大清三傑”之一彭玉麟的六次辭官:不計權利,清官典範

彭玉麟的六次辭官,主要還是為了能真真切切的做一些實事,對於高官俸祿他並不看重,在當時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諺語:李鴻章拼命做官,彭玉麟拼命辭官。彭玉麟一直執行著三不原則,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可見其為官清廉又不畏強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